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毛病是突然得了厲害病,以為自己要超美國了;印度的毛病是不停地瞅著中國,總是在想什麽時候超越中國,恢複印度曆史應有的地位。
印度和中國早期都被帝國主義和共產主義爭鬥的框架所限製,選擇了計劃經濟,這就把市場這一人類社會天然的產物,也是最有效率的社會交換、調節機製給扼殺了。在中國,除了毛澤東一人之外大家都很清楚經濟發展失敗了,所以當毛的影響被抑製後找出路就是必然的選擇,隻是不知道那條出路;而蘇聯一直是印度的借口,因為蘇聯外表也具競爭力。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中國在六四後重新確定改革開放,而印度再也沒有借口學蘇聯了,也開始改革,辛格改革放棄了計劃經濟,一舉給印度帶來一種起飛的味道,那時印度的樂觀更勝於中國的迷茫,印度人開始瞧不起中國,印度比不過英國,但有一套民主法製的製度,不是中國能比的,這點,印度自己有信心,西方和西媒都對印度寄以厚望。可印度這一改革不僅沒超過中國,十年後就陷入困境,直到莫迪當選,印度度過了荒廢的十年。
【1】
印度為什麽陷入這一困境?簡單地,從大局來說,就是印度的工業化一直沒完成,辛格改革有點像按照華盛頓共識那一套,廢除僵化的計劃經濟帶來的對實體經濟的窒息性控製,發展經濟“自由化、私有化和開放化的方略,同時不再刻意強調工業製造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建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係為目標,印度政府全麵放鬆了統製經濟,全麵推進對外開放,推行包括金融改革和公有企業改革在內的關鍵領域改革”,在原有及其僵化的基礎上,這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改善,民間一下子見到了希望,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印度一直保持了5.5%年增長率。可這一改革並沒有完成。
早期
近期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的毛克疾有一篇非常確切的分析【2】,在兩國正式改革前,毛澤東和尼赫魯的基建成績差不多,都給本國打下了一個基礎,交通、水利、重工業,雖然遠遠落後於西方,但畢竟有那麽一個架子,隨後的問題是如何釋放出各自占大多數的農民,給經濟帶來一個跳躍性的升級。中國找到了:輕工業,國際大循環、國內小循環;印度沒找到。印度的輕工業一直沒發展起來,農民也還是農民。
印度出現了過早的“去工業化”現象,其在土地征收、勞工製度、利益集團等方麵的重重阻力下不得不走上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優先的產業道路
不僅如此,這一段黃金時代馬上陷入困境,走入了彎路:
印度工業化進程卻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這是因為工業化領域的改革觸及了既得利益群體,許多關鍵的改革無法推行,導致用工標準嚴苛、土地征收困難,基建進展緩慢。印度工業發展因此始終無法進入規模化發展的快車道,大量勞動力隻能滯留在效率低下的非正規部門,同時大量項目因為土地征收問題而被迫擱置。
印度采取了與傳統工業化國家“農業-工業-服務業”模式大相徑庭的“跳躍式”和“錯位式”發展,希望直接從(農業主導的)第一產業主導跨向(服務業主導的)第三產業主導,從而避開工業主導的第二產業。
印度改革為什麽這麽難?恰恰是因為民主。此民主不是彼民主,今天美國老是說“意向相同的民主國”(Like-minded democracies),好區別於中國,但西方沒人追究印度那民主是什麽樣的民主,因為追究就是立場出了問題,站到敵人一邊了。印度的民主成了腐敗最大的利器,印度的利益團體就是用民主把社會掐死了。印度的這一套在西方可有很多擁躉,就在2000第一個十年印度改革停滯的同時,印度計算機代工業有股把全世界吃了的勢頭,我那時手下都有幾個印度英雄,可大家就是沒想想印度如果十幾億人農民都會編程序,世界會變成什麽樣?可能嗎?可能的話人工智能不就一下子出來了,人類也大同了?
增長率(不包括通脹):印度增長率一直不低
“對於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如果沒有整體推進的工業化進程,不僅無法將眾多的農業勞動力從傳統社會結構中大規模解放出來,獲得經濟持續增長的內生性動力,更難以在保障國家安全、塑造民族國家、協調國內發展等重大問題上發揮關鍵作用”
這種失望是莫迪上台的基礎。莫迪上台後,印度的熱情又重新高漲,因為莫迪是個經濟務實派,有一套手腕,而且有從“中國取經”的美談,也說明他不拘小節,能幹實事,一股“印度趕超中國指日可待”之風重新在印度和西方吹起。可莫迪幹了什麽呢?
莫迪的辦法是通過關閉邊界來打造本國的工業,叫“印度製造”(Made in India),以關稅和市場誘惑外資,比中國狠多了,如果外資要從國外引進部件,那麽關稅就不是印度銷售商承擔,而是外資自己承擔,最終影響外資的利潤。外資為了占住印度市場,保護自己的利潤,不得不一切生產都本地化(這在經濟上是個標準的策略,叫import substitute,是建立民族工業的關鍵手段之一)。可因為印度工業基礎太差,這招基本上隻能適用於很少的行業,怎麽可能一下子全部自給自足呢?結果盡管那幾年印度產生了明星企業,但這一政策無法推廣,不但推廣不了,莫迪還發現另一個隱患:印度對中國的依賴性太強了,印度不僅需要中國產品,而且更依賴中國的半成品、元部件和材料,令印度自豪的製藥業如果沒有中國的化工原材料寸步難行。
中國一直在抵抗去工業化惡的趨勢
可是印度的(總產值)增長率一直不低(我提到的所謂失落的十年,2008年美國把世界玩殘了前後,2004~2009年間印度經曆了GDP年均增長9%的曆史性高潮),為什麽說得這麽悲觀?
那是印度人自己的感覺。
一個印度公知(那種出生艱難,有才能,在1990黃金年代成長,經曆了印度轉變,最後成了世界公民的印度人)最近就個人的感受寫了一篇長文【3】,說印度一直有一種執著,要至少像中國那樣騰飛,他說印度人現在已經沒脾氣了,尤其是冠疫把印度原有的不知道有多少幹貨的門麵都打垮了,“像中國那樣”現在也很少提了,而他那一代幹脆就放棄了。
辛格改革在1996年以後就已經夭折,印度的權貴精英、利益團體控製、操作了國家政治,辛格政府陷入了一場惡劣的權力鬥爭,越來越偏離了原來改革的路線,莫迪上台後的增長奇跡,從公路到造電都大幅增加,可背後是一幅見不得人的真相:這一切都是在高債務的基礎上完成的,很多企業高築債台,麵臨資金周轉問題,破產的威脅,(莫迪)私有化後腐敗更加盛行,政府不得不從民營采購水電之類的必須資源,國家基本戰略資源被他們控製,成了要挾政府的手段,國家機器從一幫利益集團移到了另一幫利益集團手裏,“進步”隻是一種幻覺。更可怕的是印度的高科技明星產業製造的就業機會極少,連應屆畢業生都不夠,反而成了社會改革的阻礙,加劇了貧富分化。印度的金融改革被現有勢力頂回來,印度曆史上高通脹、高利率、缺乏投資資本的局麵難以打破,民間缺乏創業欲望,更多的改革胎死腹中,而(莫迪)政府日益專製,不允許批評,媒體自由也日益成為一句空話,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越來越強烈,莫迪被打造成神,莫迪的政策也趨向極端化,一切離自由資本主義的理想越來越遠。
希望是什麽?他暗中希望美中冷戰能給印度帶來生機,靠印度的另一種巨人,微軟的納德拉,國際商機的克裏希納,穀歌的皮猜,萬事達的彭安傑一流【4】能夠像“海外華人”那般海龜一番,向印度大舉投資,扭轉印度的衰落。這隻是有頭有麵的放棄。
冷戰這個生機,旅居印度的攝影師莫希智也這麽覺得【5】,莫迪也是希望借助冷戰來個“彎道超車”,取代中國,莫希智說目前印度政策決定跟莫迪本人的性格有關,他是一個做起事情來破釜沉舟的人,覺得新冠疫情是一個全球洗牌的機會,於是把整個印度的國運賭在這次“去中國化”上——如果賭贏了,那麽印度就能取代中國。我覺得莫希智的看法比所有“地緣國際關係專家”都來的深,看出了印度政治真相和莫迪的心,看來習近平不是唯一意識到“百年不遇大變局”的人,去年中印邊界衝突原因我覺得還是眾說紛紜,但肯定有莫迪背後的黑手,莫迪閉關打造自己工業的政策也順水推舟成了封殺中國在印度的市場這一決定。
莫希智怎麽覺得?“如果賭輸了,那就會成為印度的第二個‘1962’,再次失去三十年的國運”。
印度自身的基礎太差,印度對中國的依賴極大,莫希智說在印度見到的像樣的產品都是中國的,有些印度商人精得很,他們知道China有些傷害印度人民的感情,所以偷偷寫成P.R.C——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很多印度人都不知道這是中國製造。不光老百姓不知道,甚至連銷售商品的導購都搞不清楚。“印度人對中國產品的感情很複雜,因為中國產品實在太過物美價廉,而印度人又對價格十分敏感。拉達克當地有家非常豪華的五星級酒店,我認識酒店的小老板,他那個酒店餐廳裏有兩套不同的餐桌椅。他告訴我,看起來質量更好的那套,是他去中國廣州采購來的,連上運費關稅,都比印度自己做的劣質品更便宜。”
印度現在實際上是在利用“民粹主義”發動“去中國化”的文化經濟改革,就像我前麵說的,印度在輕工業產品上太過依賴中國製造。但我個人覺得印度目前的“去中國化”就是在作死,因為完全沒有做好跟中國脫鉤的準備。
服色和舞姿吸引了莫希智,一不小心娶了會中文的大姐
從文化上,莫希智描述了印度的真實的一麵。他分享了這張照片,一見,我實在忍不住哈哈大笑,為印度的天才折服【6】。
可是這不是民間的急智,而是反映了更深層的民情。
與印度以往的曆屆政府不同,莫迪意識到製造業的關鍵性,製造業不僅能解決就業問題,還能把農民解放出來,整個群體升級,所以莫迪才不擇手段。莫迪為什麽掀起一場反民主、反自由的民粹運動?我說他是意識到民主已經成為印度崛起的障礙,但又不能公開推翻民主,實行獨裁,所以隻能打著民主旗子反民主。可印度這民主不容易反,土地改革就一直解決不了,莫希智的描述很幽默:“莫迪想要種上製造業的莊稼肯定得把原來的地犁一遍啊,但印度這塊地要想犁一遍可有講究了,因為地裏的蟲子、雜草們都有反對的權利,攔在那兒不讓你犁。犁地的時候得把每條蟲子、每根雜草都照顧好,你說這可咋整?”印度的議會製民主打造的完全是一個寄生蟲社會:
雇用勞工10人以上的企業適用於《離職金法》,其各級勞工包括職員工作滿5年以上因死亡、退休或離職時,需要支付離職金。
凡雇用勞工人數在100人以上的企業均適用《雇傭法》,解雇工人必須得到政府勞動部門同意。
女性勞工不論是正式或契約工,隻要過去12個月內工作滿80天以上者,不論在懷孕、生產、流產或因以上情形引起的疾病時均可適用《產假法》。
禁止婦女每天工作超過9小時,禁止婦女在晚上7點到早上6點工作。
工廠必須每14個月刷牆一次,每5年重塗一次。
一旦工人數量達到150人,則企業必須提供餐廳;到250人,企業必須提供食堂;雇傭30名以上的婦女就必須有托兒所。
結果,“中型企業連解雇員工的自由都沒有,因此很多小企業即便經營良好,企業主也不願意做大。你如果到印度,會看到印度到處都是野蠻生長的小作坊,這些小作坊都遊走在勞工法的邊緣;還有一些企業,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偏好使用非合同工,因此印度有著數以億計的日薪臨時工,這些勞工的權益得不到任何保障。”這是工業化的敵人。莫迪最近做了一些勞工法改革,已經是個重大的勝利。
這種英國遺產,這種製度性“優越性”,恰恰是印度最大的桎梏,而且在這種製度性的環境下,得到最大保護的,反而是印度的“民族劣根性”。最要命的,是莫希智稱之為“湊合主義”的,印度有個專門的字,Jugaad,能糊弄過去的,絕不花功夫改。
這是我上麵那張莫希智照片的真實意義。不是急智,不是因地製宜的靈活,而是不在乎:
之前在中國國內放映過一部印度電影,叫做《廁所英雄》(Toilet: A Love Story)。片中的男主角是賣自行車的,把自行車送到客戶家,人家說我們訂的是不帶橫梁的女式車,你怎麽給送了一輛男式車。男主說這好辦,把橫梁鋸了就行,操起鋸子就準備把橫梁鋸斷……
當時跟我一起看這個電影的朋友對這個橋段完全沒有反應,而我一邊看一邊樂壞了——無比傳神的印度人民日常生活寫照啊!以我對印度人的了解,他們絕對做得出這種事。按照我們的正常思維方式,肯定是重新再送一台真正的女式車;把橫梁鋸斷直接改成女式車湊合著用,則屬於非常典型的印度人解決問題的Jugaad思維方式。
這種有曆史根源的個性在印度福利體製裏真是如魚得水了。
總有過日子的辦法
“湊合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民族劣根性,更是一種無奈,是看不到希望隨遇而安的托命觀,“湊合主義”的生命力反映的是印度進步的程度。
回顧一下中國早期的政策,通過輕工業來工業化也得依賴國際大循環這一特定的曆史條件,現在印度的環境是惡劣一些,在全球化的環境下,印度整個國家都不具備競爭力, 印度拒絕加入區域協定(RCEP)是必然的,可莫迪在國內市場再大也很難吸引外資的條件下還打擊中資,打國際地緣政治牌,這也許能孤立中國,但並不能幫助印度,美國新政還是美國第一,美國無力他顧,而歐洲還指望中國能提攜一把,國際環境對印度經濟並沒有什麽幫助,美國對印度的拉攏更像是利用,你不會在西方政府媒體中聽到印度是個沒有自由的民主一說(illiberal democracy),莫迪給人的感覺也是利用,相互利用能行嗎?把印度與外界隔離起來,隻會降低印度影響力,還不利於印度本身的發展,中國人如果有什麽可以教育印度的,那就是光喊口號是不能強國富民的,難怪印度有那種丟了自由又沒好日子的念頭【7】。
莫迪不僅僅是個經濟上的實幹家,更是極端的民族主義狂,種族歧視狂,在西方極左圈子裏(如自譽為真正地馬克思主義,不是中國那一套的)把莫迪描述成希特勒的人都有。莫迪把中國視為敵人,希望能把國家團結起來,可運動不能當飯吃,印度人再天才也不能靠空想解決問題。
【資料】
【7】For many of my generation, our long-cherished hope for a better, greater India is all but gone. We wanted to trade some of our democratic chaos for a little bit more growth. We ended up with less of both.
如果如今回國去鄉下,不難見到很多鄉下地方已經開始了城鎮化,而基礎是所謂的地方特色經濟。其實就是把當地的什麽東西商品化,包裝好點,賣給周末去鄉下玩的城裏人。或者類似開發溫泉,度假村農家院體驗之類的,目標是城裏休周末的自駕遊年輕人,看上去這些農村人的生活不算差,有自己的房子不需要付房租(我覺得建房會有某種政府補貼),大概每家都有一個小店與旅遊有點關係,當地產的茶葉起個高大上的名字,其實就是類似西藏人喝的茶磚的東西,十有八九是蒙事的,而二三十年前這都是中國最窮的湖南內陸地區之一。
我不知道政府給了多大扶植作用,但這種事表現了中國社會如今的組織能力,因為那些內容不是個體戶能夠做到的。
其實從本質上看,就是政府隻要把國道修到那裏,可以讓城裏人方便周末去玩,買點沒用的土特產,或者離家度一個周末,類似美國人周末去個小鎮度假的概念,當地人就參與了社會財富再分配,這比政府救濟強多了。
美國回去的人在國內沒什麽開車的機會,但如今城市人多數家庭都有車,親戚帶著去鄉下體會周末生活是不難的事情。也隻有這種時候可以體驗國內的高速公路的水平不是美國能比的,必須說國內修路的做法是非常前瞻性的。疫前那次春節回去,家在北京的朋友去內蒙老家,說是買不到高鐵票,就直接開車回去。從北京到內蒙首府呼市小的時候覺得是很遙遠的概念,他說就是500公裏,高速非常容易。
拿印度與中國比農村是不知道如今中國農村是什麽樣。這些地方如今應該仍就是中國相對比較窮的地方,大概還是屬於人均收入隻有一千人民幣的地方(其實一家五六口人,在那種地方五六千一個月不算太差,不需要付房租,生活成本很低),但不是印度那種貧民窟概念的窮。油管上有美國人拍攝的中國過去最窮縣(貴州什麽地方)幾年內的對比,也是城鎮化了,比美國中西部鄉下看上去強。對於中國如今的農村,你需要親自去看看才知道如今是什麽樣,尤其是對比曾經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