美國今年6月總貿易赤字757億美元,而貨物赤字則高達932億美元,都是曆史記錄【1,2】:
與此同時,中國7月出口依然強勁,而且美國又重新奪回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這一桂冠【3】:
美國再次成為我國最大出口市場。前7個月,我對美出口3024.47億美元,同比增長36.9%;對第二大市場歐盟出口2763.47億美元,增長32.7%;對第三大市場東盟出口2656.61億美元,增長34.2%
雖然有些報道說中國出口“不如預期”,“減緩”,那是誤讀,從海關的數據來看,中國今年的出口按美元計算,比以往各年高出一頭,平均每月多出470億(美元):
那是不是說中國今年出口每個月都“多賺了”470億呢?也不全是,賺是有的,但沒那麽多,今年的出口,“外貿企業普遍反映麵臨‘三重壓力’——海運費暴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按美元統計的出口額高出這麽多,肯定是中國出口商把海運費、原材料價格和人民幣升值全都分攤給進口國了,反映了中國出口商有足夠能力不還價,不吃虧,讓進口國承擔。
人民幣一直受到升值的壓力,中國政府也不好公開幹預,那為什麽人民幣還不大幅攀升?據大家猜測,是中國用不地道的手段達到這一目的,主要是通過國有銀行增加海外資產,但卻不在央行登記,這個數目高達萬億。
上海到美國、歐洲的集裝箱價格不停攀升【8】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9】,今年前六個月(美國的數據較慢),中國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但前三名對美的總貿易額相差無幾,從赤字上看,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卻遠超於頭兩大貿易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總和,美國好像就沒什麽中國想買的(中國想買的,美國不賣),而自己則不得不從中國大量進口,譬如,美國從川普到拜登高唱“產業鏈自足”唱了一年,美國連口罩都還得依賴中國【10】,而從中國進口貨物承受著四座大山:海運費、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和美國關稅,這也加重了美國物價壓力。
【11】
【12】
美國也沒用全麵恢複:
【12】
【資料】
前7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6.88萬億元,增長25.5%,占出口總值的59%。其中,手機4852.1億元,增長15.6%;汽車(包括底盤)1140.8億元,增長102.5%
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2.09萬億元,增長11.8%,占17.9%
民營企業的外貿拉動作用顯著。1-7月份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最快,比重明顯提升,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1%,占我國外貿總額的47.9%,高於去年同期2.4個百分點
再者,美國人依然憑借著美元在世界的霸權不斷地印錢。美國人手中有錢,而中國人手中不僅有錢還有貨。錢必須用來買貨而實現其價值。NPR最近報道過,洛杉磯港從中國運到美國的集裝箱中,四個有三個是空的馬上送回中國裝貨。這都說明了美國實體生產企業隻剩下10%的巨大危害性。美國不得不向中國買東西。同時,美國至今也無法在全世界各地找到他們每年必須進口中國4千多億產品的替代產業鏈供應鏈。如果不買或者少買中國進口的產品,大部分超市連鎖店的貨架上至少要空掉一大半。但不幸的是拜登政府官員和美國的政客至今還沒有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沒有認識到美國必須和中國搞好關係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