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不偷高鐵技術,就是對人類不起

(2019-10-14 14:13:15) 下一個
不久前在廣州要赴個約會,跑到地鐵站,一下子錯過了一班,因為時間較緊,也不熟悉,覺得糟了,下一班五分鍾左右才到,當時正值峰期,人很多,說不定會誤點,心裏著急。
 
下一班30秒鍾就來了。
 
廣州的地鐵還算發達,但廣州在中國雖是一線城市,卻不大,流動人口才過千萬,跟巨無霸如重慶沒法比,資源跟北上也沒法比【1,2】。這不僅僅是說廣州的交通好,也說明中國的交通運作水平肯定是世界一流。
 
在中國,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
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為小城市;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為中等城市;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為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為特大城市;1000萬以上的為超大城市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大城市不多,廣州更是個小城,不僅地域小,人口也不多,今天是在吞並了鄰近幾個縣才發展成的,可以說這些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形成是城市化的豐碩成果,不僅僅是集中、擴大,能更有效地提高資源的運用,也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關鍵途徑,中國那麽多人脫貧,是城市化的結果。可以說公共交通在全世界隻有中國是運用得如此高效率的。
 
說到公共交通,在中國不能不說高鐵。中國有沒有偷高鐵技術這事兒,我就不論證了,大家了解得比我多。2012年《金融時報》有個它自己的看法,後來譯成中文,在《金融時報中文版》上登了出來(現在看不到(交錢),見【3】《觀察者》的轉載)。 說中國從零做起,不靠譜,說一點自發創新都沒有,也不靠譜,在2012年前後,中國從歐日學到基本技術以後,到今天的水平,包含了很多中國自己的東西,畢竟高鐵是個製造、運行的事兒,技術抄來了,不會造也沒用,會造,就是自己會的。從當今世界的狀況來看,高鐵除了在中國,沒有市場。
 
看看美國。紐約地鐵要建幾十個電梯:
 
 
平均每台七千萬,總耗資55億美元,美國的基建基本沒戲。
 
中國高鐵近3萬公裏,不可思議的數字,一年的客運量為15億人次左右,有多少國家總人口有這個人數目?可是,除了建造帶來強製性的遷移,“除了較為熱門的高鐵線路之外,大部分的線路都處於虧損的狀態”,因為建造成本太高了,運營成本也不低,安全要求條件高,票價也不能過高(有些路段最高票價高於飛機),結果中車高築債台,達5.3萬億元。中車每年的利潤往往不夠還利息(按目前的盈利,得還2577年)。看看這個紀錄,中車往外推銷”中國製造“,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
 
一公裏高鐵建設成本在1億~2億元,一些山地多、地質環境複雜的地方,造價更高。以發改委9月份發布的新建重慶至昆明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複為例,新建正線681公裏,項目總投資約1416.2億元,其中工程投資1339.1億元,動車組購置費77.1億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公裏接近2億。當然這是設計時速為350公裏/小時的高鐵,如果是設計時速為200或250的,造價要低一些
 
中國高鐵有多長?內容引起強烈舒適!
 
中車所承擔的債務,基本上是中央斥資搞活經濟,盡管是效率不盡人意,但卻是一種中央到地方的財政援助,也就是利益轉移,所以地方政府手腳一塊兒支持。這種不講究投資回報而講究無法量化(intangible)社會效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特色,也是西方存粹自由資本主義最痛恨的一個現象,在自由資本主義看來,這歪曲了資本的價格。
 
這兩種極端都有問題。中國高鐵肯定不少是不應當建的,不說別的,光是把全國的資源霸占就是個巨大的問題,僅僅說中車資產超過債務(債率65.6%),那沒有用,因為難道你把資產賣了?賣,賣給誰?給老百姓,成了老百姓斥資,老百姓的血汗錢有一個官僚來決定怎麽花,大家未必答應,而且資產真的值那麽多錢嗎,還是企業和銀行一起吹起來的?
 
反過來,把資本看成純粹回報率,是把資本作為超越人,有獨立權利的本體來看,是對人生意義基本誤解,甚至是歪曲,這是西方自由【注1】概念引進的一個內在矛盾,是當今社會衝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中國高鐵的是非且不說如何,高鐵技術可是除了中國,世界其它地方還得等五十年才能再想想是不是有戲,光說債務,誰願意,誰敢承擔?這一來,如果沒有中國把這技術發揚光大,那是可惜。
 
【資料】
【3】中國是怎樣“消化”高鐵技術的?(,以及:中國高鐵是“鑿壁偷光”還是“自學成才”?
【注】
【1】自由(liberty)衍生到屬於資產、資本,是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一個核概念,所以資本無國界,,勞工(labor)也無國界,超越了國家主權。
 
 
【附錄】按國務院的說法,國有企業屬下交通行業的國資有下麵這幾個公司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鐵)
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以及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中鐵現有公司(集團,中國人最愛集團二字)的最後成建、改組是2018年年底
第一步,將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中國鐵路科學研究院等非運輸類企業進行公司化改革;第二步,把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的18家鐵路局改組為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三步,把中國鐵路總公司改造成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
 
中國中鐵是公司,全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或中國鐵路總公司,自己的叫法,但《一財》在18個鐵路局12個虧損 ,但盈虧之外社會效益巨大一文裏卻把它稱之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這裏也這麽說),維基的叫法又有一套: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路
 
但裏麵介紹的公司結構比較清楚。
 
一財除了提到有些地區虧損巨大之外,缺乏細節,而《界麵》就有些補充,國鐵集團的18個鐵路局總共的虧損是64億,而國鐵集團因為還有其他業務,虧損隻是2億,去年一年還盈利(參見)。
 
 
這才給“盈虧之外:社會經濟效益巨大”帶來說服力,不過““在高鐵的帶動下,2018年貴州旅遊業持續 “井噴”。全省旅遊總人數9.6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30.2%;實現旅遊總收入9471.03億元,增長33.1%”還是缺乏數據支持,難道一般鐵路就沒有起作用了嗎?
 
中國中鐵年度報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