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每日一蘋果醫生不找我’,這句話已經廣為人知”,著實樂了一把,無疑這是外來語,抄自英文“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樂完後,忍不住,決定寫幾句,當今世上胡謅的太多,講“健康”的,最甚。
「原來打算把標題叫做“蘋果是最糟的水果(之一)”」
“醫生不找我”的傳說
歐洲移民初到北美之際,除了接受印第安人的救濟,學會種植當地的農產品(如玉米),就是在當地種植從歐洲帶來的蘋果,開始大家隻把蘋果熬製蘋果汁(apple cider或者hard cider),發酵了的蘋果汁,方便保存,蘋果隻是用來喝,不是吃,結果不但提供了營養,增加了一種飲料,還解決了當時一個難題:飲用水很髒,喝了得病機會極大,蘋果汁救了大家。
英文的這句成語據說1866年威爾士就有了,現代英文的說法(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在美國首次提到是1913年。今天在美國沒聽說過的人不多,相信九成的人都覺得這是金玉良言,“專家”解釋建議比比皆是,也說好。從營養角度分析,甚至研究的結果都說有道理(如
維基)。
然而背後的故事蠻不是這麽一回事。營養保健大腕剖蘭(Michael Pollan)是個記者出身,但寫飲食保健幾十年,聲譽甚佳,觀點不極端,其飲食習慣於東方的習慣基本無異(素食、原食(whole)、節製),言談備受尊敬、重視。十幾年前他寫過一本人與食品的相依相賴的關係的書,叫“花果的欲望”(Botany of Desire),也拍了紀錄片。
剖蘭解釋說20世紀初蘋果過剩,於是大家想辦法出主意,英文成語“每日一蘋果醫生不找我”應運而生,就是說,這是蘋果果農為了推銷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奶奶流傳下來的金玉良言”,換言之,是句廣告口號。從此以後,蘋果由喝蘋果(汁)到吃蘋果,大家(美國)被洗腦接受“蘋果是健康食品”。
好了這是忽悠,不過如上所述,即使是今天實事求是,醫學界還是認可每天吃一個蘋果的確有好處,蘋果還是健康食品,它的營養的的確確有“把醫生趕走”的效應。
不過我說這還是胡謅,醫學界也是胡謅。為什麽?
醫生這麽說,是相對的,那就是如果你挑食,平時營養攝取不均勻,缺這缺那,一個蘋果可不是幫了你了嗎?不過這是“如果”,也就是說,如果你隻吃肉,那不論你吃什麽其它東西都是個改善,但並不能得到“吃了其它東西你就健康了”的結論。反過來說,隻要你吃得合適,蘋果不蘋果壓根兒就沒關係。現代醫學界的胡謅是吧因果關係顛倒了。
這是其一。按剖蘭的說法,一旦大家接受”每日一蘋果“的思維,就講究質量,果農更是想方設法給大家尋找最優質的蘋果?什麽是優質呢?味正,糖分高,產量高。這就要精選良種。
這一選,美國就那麽幾大名牌:金國光(Golden Delicious)、紅國光(Red Delicious),麥肯濤(McIntosh),近幾十年還多出個日本富士(Fuji)種。我查了查,富士蘋果含糖最高,可見日本人厲害。
The top 10 varieties produced in the U.S. are: Red Delicious, Gala, Granny Smith, Fuji, Golden Delicious, Honeycrisp, McIntosh, Rome, Cripps Pink/Pink Lady®, Empire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producer of apples behind China. U.S. production is followed by Poland, Italy, and France, respectively
看到什麽問題呢?良種選擇導致了單基因繁殖,品質越來越少,而按照美國大農業產量第一,美觀第一,口感第一的指導,現代化種植法(農藥化肥),土地也越來越貧瘠,果實營養成分越來越單一、枯竭,營養價值也越來越低。
僅僅是良種選擇,不含任何轉基因技術,人類近萬年來的成就的典範:
玉米
桃子
西瓜
從意大利西方古典油畫看到500年前西瓜跟今天西瓜的區別
Because of soil depletion, crops grown decades ago were much richer in vitamins and minerals than the varieties most of us get today
也許醫學界測出如維生素之類“主要營養”還合符指標,但維生素不是當今大家缺乏的,大家缺乏的,是除了熱量維生素之外的亂七八糟的成分,那恰恰是現代農業無法提供的。而且我以前多次提過,蘋果和一切水果主要的營養在皮上,不少人不吃皮,蘋果又是出了名的含農藥化肥殘餘高的,吃了不知毒多還是營養多(有機在此刻就顯出優勢來了)。
即使是今天,果農和社會還在想方設法促銷:
原因是把蘋果整個給中學生當午餐的一部分,很多學生簡單就扔了,嫌麻煩。但是大家想了個主意,切成片。結果”美國孩子“就多吃了。夠意思。不過美國孩子跟中國孩子一般隻吃垃圾,不吃果蔬,這也是個大進步了。蘋果比起垃圾,唉,好了幾個數量級。真是時代越進步,人類越退化。
蘋果銷售量隨即上升,厲害
不過這僅僅是第一個然人止步的原因。
我牢騷多,但盡量不胡謅,不懂嘛,閉嘴,比不過別人,聽著點兒,學著點兒,不過還是有怪論,不過怪論一般不是夢裏來的,而是聽信了某些“非主流磚家”的看法。
任何政府、(絕大部分)專家都不會這麽說,相反,正統教義會說水果乃及其健康的食物,“天然”麽,自然好,能多吃則多吃。任何人,包括極講健康的人,也都會同意。當父母的,更是願意想方設法讓子女多吃水果。所以大家一定覺得我說的“果糖是毒品”是胡說八道
專家沒有說吃水果能導致肥胖,或糖尿病的,原因很簡單,作為“原食”(whole)水果含成分太多,水是主要的,還有纖維,即使有糖,甜死你之前先會撐死你,所以出不出毛病,還能攝取到很多營養成分。
都是有道理的。問題還是看你跟誰說了。如果你跟吃垃圾的人說,水果蔬菜不沾邊,那是太對了,放開吃。但跟講究,已經把“養生”放在首位的人來說,其實是不妥,原因很簡單,水果“性價比”不是太低,而是極低;不是極低,而是害多於利。
吃水果得到的營養跟多吃的糖分一比,不值一提。
香蕉的忽悠
Preston had predicted that bananas could become "more popular than apples" — and he was right. Decades of aggressive ad campaigns — including tactics such as distributing manuals to schoolchildren that extolled the nutritional benefits of bananas — gradually enshrined the fruit as a wholesome,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American diet
目前美國超市香蕉價格很少高於每磅5毛錢的,在零售行業有個公開的秘密,香蕉是虧本招牌(loss leader),大家都倒貼賤賣,為的是把大家拉到店裏來。美國香蕉清一色一個種:香芽蕉(yellow Cavendish banana),可以想象有啥營養。
綜合這些,你可以見到為什麽蘋果其實毫無價值。實際上大部分水果也基本價值不大,吃,但別把它們當成“健康”食品而吃得太勤了。
謝過兩位。大家不服。
回複 'by心言' 的評論 :
精賅。一句話點清您為啥是大拿,我是差了好幾個數量級。下次我寫一遍:
《吃了一輩子水果,這是您唯一需要知道的,入內瞧瞧》
一句話,水果吃過多,果糖和果酸也會影響健康。
回複 '百花無缺' 的評論 :
在“美國蘋果果農行會”一段裏提到了。
回複 '俏然忘情' 的評論 :
大家無爭議的:好的蛋白質,首輪冷壓橄欖油,綠葉菜,少許粗糧。不過過得累,吃垃圾改善改善是必要的。
覺得您是諷刺,應該的,這糊塗蟲。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可不是嘛,頂您一把。
好啊,狠點兒,接著砸。
如果你有氣,得罪了。其實,一天一蘋果,如果你吃得好好的,挺好,別搭理那些傻老頭,胡說八道,滿嘴垃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