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字是會意字,甲骨文寫作「家」它的外部是「冂」,也就是「宀」,像房子的形狀表示與室家有關,中間的部分是「豕」形,「豕」就是豬。上古時代生產力低下,打獵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沒有保障,因此人們多在屋子裡養豬備食,以防饑荒,所以房子裡有豬就成了人家的標誌。據考證,大約1500萬年前,豬科動物已經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廣泛分佈。在豬類麵前,人類其實還很年輕。可以說,豬類是人類出現和成長的見證者之一。豬也是很早被馴化的動物之一。西安半坡遺址就出土了新石器時代屋內殘留的豬骨,經過碳14測定,這些豬骨距今約6000年,這些豬的體型特徵已接近現代豬,應為原始家豬。隨著階級分化,人們逐漸以養豬的多少作為財富的象徵。在古人看來,光有棲身之處還不算真正有家,還要加上豬才行。有豬的家,才算富足安定。這就是古人造「家」的現實依據。”
遠古豬在社稷民生的重要地位今天中國老百姓用再次實際行動證實:中國人吃豬超過世界的一半,也就是說,比世界其他加起來還要多。養豬業也成了中國的“核心行業”。
雖然有“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糖高宗”、“油它去”之類的說法,“豬你漲”排第一,“豬指數”、“豬通脹”成為中國政府控製宏觀經濟的主要參數之一,月初廣發宏觀發出的經濟、股市預測就題為“‘豬通脹’壓力或再現江湖 2019年CPI、PPI指數展望”
2019年全國生豬供給或將出現趨勢性下降。核心邏輯在於生豬主產區產能顯著收縮,2018年下半年仔豬補欄持續低迷,低價產區生豬或將陸續進入產能淘汰階段。此外受到非洲豬瘟持續影響,全國範圍內生豬調運階段性受限,南北豬價區域性差距或將進一步持續。預計豬肉價格帶動食品項回升
此券商的物價指數(CPI)都用豬指數作為回歸參數之一。開個玩笑,如果豬指數衝天,李克強可得挨習近平批評了。
對豬市豬價的分析是個大家熱衷的話題,
招商證券有一係列生豬養殖係列報告,從(一)美國生豬市場介紹到(十六)豬!豬!豬!非洲豬瘟全麵複盤與推演:2019年豬價上漲或成定局不等
,新華社連大商所發布豬飼料成本指數也報道。
鄭博士給大家算命
中國養豬業飼料市場也日趨成熟,“豬飼料行業從簡單的小豬、中豬、大豬三個階段,發展到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生理時期、用途及功能分類的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產品,已形成了品種齊全、種類繁多的飼料產品結構體係”,對飼料的需求,成了世界各國爭取的市場,美國大豆三分之一出口到中國,這是為什麽貿易戰美國豆農受衝擊最大,淳樸(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人稱特朗普或川普)給他們的經濟補貼說明了嚴重的程度。
《路透社》中國首創高樓養豬
中國養豬業的複雜成熟程度估計不亞於任何國家,如今大工業生產方式已經是主流,完全美式,良種選擇,不斷改進的飼養方式和環境都是基本管理指導觀念。不過汙染、濫用抗生素也成為常態,對於國家百姓都是必須擔憂的問題。
2015年我國肉類產量結構
2014年全球主要生豬生產國生豬存欄占比
2014年全球主要生豬生產國豬肉產量占比
據彭博說,中國的養豬業總價值達1280億美元,美國肉聯盟(North America Meat Institute)說
美國肉產業(2016年)約10200億,遠比中國養豬業高,中國物價的相對便宜是讓老百姓吃上肉不擔憂的原因,連農村也有的保障。
貿易戰可以接著打,豬可不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