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問過同樣的問題【1】,那時美國還沒到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出現的慘狀,但也沒有疫苗,從美國人的觀念和行為不難預料到後來出現的悲劇。可這種悲劇在美國人看來並不是怎麽一回事,去年年底在疫苗還沒有正式推出之前,美國一個公知就驕傲地宣稱僅僅就美國死了25萬人還能無動於衷這點來看,中國就打不過美國【2】。轉眼美國死亡總人數已經過60萬,美國也從勝利走向勝利,美國的疫苗也多到求人打都求不到的時候,早期很多著急要接種的人,都已經接了,不急,不想打的,雷打不動,現在美國每天接種的人數已銳減,和1月份疫苗供給不足,經驗不夠的時候差不多【3】:
美國疫苗接種統計
美國這邊疫苗多到求人都沒人打,可現在全世界問任何一個西方之外的國家,誰不是怨聲載道?美國、七強、西方號稱有一個“拯救”全世界的計劃,美國一直標榜自己是世界的“疫苗庫”,可據《自然》雜誌報道【4】,美國和歐洲目前還限製疫苗出口,疫苗分享機製(COVAX )主要基金來自西方,今年的計劃是20億劑,目前隻拿到了九千五百萬,是個零頭,而中國出口已經達到4.8億劑【5】。兩個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呼籲發達國家為推行全世界接種疫苗共同努力【6】,給落後國家提供資金,估計所需要的資金是500億(美元),從世界經濟的規模來看,這是微不足道的代價,今天最新的估計是如果能夠快速退出這項計劃【7】,在半年內就能挽救50萬生命,可按目前西方許諾的速度,全世界要到2023年才能拿到疫苗。大家是既沒有技術也窮,是公開向西方要求拿疫苗,可這是大同世界,誰都知道除非冠毒在全世界受到控製,冠毒將不會消失,印度的經驗說明隻要有一個地區冠毒不被控製,就會繼續演變,產生新的變種,使得現有的疫苗失效,進而威脅包括西方在內的全世界。
趙立堅水平的美國外長:美國又送大禮。可兩百五十萬還不及九牛一毛。美國把疫苗看成是與中國的零和競爭,但在印度陰溝翻船之後,美國被內政和自身經濟利益所困,無法向國際社會提供疫苗
疫苗對挽救生命的效果
那麽美國自己疫苗多到過期,接種的進展如何呢?全民打了兩劑的,不到一半,連拜登他老人家的豪言,國慶節之前18歲以上單劑率70%也沒實現。
美國疫苗接種率
按目前的速度,美國達到70%的接種率(雙劑)要到11月9號才行:
美國疫苗接種率預測
現在美國通過其強大的科研技術能力已經有了在不采用封閉式管控手段的前提下全麵控製疫情的能力,據估計美國的疫苗和快速接種計劃已經挽救了28萬人的生命,減少了125萬住院人次,而如果接種速度隻有過去那幾個月的一半,45萬人得住院,12萬人會喪失性命【8】。現在社會也全麵開放,餐館很多都爆滿,因為招不到人,餐館也不得不把最低工資加到每小時15美元【9,10】,據蓋勒普調查,美國人的幸福感也達到十幾年新高【11】:
美國幸福感民調
可現在有一個危機,據美國疾控中心估計,丁型病毒(Delta)已經成為美國疫情的主導【12】。
丁型冠毒分布
雖然美國確診人數是大幅下降,但卻是有降不下去的危險:
對比下麵的兩圖,左邊是年頭到昨天,右邊是5月底到昨天,天壤之別,是個值得自豪的巨大進步,現在疫情已趨穩定,但這個“穩定”是美國特色的穩定,每天還是13000多人確診:
美國冠毒確診人數
同樣死亡人數也是大大改善:
美國冠毒死亡人數
可降著降著就降不下來了,死亡人數昨天又重新過300,感染、死亡的人絕大部分是還沒有接種的人【13】。到底是什麽人拒絕接種?大家發現不接種和是不是支持川普有極大的相關性【14,15】:
立場與疫苗(單劑)
接種分布圖
接種率和政治取向
《彭博》采訪了一位美女【16】,她不但自己沒接種,5個孩子也沒接,在她身上有一種凡人見不到的淡定。
“如果我得了,就是該死的時候了,就是該得的時候了,所以我要是得了,就該死,不怨天不怨地。”【17】
她說她雖然支持川普,但在接種這一大事上並不是聽從誰的,誰說了也沒用,她自己有主張。在她身上代表著一種普遍的懷疑態度,對科學和代表科學的政府、專家的懷疑,對醫療、保健、公安體製的懷疑,對媒體和政府大內宣的懷疑。這種懷疑不僅僅是趨於保守的白人有,黑人也有,黑人普遍也懷疑疫苗,這是他們對被白人操縱的國家機器的懷疑的延伸。正是這種懷疑,使得美國接種率停滯不前。美國有大家羨慕的奢侈,但美國人顯然覺得生命誠可貴,信念價更高。
相信科學,聽從政府好,堅持己見,獨立決定也好,這就事實上造成了美國疫苗接種跟不上這一事實,接種率落後尤其在中部南部地區突出,最差的地區一劑接種率隻有28%,導致確診數量大增【18】,中央為了控製南部丁型變種,還不得不派出醫務隊【19】。美國人的信念看上去是堅持自己的信念,維護自己的尊嚴,可實質上他們一點也不考慮他人的安危,甚至家人的安危,很無情。他們一點不考慮如果疫情得不到控製,那麽變種將會不斷出現,最後害人害己。丁型冠毒傳染性是原版的兩倍(有說60%【20】),死亡率更高(有說數據不明),最可笑的是,那些得了冠毒的並不是不怕死,連醫院都不去了,還是要去求醫,還是要上呼吸機,結果最終還是衝擊了當地的醫療係統。
原來出現在武漢的冠毒隻要70%接種就能達到群體免疫,但丁型要85%【21】,對美國對世界都是難題。當冠毒在一地得不到控製,它就會像在印度、巴西、南非和秘魯那樣有機會演變,最終使得美國這世界文明聖地也成為新型冠毒的產生地,在這種背景下,世界怎麽指望美國來援?
英國已經不是第一次給大家擋子彈了,此時盡管英國疫苗接種世界領先,但確診人數卻又重新異軍突起,人數過30000。每天30000!
英國冠毒確診人數(《英廣》圖【22】)
但是英國所發生的一切在美國一點都沒有反應,大家覺得一切都已經過去,該過日子接著過日子,拜登還順應民意,宣布政府工作人員不需接種即可回辦公室上班【23】。
美國對冠疫帶來的災難也不是真的視而不見,但整體大家寧願緘口不言,包括美國“公正客觀”的媒體,必要時把怨恨轉移到中國共產黨或中國人身上,美國那位公知說的確實很對,美國人生命隻是在抽象時才顯得珍貴,一到了現實,往往就成了統計。有了這種思維,也難怪美國自豪,很自豪,《彭博》最近評比世界上哪個國家對百年不遇大變局冠毒的堅韌性之時,美國當仁不讓【24】:
抗疫堅韌性全世界排名
美女相信病毒打不過自己的免疫係統,這種淡定,是堅信來世的天堂;美國覺得前途一片光明,那種勇氣,是堅信自我的能力。
【後記】
【資料】
【17】“If I get it, and it’s my time to die, then I get it and it’s my time to die.”【10】
從長遠來看保留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打疫苗是對人類的負責。多元化不是一個瞎吹的大詞。背後有巨大的責任。傳染病是人類文明群居生活的必然副產品。全球化更是最好的溫床。傳染病一定會變著花樣來的。更別說現在人造技術這麽高了。多元化是人類自保的最後保險。為眼前小利放棄原則的才是最愚蠢的。越怕死越投機的越會死。
+1 風物長宜放眼量。雖然接種了,我仍然覺得戴好的口罩是不需要打疫苗的。似乎出了個口服液,可以100%治療新冠。既然疫苗接種也不能100%預防,那麽,不願意打疫苗也是完全合理的選擇了。
****
傾向性太強,比如這句: “COVAX主要基金來自西方,今年的計劃是20億劑,目前隻拿到了九千五百萬,是個零頭,而中國出口已經達到4.8億劑【5】”
首先,中國出口4.8億劑的證據在哪裏,順著引用5看了看,原來是博主自己寫的一段注釋,哈,用自己的注釋當做支持自己結論的證據,自我循環論證!
另外,COVAX從西方拿到的疫苗數量,也要拿出中國給COVAX的疫苗數量來對比,不能拿中國的所謂出口量比,不同的類別,比較就沒有意義了。 舉個例子, 輝瑞今年預期疫苗產量是30億劑,估計到現在為止至少已經出貨10億劑,那是不是輝瑞的貢獻比強國要的大得多呢!
其實你要是仔細留意一下,【5】清清楚楚有一個新浪財經的接鏈,就在我說的那句話之前。我很清楚中國不是捐的,才加了那句話。
大家對西方有意見,不是我說的,不是中國政府說的,而是落後國家說的,尤其是非洲。中國盡管發了災難財,大家也覺得比西方好,因為至少出錢就能拿到疫苗。從西方哪兒,想出錢都拿不到。西方“捐的”就那麽一些,大家等著救命,沒什麽用。
https://bridgebeijing.com/our-publications/our-publications-1/china-covid-19-vaccines-tracker/
但中國donation是25M, 也就是說,中國給COVAX不會超過這個數字,與西方的目前95M比,當然要比西方要少。
至於除了donation以外的中國出口,那時商業行為,要比也應該與西方商業公司比,比如輝瑞,還有AZ/MODERAN/JNJ, 它們除了公司所在地的美國/德國/英國,其它都是出口,這才是與中國出口疫苗比較的類別!
首先,中國出口4.8億劑的證據在哪裏,順著引用5看了看,原來是博主自己寫的一段注釋,哈,用自己的注釋當做支持自己結論的證據,自我循環論證!
另外,COVAX從西方拿到的疫苗數量,也要拿出中國給COVAX的疫苗數量來對比,不能拿中國的所謂出口量比,不同的類別,比較就沒有意義了。 舉個例子, 輝瑞今年預期疫苗產量是30億劑,估計到現在為止至少已經出貨10億劑,那是不是輝瑞的貢獻比強國要的大得多呢!
我覺著還是文化的差異。
中國強調集體,因為曆史上許多磨難。亞洲人普遍責任感強。
美國曆史短,輝煌多,對磨難沒有親身體會。自己就認為自己好。責任感不強。 文章中的這個“美女”,您自己不怕上帝的召喚,可是您的幾個孩子呢?
這個現象並不是僅僅表現在政府行為,更是表現在個人級別,比如美國人的欠債消費觀就是明顯的例子,中國人是不會這樣毫無計劃性地消費的。
計劃性,是統籌安排,防患於未然。而美國人認為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最不濟也有上帝頂著,事到臨頭再說。
這個文化特點不難在現實中發現。因此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不認為自己會死,至少在別人沒死光之前。
而如果人人都是這樣想。。。。。
這種文化在資源相對緊張貧乏的情況下是一定會出事的。
而對於中國人來講,資源緊張貧乏是上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而這種狀態是不存在與殖民主義文化的,沒有了,搶就是了。
記者: 你打算投誰?
婦女: 川普
記者: 為什麽?
婦女: 我的 401k 這幾年漲了許多.
記者: 你 60多歲的母親最近死於新冠, 是嗎?
婦女: 是, 那是上帝對她的召喚.
信教的人是不介意死亡的, 特別是他人的死亡.
首先疫情的風險被嚴重誇大了。實際比正常年份並沒有大幅度的異常。而為此付出的巨大且無意義的代價完全可以通過重點防禦策略而避免。
其次疫苗的副作用,有效性,有意義性存在太多太多不確定性。為了自己的無知的恐慌,就指責脅迫他人戴口罩打疫苗。那麽同樣道理,為了對疫苗的恐慌政府的恐懼,不僅自己不打疫苗是完全正當的,而且應該逼迫他人也不打疫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