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打到今天,貿易戰打完了,大家都達到的共識,會有協議,而且,中國算是混過去了。其實這在年頭就是大家的共識,我一個月前也在難道中國逃過一劫?一文裏瞎說了幾句。不過你要是問大家都累為什麽打完了,答案很簡單:打累,就不想打了。
不是開玩笑,這是現在的現狀。盤算雙方的傷亡,大概是彼此彼此,都不是很嚴重,但都是怨聲載道。經濟學家都知道當代經濟全球化後雙邊貿易逆差毫無意義,大家也都知道貿易戰是美國壓製中國的借口,隻是中美這一打,日本、南韓、台灣等地受害更甚,中美兩國國內不少利潤率極低的企業瀕臨破產的程度,信心更是大受打擊。
在兩國,美國的根本問題是政治上的,中國的根本問題是經濟上的(參見:習近平的魚與熊掌),兩者都是自戕,非對方的策略所致,反而是雙方各自的處境逼得大家講和。以前說習近平上台把一手好牌打爛,今天你得說淳樸(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人稱特朗普或川普)
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臭。可見自信過強並非能力的反應。
所以一聽到劉鶴對著記者大聲說:“從中方的角度來看,成交可能性極大”,懸念就沒有了。
處之坦然
產業鏈實在是世界經濟實體布局,美國的決策者們希望把中國趕出去,這一願望是要等一等了。不過話說回來,美國讓步(就是不再逼了),不是淳樸窩囊,而是中國的韌勁,了。估計美國現任政府人才不夠,頂不住。
An industry source briefed on the talks said both sides have narrowed difference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rket access and narrowing a nearly $400 billion U.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But bigger differences remain on changes to China’s treat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ubsidies,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s and cyber theft of U.S. trade secrets.
Lighthizer pushed back when questioned on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s, saying the two sides made “a lot of progress” on the issue, but did not elaborate.
美國總統淳樸本人雖然一直采納了鷹派戰略家的態度,全場緊逼,但缺乏耐心,以致當著中國貴賓的麵叱喝自己的大將萊海瑟(引致劉鶴失聲大笑):
算是政府內、國內的主和派占了上風(我在
難道中國逃過一劫?一文裏提到了一些內線)。共和黨和大資本的老大對貿易戰有不同的態度,其實這好理解,資本無國界,中國美國無關緊要,這方麵的壓力大概讓共和黨內部的氣氛沒那麽高漲。
為什麽淳樸本人勁頭沒那麽大呢?你要是留意美國國內媒體,美國的第一大敵是總統淳樸,不是中國。中國是精英們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的一個目標,不是替罪羊,是個實實在在的目標。對此,左右都有個共識。然而這個共識在民間卻得不到認可,略過半的民眾覺得中國無害,大約三分之一覺得這個是個威脅,同樣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覺得美國政府本身是個大問題,是個威脅。據皮尤民調,美國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從1958年到2017年六十年下降了55%,現在隻有20%。從越戰開始,如果說裏根革命反體製有什麽成就,這是個成就。在中國,政府的置信度很高(印象80%左右),你可以歸咎於民眾觀念落後,缺乏自由意識,民調數據也未必可靠。是的,中國起點確實低,沒有公民意識,還常被洗腦,但至少對統治者來說是件好事。
在世界其它各地,受兩國交戰損害的比比皆是:
世界上最大的出口犯規國家德國對中國市場很依賴,受害也很深。這一現實決定了全世界難以采用一個共同的策略來對付中國。所以
雖然美國所有人都說美國不聯盟歐日的策略實在蠢,環境也不是真的是大家等著你來召喚。即使在華為問題上歐洲也不隻是一個聲音,反對美國壓製歐洲,在衡量中國、華為的厲害後適當用中國抗衡美國的大有人在。反華、反華為的,大都是情報、國際關係和軍事國防的一派。歐洲自己也分歧得很厲害,在這個多元的世界,有腦子的通常不會把橋都拆了。
歐洲商界,和日韓商界一般,對中國是愛恨交加,中國確實不地道,不開放市場,逼著轉讓技術,還扶持國內競爭對手;但反過來,中國還是有錢賺,還賺得挺多的。所以它們是既要打又不會撤。我一直說的是,在中國國內建立一個對所有企業開放公平的市場,對中國也有利,中國老百姓得益。
習特通話是習近平的高招
據國內內部消息說,中國看了美國好幾頁,近兩百條的單子,說“四成可以馬上給,四成可以給,但得等等,最後兩成是紅線,免談”。
萊海瑟要阻止總統接受“空頭許諾”,大家一定覺得這回中國多難。我再重複上麵說的,“習近平的禮大,不是敷衍”。
反過來,美國看上去僅僅得到中國和習近平想讓的東西,這對習近平來說是個勝利,在華為上也有退卻的跡象,美國除總統外,所有的官員,外長,防長到副總統,都把擠死華為當作國策,逼全世界就範。這不僅僅是華為的難題,也是這群美國官員的難題,因為最後國策隻能一個人拍板:總統本人。最後華為是否被解禁,全看習近平是否能連哄帶騙加威脅製服淳樸。
雙方達成協議,包括中國適當的讓步,改革時間表,美國不再動用關稅,可以預料習近平淳樸兩人都會麵臨國內的反對,兩國國內的鷹派(中國是毛左)聲音很大,但相信最終會被壓下去。
這一切隻是暫時的, 貿易戰告一段落,但不會完。美國和西方一方麵高技術禁運,一方麵不允許中國自足,再一方麵隨時保留對單一公司(包括金融)、產品的製裁、禁運,老實說,再循規蹈矩的,也覺得有問題。所以大家依舊會各自按照自己的策略對立(中國原來的“2025計劃”太傻,合符西方製度的說法是“國家輔助,但在世貿係統內的產業升級”,包括不排斥他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競爭)。 兩國的冷戰還會繼續,美國也會繼續在經濟軍事上圍剿打壓中國。
這結局,我覺得是喪失了逼中國真的改革的良機(利用外部勢力來達到國內的目的的人,叫漢奸),也讓習近平的地位不受挑戰。專製是對中國最大的威脅,專製必須動用國家一切機器,這是國家資源浪費的第一大原因。可是雙方都想占便宜,雙方都希望不丟臉,結果雙方都希望能下台。
結果雙方都累了。
【相關閱讀】
--這才是要害。所謂的左右其實是同一夥人,他們人數少卻把持政壇,人為地給紅脖子找了個敵人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和怨氣。
不論是誰的理,文學城的神仙們對你我的廢話是沒興趣。
即進一步深入冷戰。
美國的主牌是關稅,使出了三分之一就把中共的牙打掉了。但是就是全使出來,能讓中共進行結構性改革嗎?不能。因為那會直接要了命。雖然關稅最終也能要命,但是畢竟還的有一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熬一熬,沒準能熬過去。而結構性改革,比如信息產業高科技產業金融產業,開門開窗都是見光死。所以中共絕對不會答應,答應了也是陽奉陰違。簽字的墨水未幹就會撕毀,從而導致重啟貿易戰。最不濟,美國也扯不清具體執行的細節和相關懲戒。
美國所能做到的就是關稅和結果掛鉤。隻有貿易逆差降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消減關稅或者不增加關稅。但是中共又必然以大規模臨時采購來數字過關。於是美國又必須把關稅細化和具體行業貿易額度掛鉤。分項越細,被中共臨時抱佛腳過關的機會越小。但是執行的繁瑣和扯皮就越多。簽還是不簽,今後雙方都會麵對幾乎同樣的情況。總而言之,雙方的貿易戰冷戰,有沒有協議都會繼續打下去,甚至同樣程度打下去。就如同當年蘇美爭霸,協議也簽了不少,該鬥的還是要鬥。
所以美國最佳的談判結果就是談崩了,直接上關稅。簡明可靠。但是為了不不教而誅,起碼要對美國自己的反對派以及美國的盟友一個交代。談判這個過程必須要走。所以一上來就提出了結構性改革這麽一個實現不了的要求。說淺一點是坐地起價,達成短期貿易平衡。說深一點就是根本沒有準備談成,強行切割雙方經濟聯係。
短期貿易均衡也會對中共經貿造成重大但不致命的打擊。會小範圍推動一些結構性改革。也許會形成骨牌效應。而切割的陣痛稍大一些。甚至還可能加速中共的回歸文革化,或者說促進?結構性反改革。但是對美國的中長期利益而言,中共越陳腐美國才能更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