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Patricia Churchland說作為哺乳動物,父母為了子女上藤校是動物本能,不拚命才有毛病。現在是知識時代,繼承財產是好,除此之外,所謂能力就看知識了,基本到不是人類最大的能力,而是過上好日子的起碼能力,所以不論父母如何混蛋(如沒時間陪,沒花精力培養,不理解青少年心理問題之類),讓子女上最好的學校,就是父母最大的責任,子女是不是人才,能不能成才都是無關緊要的。
華裔爬藤族吃不好睡不著的多了,我說那是正常,有愛心。聽說過無窮多的聰明勤奮的孩子考上藤校,是不是真才實學,又有什麽關係呢?能上,就了不起。
不久前那群被逮著的,說都不是好東西,好萊塢什麽的,其實不也隻是父母嗎?這群被黑的,錯不就錯在被抓了嗎?有啥錯的,不就像幫子女一把嗎?人家也是父母,子女也聰明勤奮,不就是考試考不過你們嗎?
那他們不是使黑,過了法律邊界了嗎?
其實,什麽是合法?不就是你們權貴說合,寫下來,就成了合了嗎?難道那就是公平,就是道德?我在什麽是合法腐敗一文裏說,合法腐敗,就是腐敗法律化,寫下來就不違法了,可是那壓根兒沒保證道德。可是即使不道德,合法了,大家先是給自己壯膽,堅持合法就是道德,恰如我在升學,潛規則和命裏說的,時而久之,給社會的感覺就是道德。現行的法律體製規矩都是權貴們為自己利益定下來的,我這裏所說的權貴,是美國中上產,大概頭兩成人口。家長會(PTA),大城市周圍的鄉鎮府縣政府,都是他們把持,發生了什麽事大家不知道,懶得知道。我給你舉四項專門給有錢人提供子女升學捷徑的“合法”政策。
三是大學教育儲備金條例(俗稱529),投資增值免稅。這一政策的受益者無一例外是中上產。
美國的整個教育體製就是為富人服務,給窮人設門檻,獎學金、補助改變不了生源的分布,隻是塊遮羞布。
現在圈子裏有人愛子愛女心切,想走捷徑,有什麽更不道德的嗎?不就是運氣不好被逮著了嗎?
再看看現在升學補習打包。升學就是個轟轟烈烈的產業,雖說是絕大部分是白人(華裔隻占全國人口的2.5%),華裔很多優異子弟,但華裔參與的少嗎?升學打包是中上產和高等教育產業集團聯手掩人耳目的手腕,卻是赤裸裸的升學門檻。
社會進步到如此輝煌的程度,為什麽還會有這麽多醜聞?其實這是人生的一部分。很久以前講究的是血統,即使大大進步的中國風氣,也有親親有別這個說法,後來成了任人唯賢,這是一大進步,但這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權貴階層是任人唯賢,社會上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因賢而任,這就出現了任何一個權貴都有可能被排擠出局的情況,這才導致
任人唯賢成了精英政治,權貴們會采用一切手段保護自己的利益。
以前生存是最大的危險,現在平等是最大的危險,平等就沒有權貴,沒有權貴那大家的聰明才智怎麽發揮?
所以父母不擇手段保護子女,不是不道德,而是世道太狠。
招生醜聞的冤案,不是這群人過了道德底線,而是這群人把已經觸及眾怒話題推倒的前沿,讓大家下不了台。老實說,如果他們錢真是多得不得了,就不會用詞下策了,堂堂皇皇捐個學位就行了(瞧瞧總統他老人家一家子),還給祖宗裏牌坊。
這才是醜聞。
【相關】
因此捐款的方式大致兩種,最常見的是校友身份,你可以給母校捐款,但不能說這是為了孩子入學,但實際上學校會考慮這個角度,僅僅是不說就是了。但客觀上並不存在你捐款就一定保證你孩子能入學的規定。
第二就是對於非校友的父母,你想捐款可能沒門路給錢。這種捐款更不能與孩子入學聯係,因此往往是入學後捐款,比如強生家族進入耶魯的例子,孩子是被學校說服選擇耶魯的,但捐款是在入學之後,三千萬(不是一次卷完),看上去與入學沒有直接關係。
總之,學校是門生意,校長的主要任務是弄錢,靠捐款,但畢竟不屬於盈利性質,不能有董事會,僅僅是信托委員會,所以不能出現用捐款換入學的規定,盡管實際操作中是存在的問。
但不能保證,其實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概念。
具體對於這次醜聞來講,主要是違法,因為屬於收買學校教練偽造學生體育能力成為特招生,和收買SAT考場監考來允許槍手代筆。這已經超越了學校允許的範疇,也是違法。
有意思。
世界上那所大學不培養精英?
美國的高等教育是為了培養精英,並不問出處。你說的為富人服務,好像他們隻要有錢,就可以瞻養文憑一樣。
進了校園,要不了多久水平自然就表現出來了。整天炫耀,找仇恨和檢驗的了。明知不可言,就低調好好補上來,可能就沒現在這個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