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擇偶的準則是什麽?(上)一文裏交代了擇偶建立在所謂“幸福”基礎上是個糊塗概念,不僅僅因為幸福是個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得依賴其他準則,一時覺得幸福不是以後,一生幸福,所以幸福本身不是什麽準則,其次,沒有人知道幸福是什麽。有人覺得千篇一律的擇偶準則,例如有錢有權等,通常是洗腦宣傳的結果,是不是這麽一回事呢?
了解美國擇偶的準則,不是分析什麽是最好的,應當的,而是看看大家怎麽做,大家做得,如果有個說法,那就是準則,所以這不是猜測。
我在
美國國內對立到了什麽層度?一文裏說過,今天美國黨派情緒激揚,父母對子女娶嫁逆黨對象大有異議,如果建立一個新家庭會會拆散另一個就家庭,那就不能要了。
再看看這個專家的說法:
Science says lasting relationships come down to—you guessed it—kindness and generosity
這種說法的問題就是我上次解釋的,沒什麽人能做到,把幸福寄望於找到一個這樣的伴侶是不現實的,你自己做得到嗎?
按照
美國家庭的結構分析,美國人晚婚成風,而且單身的人也不少,你一定聽過對美國經濟的分析,說到十一二年前的經濟大危機的根源並沒有被排除,得到的是股市資產高漲,而大部分人都陷在泥潭之中,許多年輕人還得寄居於父母家中,為什麽這麽多人不能自足,他們成長過程,他們的選擇,他們所在的環境的影響,他們對將來的信心,這些都是擇偶必須考慮的因素。
從反方麵來看,所有的調查研究都表明大專教育是保證少離婚的最關鍵因素【4,5,6,7】,就業、文化,甚至種族【1】,都屬次要,但有一個不可回避的,是宗教信仰。
在說擇偶準則之前,一定要了解曆史,因為這些準則是大潮流,潮流都有一個形成的過程。
之前:
國社會其實一直很堅實,以前一直有各種不穩因素,但都被有效地壓製著,主要原因是壓倒性的第一群體是新教基督徒,是白人,其他要麽老老實實融入,要麽被壓得沒聲音,直到五六十年前也沒有今天這樣的極化
之後,不僅僅政府的權威被挑戰,開始了漫長的下坡,到今天置信度極低,是被嘲笑的對象,宗教的權威同樣也被挑戰,而且伴隨著這一社會大動蕩的是美國的新移民政策,大量的新移民改變了美國社會種族的結構,也讓共和黨和民主黨往今天新教白人和多宗教多種族界限重新分割的轉移,這是今天美國極化的起始。
1960年代開始的移民潮【2】
與此對應的是物質條件的大幅、不斷改善,民主自由程度日益增高,世界越來越開闊,知識也越來越普及,在美國這麽一個強調自由和責任的國家,在傳統和權威失去了其曆史性的地位,思想界更是背上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資本主義罪孽的沉重包袱,漸漸左傾,美國的分立體製並沒有造就成大家所說的“公民意識”(civic duty),甚至蘇聯這麽一個死敵也沒起作用,所以大家的態度不僅不是麵對挑戰,形成新的凝聚力,而是采納了逃避,這開創了美國一個新的年代:大分離(big sort)。
最通俗的描述是《
大分離(B ig Sort)》(全名:The Big Sort: Why the Clustering of Like-Minded America Is Tearing Us Apart)一書,但這種現象在諸多社會學調研和對社會各種現象的描述中都一一得以驗證(如論文【3】),比如說喝什麽咖啡,到什麽快餐店,開什麽車,都能看出你是進步保守,世俗新教,全球派民族主義,這些分割線,也往往代表了兩黨的分割,如不久前這篇《華爾街日報》報道:
Like Wrangler and Levi’s, more and more brands have become associated with Republicans or Democrats
這種大分離不僅僅是不說話,不搭理,而是真的不想見你,搬走,到自己的“同誌”群裏去一起住、生活、交流、發展。這一大分離的三大分割線是:種族、宗教、處世態度(進步保守),而這直接影響了各個群體的政治傾向,政治,就是參與公共事務爭取權力,自己一派的權力。
美國種族教育隔離在1950年代被裁定非法,種族投票、居住隔離在1960年代也被法律正式禁止,但這種隔離並沒有馬上消失,美國人在那個時代移居郊區自然而然加劇了這一隔離,而城市的土地管理政策更是強化了這一隔離。隨著年代的變遷,種族隔離也演化成其他方式的隔離,如美國最激進的城市奧斯丁(Austin)是在居住上貧富階層在居住區域最隔離的城市,這種現象還有更加極端的:
Feeling out of step with the mores of contemporary life, members of a conservative-Catholic group have built a thriving community in rural Kansas. Could their flight from mainstream society be a harbinger for the nation?
今天大家體會最深的,是社交媒體上的群體,完全是誌同道合、意氣相投的人組成的,外人根本進不來,大家彼此支持,彼此鼓勵,我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事實,自己的真理,在現實和虛擬的環境,這一切都實現了,而且不是假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充足的,滿意的。這種分離的環境就像一個回音室(echo chamber),你的想法總有人同情、支持,不僅僅增加的你的自信,增加你的滿足感,也增加了你鬥爭的精神和毅力,這一現象已被現代心理學驗證了,這一來,就是你撿到的今天美國的極化。
這大分離,極化的環境是影響擇偶、建立家庭的第一重大的因素,第二,是日益激烈的人與人之間的競爭。
美國的文化是贏者通吃,基督的憐憫隻是用在口頭上的,個人責任、新教倫理,效率、成功,沒有一樣不是為了最大的回報,為了贏得最高的利益,得以最大的享受,社區、國家是個屬於其次的觀念。我在
一圖看清美國升學就是錢裏問大家為什麽要爬藤,我說不是為了追求真理,現在很少人這麽想了,那是為了什麽?
為了占據優越地位。沒有大專溫飽不保,有了大專就是人群中的一個,爬了藤,你就超過了大專的一群,很多人甚至進一步進修,法律醫學商業專科學位,博士,為了是更壓倒其他競爭者。
你別急,也許你覺得你不是如此,你的子女不是如此,那你是好樣的,但這甚至不是華裔的問題,所有上層階層(主要是白人)都這麽做,這是為什麽美國教育這麽亂七八糟的原因。
壓力這麽大,擇偶怎麽辦?
【4】“People are looking for a high-intimacy, high-income marriage where both partners contribute, regardless of income bracket,” he continued. “Unless you have a good economic base and a certain level of personal maturity, it can be very hard.”
回到開頭提起的大家的質疑,說“擇偶選擇錢權等,通常洗腦宣傳”。不是洗腦,而是真真實實的選擇,自願的選擇。一個有錢的的男孩女孩不是事實上不可能選擇一個窮的女孩男孩,而是統計上不可能,同樣一個藤校畢業的的男孩女孩不是事實上不可能選擇一個沒讀過書的女孩男孩,而是統計上不可能。擇偶婚姻建立家庭的基礎,肯定不是同情。
門當戶對婚姻是幸福的基礎,上次是從進化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的,說到這,門當戶對從社會學,社會現狀來說,也是唯一的選擇,也是大家已經采納了的選擇,門當戶對,歸納了教育程度,經濟能力,生活興趣,宗教信仰,處世態度(如美國第一還是麵向世界,個人消費還是環保、氣候保)和政治傾向(強調責任還是講究平等,維護白人文化還是大同,小政府還是大政府,軍事霸權還是世界和平),不能說每個都得滿分,甚至有決定性的分量,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麽多大話,從具體的角度來說,麵對一個人得生活一輩子,大家都有這麽一點本事,如果整天吵架,怎麽過?
這種傾向對於能力越強的階層在乎得越強烈,因為這個階層選擇的能力最強,選擇能力越強,越看重這些方麵,這更能讓他們占據優越的地位,美國這種大篩選、大分離,加劇了貧富不均的狀況。
上麵提到的幾個因素有些是多元的,但這幾個是兩極的,非彼即此:教育程度,經濟能力,處世態度(往往跟政治傾向連在一起),說錢權,也有一番道理。如上所述,種族的觀念逐漸淡化,宗教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但教育程度越是高,影響越小。
美國當今擇偶的準則,都是勢利,俗的準則,但很有效。也許大家會覺得擇偶不是尋求雙方共同的理想?理想的吻合,難道勢利,俗?可是,什麽是理想?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