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三大奶酪

(2016-10-14 15:00:56) 下一個
「此乃首篇,奶酪故事之一」
 
【嘮叨話】
中國人不怎麽愛吃奶酪。這基本上是傳統,中國古代農業雖發達,畜牧基本沒有,除了肉少,乳製品也少,自然吃不上。
 
對旅居海外的華人,不知道奶酪的極少。自己不吃為了下一代也得知道。不過中文奶酪方麵的文章資料不常見,好的就更少了【1,2,3】。我個人算不上行家,但卻對奶酪很有興趣,了解的不少,也嚐試了不少,隻是世上奶酪種類太多,大拿也隻能略知皮毛(奶酪技師叫cheesemonger,要考),我嘛皮毛都沒有。試了,希望有個機會寫寫,但一直覺得很難,我寫的風格是廢話多,容易累,筋骨都老了,常常精力不足。
 
近來想想還是試試,科普宣傳那種我是不寫的,好的文章也會引用,但不會照抄,肯定不會抄了連原作都不提,希望是寫些真正的奶酪故事,自己算是樂樂,當然是貨真價實的那種,也許大家覺得有些興趣。希望定期寫寫,但覺得難以做到,還得看這把老骨頭掙不爭氣了。
 
我的經曆隻限於美國,歐洲太大,說不上。
 
 
美國三大奶酪
馬蘇裏拉(Mozzarella)
切達(Chedda)
美國奶酪(American cheese)「美國型奶酪(American type cheese)」
 
按美國農業部數據,去年美國三大奶酪是馬蘇裏拉(Mozzarella),年銷量幾乎40億磅。切達(Chedda),年銷量34億磅(百度名字,維基按台灣香港人說法不同)以及美國奶酪(American cheese),年銷量13億磅。
 
馬蘇裏拉(Mozzarella)
馬蘇裏拉源出於意大利,不過美國的馬蘇裏拉跟意大利原來的馬蘇裏拉是兩碼事。意大利馬蘇裏拉是所謂“新鮮奶酪”(fresh cheese),而美國的馬蘇裏拉是幹馬蘇裏拉(semi-soft cheese),美國農業部專門有個名字,叫“低水分馬蘇裏拉”(low moisture Mozzarella ),在市場媒體你是聽不到這個說法的,幹馬蘇裏拉美國人就叫馬蘇裏拉,新鮮的全稱新鮮馬蘇裏拉,這美國人也吃,一般超市都有,保險的牌子是
 
(BelGioioso)
 
意大利人吃新鮮馬蘇裏拉那真是要吃新鮮,當天做當天吃,在美國很少有這個機會,都是超市,真空,幾周的就不錯了。美國大都市和發達農場附近的市場說不定有當地奶奶的,比真空包裝新鮮(但也有一周左右),如果碰到當天的,一定試試。
 
馬蘇裏拉那一般是牛奶做的,在意大利原來正宗是水牛奶,但現在牛奶的也有,美國水牛奶基本見不到。
 
馬蘇裏拉銷量第一不是一直如此(見下一小節切達),而是源於美國人對比薩的鍾愛,比薩除了晚飯常備,午餐來一角的不少,到外麵下館子來頓家常,比薩也是上選,下館子嘛,油多膽固醇高自然不再考慮之內。
 
馬蘇裏拉跟比薩有什麽關係呢?因為比薩要好吃,奶酪就要化的正好,不能都是油,不能沒有油,不能化了像水一樣流走,也不能幹了成團,香潤潤滑。以前大家憑經驗覺得馬蘇裏拉好,但最近科學證明了比薩非馬蘇裏拉奶酪莫屬:
 
《美國公共電台(Natonal Public Radio,NPR)》Science Crowns Mozzarella The King Of Pizza Cheese
“The unique browning patterns on mozzarella come from the way it bubbles, a scientist says”
 
除了結構,油水比例得正好,在烘箱裏熔化之際形成的泡泡讓奶酪容得恰到好處,像是有拉成絲的能力,入口有香又滑,不油不膩。
 
馬蘇裏拉那還有一個用途是給意大利麵(pasta)當佐料(叫filler cheese),吃麵沒奶酪不行,就像中國加在麵裏的的肉末,但又得用可口的,馬蘇裏拉那正好(奶酪通心粉(Mac & Cheese)除外,那兒切達反而合適)。
 
切達(Chedda)
平時吃個三明治,切達是首選,漢堡包用的也多是切達。切達跟美國的關係從美國的曆史一開始就連在一起。
 
美國是英國人先開創的,其他人也來的,但英國人多,把天下打下來了,移民英國為主。切達是英國的傳統手藝,很精深,質量也很好。英國移民來了,別的不會,吃也沒啥吃的,做切達的手藝是帶來了,切達就成了大家吃的,不過質量嘛,就很糟了,能吃飽也就挺好的了。好的切達,其實跟幾乎所有好的奶酪一樣都得花時間養,培養,等著它成熟(age,ripening),老百姓那等得了那麽長時間,還都是來自英國的下層人,不那麽計較,等幾周好了,能吃,質量就不能保證了,不過奶香濃鬱,鹽脂肪含量適當,吃起來也不差。
 
說到垃圾,切達工藝本來很高深,但沒有商標保護,大家有喜歡,誰都做(在美國馬蘇裏拉銷量第一,在全世界切達銷量第一),它不再是一種奶酪,而是一類奶酪,後果可想而知,市場上垃圾為主。英國切達是黃色的(因為英國牛奶的特別,含β-胡蘿卜素),後來牛奶沒這種顏色了,但大家念叨著,奶農就整蠱加色成了橙色,帶到美國來了,結果美國切達都染色成了橙色的了(How 17th Century Fraud Gave Rise To Bright Orange Cheese),黃色白色的切達都有 。
 
切達為什麽配三明治呢?原先大概是別無選擇,後來發現還真的配,尤其是煎的三明治(Grilled Cheese Sandwich),科學家證明切達在烤三明治裏熔化得最佳(跟比薩又不一樣),口感最好:
 
 
http://www.seriouseats.com/images/2016/05/20160601-american-cheese-primary.JPG
 
關鍵是因為切達的酸堿度正好合適。切達就講究這個,酸堿度,一個切達師傅的手藝就看他控製酸堿度的本事。
 
切達含脂量相對高,跟餅幹(crackers)一起當零食也很合適,估計你平時存的大多是切達。
 
美國垃圾精華:鹹五花肉碗(Bacon Bowl Mac & Cheese)(我的博文:美國忽悠早餐:鹹五花肉煎雞蛋
 
美國奶酪(American cheese)
按美國農業部的分法,美國奶酪有寇碧(Colby),蒙特利(Monterey),傑(Jack)三種,但其實傑不是什麽單獨的奶酪,沒人專門說“傑奶酪”,隻有蒙特利傑,說傑,就是蒙特利傑,我猜農業部指的是常見的寇碧蒙特利的混合奶酪(叫Colbyjack)。
 
Colby Jack
 
叫“美國奶酪”,是因為它們都是貨真價實的美國產,就是馬馬虎虎,為百姓出籠的。寇碧是偷工減料的切達,最大的區別是用冷水洗浸,威斯康星奶農為了大工業生產而發明的,發明人是Joseph F. Steinwand,寇碧是他爹建奶酪工廠所在小鎮。寇碧奶香更濃,酸性度低,軟軟的,美味可口,工藝製造過程簡單。而蒙特利傑,則來自西班牙傳統。
 
 
蒙特利,就是三藩市郊外的蒙特利,當時自然充滿了墨西哥移民(西裔白人傳教士),墨西哥的奶酪傳統是西班牙的,可是這奶酪的工藝基本上全世界到處都類似:將新鮮奶酪(queso fresco,queso del pais[鄉村])擠壓成型,稍為幹置幾天即可食用,從這個角度,蒙特利傑跟寇碧過程相近,之所以叫蒙特利或蒙特利傑Monterey Jack),是因為生意人傑克(David Jack)腦子好使。盡管沒發明他的製造辦法,半偷不偷的,成了第一個大批量銷售的,打上自己的名字當牌子,都成他的了。
 
Monterey Jack
 
這兩種奶酪因為簡單,保留了牛奶的香甜濃鬱特性,而口感好,當零食也行,遂成為美國主力。
 
不過我說“美國奶酪(American cheese)”,忽悠了,其實美國農業部用的詞是“美國型奶酪(American type cheese)”,而大家說起“美國奶酪”,是另有所指,乃大名鼎鼎的卡夫美國奶酪。
卡夫食品和美國奶酪“American Single”
 
這是美國農業和農業科學的結晶、典範,也是垃圾的最佳代表之一。美國奶酪不是“奶酪”,而是“奶酪產品”(cheese product,本質上是一種切達),基本上是人工合成的,不過其成分跟真的沒什麽差別,都是化學家分析到每一種成分後的結果,更厲害的,是口感極佳,色香味俱全,價賤,真是深受群眾歡迎。美國人都自豪地說“美國奶酪”是咱們最棒的垃圾。行家的說法是“形同嚼蠟(rubbery),我能吃出防腐劑之類的味道。
 
美國奶酪是卡夫食品發家地產品之一。
https://cnx.org/resources/6b3ec74199f84c5db13810fc2dd6872fdc6322e6/cheese.jpg
然而單純從垃圾的角度來指責“美國奶酪”忽視了對曆史的了解。當時美國牛奶規模不大(也已經有統購的公司企業了),衛生條件差,質量無保障,卡夫的製造方式不但物美價廉,還安全衛生,質量穩定,在連健康都難以保證的奶酪充斥的環境,老百姓自然覺得耳目一新,是個進步,想想,別的不說,工作忙的累了,能不為子女健康擔心,受歡迎愛戴是當之無愧的。
 
我在過日子,你們州生活費是多少?一文裏說今年美國食品價格普遍下跌,是大家的口福,牛奶、奶製品跌的較厲害,奶酪更是首當其衝:
 
冷庫裏保存的奶酪多達12億磅(超過年銷量的12%),動員全國的老鼠也吃不完。
 
 
因為都是垃圾,大家估計沒興趣,不過產家大概會清倉,給連鎖餐館低價拋售,餐館在降價,垃圾還是吃到了你的肚子了。過剩的原因一是美國牛奶過剩,二是歐洲製裁俄羅斯,奶酪賣不出去,傾銷到美國。為了不讓奶農造反,政府隻好幹預,又是爭議的事兒。
 
 
卡夫老家牌切達Cracker Barrel
(對“cracker–barrel”一詞的定義,參見)Cracker Barrel continues to receive acclaim and top honors at international, 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heese competitions.Most recently, at the esteemed 2015 US Championship Cheese Contest®, we won second place in Peppered Flavored “American-Style“ Cheeses with our Jalapeno Cheddar.In 2014, Cracker Barrel won first in the Medium Cheddar (3-6mo) when competing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 Cheese Contest for its Sharp Cheddar. While Cracker Barrel’s 2% Extra Sharp White was first place in the Reduced Fat/Light "JR" category at the American Cheese Society®.In 2013, we won several awards at the prestigious U.S. Championship Cheese Contest. Including winning first place in the Medium Cheddar (3-6 mo) category for its Sharp Cheddar. We have a history of being an award winning cheese.(卡夫老家牌切達自傳
 
這不但不是垃圾,還是頂呱呱的奶酪。
http://www.crackerbarrelcheese.com/images/products_block_vermont2.png
美國一個最大的食品企業生產出世界一流的奶酪,實在是個意外,但也有。吃的人不多,比低檔的貴了不少,但榮獲金獎是真的,我見到行家也誇它,我試的結果是一般高質切達的品質,它都有。卡夫的奶酪一般超市都能見到,如果你有一天覺得需要,希望找個好的切達,這絕不會讓你掉架子
 
優質切達跟普通切達的最明顯的差別是優質的鹹,鹽是讓切達潛質充分發展的嚼頭,如同火腿。
 
美國奶酪大多垃圾
美國奶酪垃圾是有根源的。美國建國都是些貧民難民,窮,不少或都活不下去,雖說在歐洲也吃奶酪,但到了新大陸,講究啥啊?吃飽就不錯了,所以大家也就自己開個灶頭就做上了。後來工業了,那時老百姓幹活就是馬克思形容那樣,起早貪黑,奶酪廠家的目的是又便宜又能吃得飽,這就是垃圾的原因,歐洲那時也基本上都是窮人,但畢竟還有貴族。後來“物美價廉”成了美國農產品的指導思想,也是美國政府的基本政策,不過食品隨著技術和生產過程的提高,確實也越來越好。
 
Chuck E. Cheese是專門“勾引”孩子的連鎖快餐,講的就是奶酪,口號“咱店裏孩子終於能做個孩子”(就是說沒有整天逼著讀書)。
 
建議
其實垃圾與精品差別也不大,尤其是奶酪,一化了,口感都一般,垃圾手工行家也嚐不出來,照樣香噴噴。不過雖然無所謂,我也給大家一些簡單建議。
 
一是別買現成,包好的一拿就走那種,切了片或切碎了是尤其要避免。買,到熟食部(Deli),讓店裏現切,多花點時間,值得。
 
二是既然大家吃的不多,少買點,別省錢,時間放長了不好。
 
三是保存時別用塑料袋封死,要透氣,在冰箱裏溫度越高越好(頂層)。這一切皆因為奶酪是”活“的,裏麵含有無數黴菌(對人有用的那種),封死或太冷,把它們折騰死了,奶酪也就變味了。其實用簡陋的微波爐盒子挺好,既能透氣,也能擋擋冰箱吸水,不過如果你有幾種味道不同的,分開盒子以免串味。
 
四是所謂“一小時規矩”,吃前從冰箱裏拿出來,室溫擱一小時再吃。
 
 
【注記】
奶酪與膽固醇
吃奶酪,低脂無脂就的別吃了,有機之類的也是忽悠。奶酪是奶製品,膽固醇是有的,有人說“膽固醇第一來源是人體本身體內機製,外攝影響小”,這個值得商討。我有一段時間吃的很勤,量有控製,總熱量不高,其它飲食也很節製,纖維不少,但一年過後膽固醇猛增,之後老實了不少。
 
https://static.organicvalley.coop/media/filer_public/6d/3a/6d3a83ea-e569-4968-9ed9-008f59ba2958/cheese_6oz_mozz_shredded_rf.png
 
又是有機,又是切碎的,免了吧
 
 
【資料】
【1】《百度文庫》世界十大奶酪全篇
宣傳,忽悠
錯謬甚多,而且不知好壞之分。(“Ricotta——乳清芝士,產於意大利,多數用牛奶做,但有時都會用牧羊奶或綿羊奶做,多數用於做調味料”:外行話)
【3】芝士就是力量,初級奶酪選手之煮夫入門指南()(
此文被轉載在食壇(私房),不清楚是否就是作者。我說了幾句閑話。既然是“初級入門指南”,也說得過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錦西 回複 悄悄話 我是長見識了。謝謝你的介紹。因為我不知道,隻買貴的,美國生產的。我想,一分錢一分貨。奶酪是非常有營養的奶製品。我特愛吃。但也隻是一天一片。
笨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omiao' 的評論 :

我說話在先,自己對歐洲是外行,不敢妄加評論。您要是覺得自己非常了解美國奶酪,那如果能領教領教,也算開開眼界。不過還是那句話,真正了解目前美國奶酪行業的人不多,覺得超市裏見到就是美國奶酪,都是成見。
xiaomiao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奶酪和歐洲的沒法比,差得太遠,主要是生產奶酪的菌種以及工藝太差。
笨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姐' 的評論 :

嗬嗬。您在美國還是歐洲?

不過您這觀點過時了,以後會說到。
老姐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奶酪比歐洲差遠了。吃著吃看,就會明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