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老,越得補充維生素D,因為人體產生維生素D的能力下降,而且年紀越大越難見太陽,更是問題,所以養成吃的習慣。幾年前網站《留聲機Vox》有篇報道把這道理解釋了一遍,更覺得沒有疑問(找不到原來接鏈),不過一兩年前見到說那是假的【1,2】,整個傻了。之後吃吃停停,上個月有見到新的說法【3】,還是要吃。按照新的說法,說沒用的研究報告的對象都是基本是維生素D充足的,可不是結果是吃了沒用。你要是讀讀【1】和【3】對同一個分析結果的解釋,都出自專家的口,腦子整個發漲。
其實我是不應當被蒙的,保健“專家”一般說得不靠譜,我有數,不過像維生素D,覺得聽聽專家蠻合適,結果還是出問題。
3500大卡等於一磅,一想就知道有嫌疑,哪有那麽準的?而且都是歐洲白人的,亞洲、中國是一個數字嗎?每天喝八杯水,也是假的,喝多了會中毒。
保健營養研究一般都是偽科學很容易理解,因為太難了,研究環境不僅無法控製,而且樣品數目極少,影響參數巨多【5,6,7,8】。本來這不是問題,但是研究人員和所在單位既有出成果的壓力,又有致富的欲望,媒體記者小編也是理想事業兩不誤,加上廣大群眾最愛長命百歲丹藥那支歌,假不假無所謂,因為短幾年命是小事,錯過長生就壞了。這一來,”秘訣“滿天飛。
西方社會學上最近成了個危機,叫“驗證危機”(replication crisis),以前發現的社會現象現在都不能重新驗證了。其實也是很簡單,不就征詢大家意見,一個統計分析找出現象嗎?首先沒幾個人,第二,問,能問出什麽?問題怎麽提,應征者怎麽理解,怎麽回答,都是疑問,而且老聖人馬克吐溫早就說了,有什麽真理不能“統計”出來?這是也跟營養學一樣的難題。
什麽是真的?營養學裏最可信的,是複合維生素(multi-vitamin)無效,白吃(不過,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大家照樣吃得歡)。其餘的,主要靠自己了。
我的一般辦法是什麽都吃,素食為主,也就是什麽都不能多吃,不挑食也能吃得雜,雜了,吸取各種成分才能保證。另外是想辦法增加纖維,美國政府說每天25克(女性)到35克(男性),大部分人遠遠做不到,我的目標是50克。這很難,不是沒法子,而是帶來的消化問題,肚脹多氣,上班是個問題,我這老頭沒人搭理,好些。
古人說清心寡欲,“欲”,包括名、爭之類,是很難放棄的,能放棄了,心才能靜。總之一切還是得靠自己,保個健靠專家難,指望別人致富強國更沒戲。
【資料】
還原論(Reductionism)是科學的根本原理之一,醫學上也盛行,在營養不良有很多極其有效的應用,如壞血病(scuvvy,缺乏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A(黃金大米),甲狀腺腫大(缺碘)和很多兒童發育不良、懷孕營養不良。但是除了好對付的,過去幾十年發現很多沒什麽效果,也就是說提煉出來的營養跟天然食品裏的營養效果完全不一樣。
一個解釋涉及吸收,人體吸收營養現在也沒有完全搞清楚,清楚的大家未必在意(如不少維生素必須和油一起吃才能被吸收,因為隻溶於油,而不溶於水)。這大概是因為與營養外在幾何形狀(分子、蛋白質外在結構)有關,結構不對,跟體內吸收係統的接不上,就成了廢物排出。
提純的營養和天然的營養不是一回事,跟合成或天然提純無關,提純出來的營養組成的”藥物“的整體結構跟附帶在天然食物裏的營養結構不一樣,還原論大部分時間不靈。
另外就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那麽同一種藥物對於不同的人,就很有可能產生大致類似,但是實際上有很多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