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暴動幾乎成內戰之期,習近平還寄望於澳門模式來“教育”香港人,給他們指出一條“光明之路”,當時澳門升國旗的場麵不時可見,澳門人對中國當今政府的認可,是真心的。兩地差別為什麽這麽大?
澳門土地麵積僅30多平方公裏、人口67萬,而香港麵積是1106平方公裏、人口740萬 。首先澳門小,但其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裏2000人,人口密度是香港的3倍。
兩地的差別,第一是經濟。澳門富裕到人均產值比美國高一大截,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澳門的就業職位太多,找不到人【1】,年輕人根本不會對將來發愁,而且澳門的居住費用比香港的一半還低,居住也不成問題。
澳門的經濟為什麽這麽火?吃大陸。澳門經濟就是賭博和旅遊,包括“文化”,就是大陸人到澳門開開眼界,當錢滾滾流的時候,有什麽必要示威呢?
何鴻燊走了,但中外港所說的“小妾文化”照樣過得滋潤
香港也是一個大陸旅遊的目的地,更是采購超市,如高質奶粉、化妝品、金銀,但隻占總產值的4%,就業的7%【3】,有幫助,但不是大頭,但還有一個文化因素,下麵再提。
可是香港的商業、商業法律和製度、金融、法製和施法以及文化,都不是澳門可以比擬的,結果大量大陸的資金和人才都湧入香港,是直接摧毀香港經濟的主要因素。
當一個地區的財富不來自自己的經濟,而是靠(全球化)後外資的流入的時候,得益的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精英權貴,這是中國政府和香港精英犯下的致命錯誤。香港是表麵繁華,但實質是以壓製大多數人代價達到的,資產價值升值造成居住環境艱難,而且就業行業越來越狹窄,所以中國認為【4】澳門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大會上提到,成功實踐‘一國兩製’需要3個‘堅持’。我認為,澳門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始終如一地堅持和踐行著習總書記強調的這3個‘堅持’。”
可以用之於香港,完全是拒絕現實。一個模式小規模行,大規模不一定行,中國“養”得起澳門,養不起香港。香港今天年輕人覺得沒出路,是中國和香港精英權貴一手造成的。大陸中資和精英湧如香港不僅造成資產增值,而且占據了高層職位,同時限製了香港經濟的發展,從有機到專為中國進出口,資金流入流出,融資服務,這樣就業機會就變得恨局限,結果香港年輕人不僅缺乏就業機會,基本收入也沒增長的機會,沒有前途,隻能轉向尋求機會發泄,進而正確地歸罪於精英權貴的腐敗統治。
最後一個因素,是政治和文化。中國政府所言澳門“一國兩製”、“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是真的,澳門一直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原因是葡萄牙根本無力管控澳門,文革期間港澳暴動,澳門實際回歸澳門人管製,包括接受中國政府的影響【5】,結果文化上澳門人一直保留了中國文化。
在香港,按大陸的說法,是大家被“洗腦”。英國沒給香港人什麽權力,自由也是相對的,更是低人一等,文革期間那次暴動後才開始改革,大家卻覺得自己高了大陸人一等,心甘情願接受了“英國遺產”,回歸後越來越發現中國製度反人權 ,自己吃中國全球化這碗飯反而微不足道了。結果到今天香港人對大陸的敵視,不僅僅公民權益上的優越感,更帶有一種文化歧視,覺得自己製度、文化都超過他們,這是香港旅遊、旅遊消費無法擴大的原因之一。
當你覺得經濟沒前途,製度文化上卻有優越感,卻被一個帶有敵意的“太上”政權管製的時候,怎麽辦呢?最好是洗脫自己身上的劣根性,結果香港人不再是中國人,而是自豪的香港人。
香港新的安全法,自然是中國政府覺得無法控製當地立法的結果,冠疫後習近平覺得國內已經夠亂的了,香港人還執意鬧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實說香港反對派已經不僅僅是爭取基本法的權力,鬧獨立的已經不是個別極端的,每次中國政府有新的手段,大家的反應是“美軍啊,你快登陸吧”,充滿暴力。美國中情局雖然沒有參與,但美國以“主義”站在香港反對派一邊,以為“主義”是普世價值,不是幹預另一個國家內政那套,中國肯定不能接受。鄭月娥說香港還有言論自由,現在(‘for time being’【6】,原回答用英文)能說你們趕緊說,大概不是說漏嘴了,而是她和中國政府對港獨的鄙視,是否明智,得看今後幾個月的發展了。
【資料】
而香港過去的發達是利用了作為大陸轉口貿易中間商的機會,大陸越封閉香港的市場就越大,反之香港就必然衰落。看看底特律汽車業的衰落是因為底特律人不努力,美國政府管理不善,還是因為世界汽車市場的向中國的轉移?
香港也是類似,本世紀初你要是在美國需要利用中國的廉價製作某些樣品,你會去找類似made in China這種美國人在香港的公司,而不會直接去中國,如今這種公司早就無法生存了,你可以直接通過電商在中國訂貨。
按照香港媒體的說法,香港最近五年的大學工科畢業生有大致一半是在大陸工作,否則無法生存,因為香港提供的工資太低。
如果人民幣國際化,香港就會沒有什麽經濟價值了。目前人民幣沒有國際化,作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有70%的離岸人民幣交易是在香港進行,簡單講香港如今經濟是為大陸提供金融服務作用,是從屬地位,甚至沒有金融投資的那種能力了。
世界企業利用香港無稅的環境降低進入大陸市場的成本,說的明白點就是香港是個合法向中國“走私”的管道。
而這些特點都會隨著大陸的進一步開放而被削弱。
中國經濟圈的概念意味著香港需要改變自己在亞洲的經濟地位。
“港獨”是梁振英書記創造並加在香港人頭上的罪名。
就像台灣,包總努力把所有人往“獨”路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