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進來了,這是消遣的。說是“網上流傳”的,微博上像是有,但我沒有賬號,見不到,故此抄來了。覺得是匿名,不知道原載在哪兒。周俊生在鳳凰的評論:“東北危機”的深層焦慮。寫作風格屬國內的,不敢點名,暗示。未必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官僚主義是怎麽毀了東北經濟的?
過去的2015年,東北經濟的低迷成了全國最沉重的一個笑話,遼吉黑每個季度經濟統計全國均排名倒數。這裏麵固然有產業結構的原因、外部經濟環境的原因、思維觀念的原因和中央支持力度、方式的原因,但是人的因素,是一個回避不了的因素。
而在這其中,東北經濟今天陷入如此窘境,東北的官僚主義和吏治之惡劣不能不說,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筆者就隨便閑聊聊東北的官僚主義是怎麽一步步毀了東北經濟的。這裏的官僚主義,泛指體製內的官員、公務人員、企事業工作人員。
一、假大空糊弄上級,打著民生的旗號搞各種政績工程
東北官員的假大空不是蓋的,在全國也數得上號。東北各城市GDP造假幾乎是蔚然成風,各委辦局統計的數字根本不經過仔細核實,就從各局下屬單位和企 業報上來,然後局長、主管領導根據“上級領導”風向,人為的對數據“輾轉騰挪”,最後得出一個領導喜歡的數據。所以,東北經濟表麵上看,一直排名全國中上 遊,可是,新一屆中央政府要求統計局“擠水分”並處理了一部分統計作假的負責人後,東北各大城市就開始“裸泳”了,GDP數據直線下滑,這裏不全是因為全 國經濟不景氣,而是此前可以負責人的說,東北各大城市的GDP摻水嚴重。
咱們再說政績工程,說東北搞政績工程之風很盛也不為過。東北某副省級城市,還有成千上萬的貧困市民和需要就業的大學生,民生凋敝。卻僅僅因為奧運會 有個足球項目和全運會有一個主體育場,硬是先炸了隻有十五年不到的大型體育場,然後在一個新建的道路非常通暢的區,非要投資50個億建設輕軌,後來飆升到 80個億。這個可憐的輕軌,現在建成已經快四年了,即使是上班的高峰期,上麵也常常隻有十幾個人幾十個人乘坐,上麵還有至少一半免票的老人,空蕩蕩的列車 幾乎是空載運行。
這種政績工程無處不在,拍腦門投資幾億十幾個億的項目,炸起來就跟吹泡泡一樣輕鬆。例如在某副省級城市的一個綠島學校,當時投資幾個億建了個亞洲最大的室內足球場,沒到十年時間,又把它炸掉了,原址現在空蕩蕩一片荒地,幾個億人民的民脂民膏就這麽化為烏有。
二、官商勾結,瘋狂抓權,各大領域腐敗問題層出不窮
在東北,民營經濟想發展起來,難於登天。不僅國有經濟成分龐大,而且政府抓權的程度讓人無法想象。還是東北某省會城市,該市44個委辦局居然有43個有行政處罰權,可見各個政府部門抓權的心思有多重,抓權的目的是什麽?還是為了最後抓錢。
在東北地區,官員腐敗問題有多嚴重,看看近期的落馬官員就知道了。原遼寧省委書記王瑉、原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原省政協副主席陳鐵新、原省政府副秘書 長魏俊星、吉林省原副省長田學仁、沈陽市原檢察院檢查長張東陽、大連市原中法副院長李威、鞍山市原中法副院長宋景春、沈陽鐵路運輸法院副院長陳長林、沈陽 市原副市長楊亞洲、鐵嶺市原市委副書記林強、鞍山市原市委書記穀春立,這還不算之前早就鋃鐺入獄的不厚書記和叛逃使館的軍頭。再早前的慕馬大案,幾乎沈陽 所有的委辦局一把手全都涉及其中,僅僅過去十年多一些,遼寧地區前赴後繼的腐敗官員又層出不窮。
上麵說的政績工程的背後,則是利益和腐敗的驅動。據說,輕軌項目的背後是已經被調查的原某省省委書記和東北另一省機車車輛廠廠長的關係,兩人據說是同學。在這個區各種高大上的工程背後,該區原區長目前也已經被中紀委調查,據說牽出幾十名下屬官員。
根據中央媒體的報道,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在沈陽舉辦。從2011年開始,沈陽全運會建設項目所在地就開始大規模土地拆遷工作,一大批基層幹部和公職人員與社會不法之徒聯手套取國家巨額補償金。
2011年3月,沈陽滿融經濟區發布公告進行動遷。民營企業業主史海鷹的企業正在這一地區。為了多得補償款,他在自己租用的158畝土地上大肆搶建 房屋,之後找到自己的表哥——沈陽市檢察院原檢察長張東陽給予關照。隨後,張東陽請求時任沈陽市和平區區長、滿融經濟區管委會主任林強給予關照,林強答應 了,並將此事安排給時任滿融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馬英奎辦理。然後,史海鷹獲得征收補償款1.09億元。為了表達感謝,他先後6次送給張東陽人民幣570萬 元、美元5萬元;又送給馬英奎人民幣132萬元、4萬美元和10萬元購物卡。馬英奎的下屬高巨峰也以同樣手段幫人套取補償款,從中受賄252萬元。
近幾年,東北地區大量的公共城市建設,背後關於腐敗的傳聞一直層出不窮,從城市大量鋪路和路基工程中標單位,再到交通係統,再到綠化和各類市政工程 係統,還有各類拆遷改造和土地出讓、消防檢查等一直是腐敗的高發領域,現在看,公檢法係統的腐敗也層出不窮,“吃完原告吃被告”幾乎是許多城市部分膽大妄 為法官的真實寫照。
就拿某副省級城市的數萬輛出租車座墊清洗和出租車司機工作服,就一直傳聞是由交通局某領導親屬壟斷的。
三、懶政惰政,吃拿卡要,腐敗之風盛行東三省
東北三省,每個省市官員性格不同,但是在南方商人眼裏“好擺官威,水平差,貪婪,懶政惰政”倒是很多人的評價,個別地方官員“忽悠”商人的本領讓南方的一些商人歎為觀止。
已被調查的王瑉書記說的“關門打狗”在東北許多招商引資中,是常見現象,政府用各種優惠政策土地稅收政策吸引各企業投資,等企業資金到位已經開始工 程建設後,原來許諾的承諾就不見了,政府不僅百般拖延推諉,更有甚者利用企業騎虎難下的境地借機吃拿卡要,讓企業家苦不堪言,最後不得不傷心離去。還有一 些稅務等實權部門負責人,利用手中權力和企業的一些問題大作文章,變相敲詐企業逼企業給這些領導親屬朋友輸送利益,承攬工程。或者安排子女就業等。筆者的 朋友在某企業,因為一些票據不合規,被當地稅務部門調查,調查了很多天,最後在酒桌上官員說了實話——能不能解決其親屬家孩子進入某壟斷國企。
對方心領神會,馬上安排,稅務稽查立馬過關。另一家企業,消防整改存在問題,遲遲拿不到批文,消防部門負責人暗示,能不能安排一個其單位要轉業的人員,人員安排,消防合格。
以上這些,還不算依附於各大國有企業的各種民營企業,這些企業依附於各大國有企業,通過聯合圍標、串標等方式,輪流中標。為了獲取訂單,每年都要向 這些國企實權部門和質監部門行賄,一個小小的質量檢驗員通過受賄,可以拿到他兩年的工資。還有一些油田等國企,更是喪心病狂,嶄新的前幾年采購的未開封設 備,就毀壞報廢,再到民營企業采購,從中獲取高額回扣。一個小小的油田處長,都可以到沈陽豪車豪宅,美女揮金如土。還有一些油井,尚可以出油,就提前報 廢,然後再委托給一些私人公司明目張膽的開采油田,賺取暴利。至於更誇張的,可以見周永康的石油帝國在東北的操作思路。
可見,東北商業環境之惡劣,已經到何種境地,在這樣的環境下嗎,有可能孕育出阿裏巴巴,騰訊這樣的企業嗎?
四、關係之風盛行,官員與民爭利,企事業單位“逆淘汰”之風盛行,有才能的人開始遠離東北
在東北,無論是經商,就業,辦事,升學,工作,幾乎都離不開“托關係“。如果說北上廣深的崛起是商業的勝利,至少裏麵體現著部分憑真才實學的成分。 到了東北,到處都是潛規則盛行,辦事要托關係,上學要托關係,辦婚宴要托關係,晉升要托關係,住院要托關係,幾乎生老病死都要托關係。
托關係的結果是什麽,就是托關係是使用不正常的手段,為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這是商業社會公平發展的大忌,但是恰恰在東北就是盛行這一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東北各個領域都出現了“逆淘汰”的現象。
能做的比不上能說的,有能力的比不上會搞關係的,憑本事的比上送禮的,有資質的比不上有背景的。一位退休的副局級官員和筆者說過,就某副省級城市而 言,在他看來,2003年以後政府部門就很少有憑本事幹上去的幹部,不是靠父母親戚背景,就是靠戰友同學背景,要不就是靠金錢開路。所以,就出現了一些掌 握大權的官員子女大學畢業幾年,不到三十就當了處長,有的不到三十五就當了副局長,這些超常規的升遷靠的是其父母用手中權力給其他官員輸送的利益,最後損 害的,是整個吏治的公平和晉升渠道的公平。
再說公務員,東北地區因為背景不同同樣年紀學曆的公務員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一等一是手握實權官員的子女,進的是最好的處室,幹的是最翹的活,晉升的 前途一片光明。二等是父母認識點官員,通過其他渠道打點照顧的,他們可以幹正常的活,熬到年頭也可以獲得晉升。最末一等就是靠自己本事考上去的,幹的最累 的活,晉升的最慢,在單位最受排擠。
2005年以後,東北突然盛行起一個奇怪的政策,就是政府官員可以直接到國企任職,拿國企的高薪。一時間,一些晉升高級領導無望的處級,副局級官員,紛紛托人花錢以“調任”或者“掛職鍛煉”的名義轉入到國有企業。搖身一變,變成國企高管,拿起國企的高管的薪酬。
這種調任,是一種公權部門赤裸裸對優質資源的掠奪,不僅違背了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而且壓製了原來企業原有人員的上升空間和積極性。在某副省級城市 一個幾十億資產的國企,其一把手才年僅30歲,原因是其父親是政府高官,其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手機遊戲。另一家也是資產幾十億單位的兩位副總,一位是以前某 副市長的司機,隻有初中學曆,另一個以前是餐廳服務員,因為其老公是某領導秘書,所以得以調任到該單位。而該單位大量碩士、博士學曆工作多年的幹部卻無法 獲得提拔。
這種用人的不公平蔓延到各個領域,尤其以國企為甚,某副省級城市軌道交通係統,公司僅有2000人時,裏麵就有800個“推薦”人員。所謂“推薦”人員,就是通過各種關係不經考試直接進入這家國有企業,而兩三年後,各類重要崗位大多被這些推薦人員所占據。
還有一些政府部分和開發區領導和一些國有企業老總,覺得公家錢不花白不花,甚至養起了足球隊,籃球隊,乒乓球隊,甚至參加中甲和各類甲乙級聯賽,這些運動員被安排到各委辦局或國有企業部門,平時根本不認真上班,唯獨訓練倒是挺賣力。
這樣的後果就是冗員和公司的急劇虧損,某企業,全國同類城市這類公司隻有40個人,東北某副省級城市裏員工多達300人,光綜合行政人員就幹了一百 多人,裏麵有四分之一人平時根本不來上班,有的人十年不來上班,工資福利勞保一分不少.還有某製藥企業,近幾年領導班子幾乎全是政府派來轉變身份的,這些 領導待的年頭一般都不長,根本沒有耐心去做投資大研發時期長了藥品開發,隻熱衷於政績工程和招標采購等,導致骨幹人員流失,也拿不出像樣的產品,結果就是 連年虧損。
與民爭利也是東北官員的一個突出特點,東北某副省級城市,停車位奇缺,政府不設法多建設停車場,卻將許多公共道路的停車位委托給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公司,這些公司未經人大批準,就將許多道路原來可以免費停車的道路圈起來,收取一小時五元三元的停車費用,而且旱澇保收。
還是某市,因為土地出讓和財政資金有限,於是打起了有車族的主意。發動全市數千交警每月一次或幾次大幹,睜大眼睛專盯各類車輛壓線違停違規等,而且 生怕交警罰的不夠,還給每個交警下達2000元每天的指標,罰不到反而扣發獎金。兩名交警因為每天兩個多小時就能罰滿5000元,而被交警們奉為神明。這 種赤裸裸的趨利性執法讓人民怨聲載道。
這還不算,該市覺得交警大幹出動的人力物力太大,於是打起高科技的主意。於是,不到一年時間,該市大街小巷被裝上了數以萬記的違停拍照係統。這些係統政府一不用花一分錢建設,也不用出一個人維護,全部都是企業投資,企業維護,罰了款政府和企業一家一半。
如果說這些趨利性執法是小菜,或者開車的並不是全市居民,采暖費一事,就更能看出東北一些政府與民爭利的嘴臉。2009年以後,全國的煤炭價格開始 逐年下滑,從2009年的高峰1000多元每噸,下降到現在的200元每噸。而東北各大城市冬季取暖費價格卻年年居高不下,直到2015年,迫於輿論和民 憤,才進行了微不足道的下調,同時期煤炭價格跌了足足五分之四。而這一些的原因,是因為這些供暖企業,大部分都是有特殊渠道或者特殊關係才得以進入這個行 業的,裏麵不是有政府領導子女經營就是有領導親屬在裏麵領取顧問費用或其他經濟利益。
這和許多城建、工程、綠化項目一樣,這些商人要麽是領導子女,要麽是領導子女親戚在裏名義任職,花錢養這些人,就是為了獲得資質。在工程建設領域領 導插手招標財股等的就更多了,東北某市國有企業,才成立三年,就有四任高級領導因為招標等問題鋃鐺入獄,其中有的是因為受同僚請托,有的是受市領導暗示或 指示。
在這種風氣下,每一個政府建設的大型項目,每一個政府出資成立的大型國有企業,都是打著發展本市經濟的名義,背地裏則是各委辦局官員輸送利益,安排 子女任職就業的渠道,掌握了企業發展和組建、管理的話語權,就等於間接掌握了進人、招標、采購等一係列利益鏈的權益。毫不客氣的說,東北地區政府組建的國 企大部分人員都是非正規渠道由某些實權人員安排進來的。
奇怪的是,東北地區有很多官員因為工程、財政、建設、公款等項目落馬,卻很少有人因為安排人員而進去,而優質企業裏進一個人幾乎是明碼實價的,例如醫院係統,三甲醫院進一個醫生要30萬-40萬,護士要20萬-30萬。大學裏的工作人員和優質國企也是這個價格。
這種明碼實價導致進入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既無法有效管理,也很難開除。除了很少一部分比較注重管理和效益的國企,大部分中小型政府企業就是因為無 限製的安排人員,導致虧損和破產。而安排這些人員的人員,接受了巨額賄賂最後卻全身而退,隻留下了一大堆遠遠超出編製違規安置的人員和千瘡百孔的企業。
如果查一查因為安排人收取賄賂的情況,估計東北保守又要有幾萬名官員要身陷囹圄。
在這樣官場、職場歪風邪氣的浸淫下,好的工作崗位和職位卻被許多能力平平托關係的人,用不正當的手段占據,所以有才能的年輕人紛紛遠走他鄉到北上廣深等這些市場經濟和職場相對更為公平一些的地方尋找工作機會。
不久前筆者的一位朋友感歎在沈陽這樣的裝備業製造之都都招不到一流的工程師,原因一個是沈陽地區的工資水平隻有同行業北上廣深的一半都不到。另一個就是這些國有企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常年得不到合理科學的晉升,上升空間被堵死,無奈之下不少人選擇離開東北。
而另一位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告訴我,現在東北籍的在北京北大清華畢業的高級人才,不願意回東北,因為在同學裏,回東北沒前途,沒發展,而且被人笑話沒麵子。
試問,如果不是多年的潛規則,逆淘汰已經到了一定階段,東北地區何至於人才流失,年輕有才幹的人又為何首選北上廣深?曾經有一位北漂的人這樣說,北 京有霧霾,有堵車,有歧視外地,還有生活成本和壓力,但是北京就有一條東北不具備的,就是在北京工作在職場上大部分時候要比東北公平,基本的原則還是看中 人的能力而非背景和關係。
五、官員水平低下,視人民群眾利益如草芥,官商勾結,官黑勾結層出不窮
東北官員水平之低下,在全國可能也可以排的上前幾名,很多城市的官員領導班子和委辦局局長,當年是工農兵學員和“戰士學員”,學曆和能力原本就不 高,但是卻占據了領導的高位,這和一些發達城市任用科班和海歸領導幹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格局、眼界、知識麵的差距,直接導致工作能力的差距,有了差距, 這些幹部卻很少有耐心進修和學習,剛愎自用,官威濃鬱,一言堂,膽子大,沒底限是這些50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幹部的真實寫照。
某副省級城市,市裏要重組某國有企業,這個企業的主管委辦局想借此機會重掌控製權,借以插手這個企業的人事、財政和采購,但是可笑的是,市裏讓這個 政府部門去出重組方案,幾百人的單位,還是這個單位的行業主管部門,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寫出重組方案,不得不去私下求該下級單位的人員捉刀代筆,然後把電子 版文檔交給該局辦公室,辦公室把自己單位章蓋上,送到市裏。
還是這個城市,在上海獲得國家自貿區審批前半年,這個城市的多名學者聯名上書該市領導,希望該市向國家申報全國首個自貿區。這個城市的領導居然沒有人知道自貿區的重要性,反而疑惑的問學者,申請這玩意有什麽必要性嗎?
最後,意見根本沒有被政府重視,又過了半年,首個自貿區落戶上海而沒有落戶東北,看到其重要的作用和國家的雄厚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該市領導才追悔 莫及。但是,能力的低下不會僅僅就出現一次失誤的,後來又過兩年,國家將創新試點城市落戶該市,要求該市提出中央支持的財政、政策和投資方案,該市領導班 子研究了一年,到現在都沒有拿出一個像樣的方案。
一位大學教授感慨說,官員能力已經低下到中央給你錢,讓你找理由你都找不到的地步,這樣的東北,有什麽希望?
水平低下不要緊,要命的是視人民群眾的利益如草芥,為了自己的政績可以各種盤剝人民。
東北某副省級城市,前幾年為了自己城市建設看起來美觀,設立了多條道路禁止摩的和電動車行駛,還在某大街上禁止排量小於1.4以下的汽車行駛,這種 自私的行為人民民憤很大。後來,為了抓政績工程,又開展了“查假貨”行動,一時查得沈陽許多小商小販和商場關門大吉,沈陽再次上了幾大網站的頭條。
還是這個城市,其城管執法人員之野蠻,也在全國屢次上頭條甚至驚動世界,最後卻沒有得到有效整治。此前,在該市一個新區,因為野蠻拆遷,一名行政執 法人員被憤怒的群眾打死。才過了沒多久,又是該市的行政執法人員野蠻驅趕小商小販,結果多名執法人員被刺死刺傷。而這些,並沒有引起該市領導的足夠重視, 此後,又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國和世界的事件,一位小販因為被毆打,刺死多名行政執法人員。這件案子轟動全國,也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重視,事後,小販被槍決,幾 名執法人員卻被追認為“烈士”。
這不是什麽笑話,這個城市裏大量的行政執法人員都是上學時候或者在社或多或少有一定劣跡的人員。筆者的一個初中同學,上學時熱衷於大家鬥毆,最後隻念到初中畢業,最後在親戚的幫助下居然進了城管,成了一名執法幹將。
有一天,筆者走過醫大一院,看見一個五十多歲的農村婦女一手的血,一身的土坐在地上哭,傍邊是一個折斷的秤杆。原因,隻是因為這個婦女在醫院旁邊路 口推車賣了點葡萄,被城管嗬斥沒有及時走,於是三個膀大腰圓的城管過來搶走了她的秤,並把秤杆折斷,把她推倒在地,她的手也被秤上的鏈割傷,流著鮮血。葡 萄沒賣成,秤也折斷了,她就一個人坐在地上哭。
我扶起她時候,突然就想起,我當年那個有事沒事就打架鬥毆,毆打低年級的那個同學,這樣的人進了城管,城管能出什麽樣的人員和隊伍?城管為什麽喜歡打人?難道不是跟這些有劣跡的人進了城管有直接關係嗎?
還是在關於房地產、關於拆遷,這個城市為了滿足自己的土地財政政策,在拆遷上無所不用其極。
黑社會,是以前人民和政府最痛恨的組織,是人人喊打的對象。可是,在土地財政、和拆遷的利欲熏心下,許多東北的城市官員卻和這些黑社會沆瀣一氣。這 些黑社會成員注冊一個“拆遷公司”居然搖身一變,成了合法組織,在政府的暗中許可下,在拆遷中幹起打砸和毆打群眾的活,這種政府簡直比過去的舊社會官府衙 門還黑暗,比反動派的政府還令人發指。
東北某副省級城市,要把原來的小商品大世界動遷,許多小業戶不願搬遷,政府雇傭“羅老四”等黑社會組建的拆遷公司,打砸臨街商鋪並毆打不願搬遷的商 鋪業主。後來因為打砸商鋪影響到了原來這些商鋪所有者——另一家大老板的權益,這家老板和拆遷公司互相斥百餘人夜間在商業街持砍刀、斧子、鋼管械鬥,多人 重傷住院。
第二天,這家老板來到所在區政府大院,指名道姓要分管領導出來解釋,區裏領導沒有一個敢出來。最後是給了這家老板高價補償,事情才算了事。
可是,因為被拆遷的恰好是一個有錢有勢而且還有大量江湖資源的大老板,這個市政府認了慫。可是,那些沒錢沒勢的普通市民呢?半夜被騷擾,被砸玻璃,被潑糞,最後不是隻能接受巧取豪奪的結局嗎?
個別有火彈抗法的,最後的結局就是被關進監獄,可誰知道他其實是有法院的合法判決的呢。
這樣的野蠻掠奪拆遷和房地產政策,最後帶來了什麽呢?最後帶來了08年房價第一次有下滑隱患的時候,政府指示房地產協會聯合開發商承諾集體不降價。 最後帶來了2016年該市房價下滑的時候,政府出台了大學生買房零首付的“啃老政策”,政府的利欲熏心和對國家政策法規的理解能力低下,令人難以想象。
現在,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樓市,又開始強令各大學校設立分校,將全市賣不出去的房子全部都劃成“學區房”,試圖以這種注水的學區房逼老百姓買房。這離下一步不買房就不能上醫院看病用醫保估計也沒多遠了。
多麽荒唐的政策!多麽貪婪的政府!這些政府眼裏哪裏還有“人民利益”四個字?一方麵想辦法榨取著人民的每一塊銅板,他們自己的子女不是年紀輕輕就身居政府高位,要不就是利用他們的關係和資源,在各行各業發著大財,或者就是在國外過著富足和揮金如土的生活。
刪
刪
刪
刪
刪
似曾相識的四萬億
估計中國忘了四萬億的不多,不過沒忘並不表示記住了,就像吸毒一般,清醒的時候發誓說再也補了,藥性發了,求爺爺告奶奶,還得來。【不過,憑良心,不是四萬億。其實四萬億沒多少,問題是溫家寶也許不賴,水平能力卻都不及解救2007-2008這美國炮製的近百年來的世界級經濟大危機,這一來,無奈默許縱容,全國官僚一口氣來了個三十萬億,導致今天的災難,這天大的虧損還得李克強來收拾。】
(一}澎湃:1萬億!中國一季度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創新高(1萬億元!中國一季度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創新高)
@S_Rabinovitch
經濟不好?股市不振?沒事兒,大家不是愛家嗎?炒房。
3月絕大多數城市房價環比上漲 一線繼續堅挺二線崛起
一線房價增速創曆史新高 預期二三線持續上揚
《多維》中國人最後的瘋狂財富遊戲真相曝光
(二)炒房的確能刺激,一針見效,以前就知道了。
刪
刪
刪
GDP數據公布前夕 易綱表態“一季度經濟相當強勁”,笑話,能不強嗎?
刪
刪刪
(三)還要說控製全球大宗商品市場?
中國逐步掌控全球大宗商品市場
刪黑色感悟:明明是政策錯配扭曲了市場 到最後卻是市場買單
哪門子的智力啊?別怪別人賺的一愣一愣的。
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首破80%
鐵礦石價格飆升的同時 力拓一季度產量同比激增13%
66%反彈後 連力拓CEO都覺得鐵礦石上漲不可持續
礦砂船運價上揚帶動BDI指數暴漲127%
其實:
病貓死前蹬一腿。
盡管今不如昔了:
但是這一刺激:
刪
刪
刪
(四)還有比這跟可笑的嗎?
《財新》鋼煤“去產能”配套文件陸續出台
《彭博》China's Giant Steel Industry Just Churned Out Record Supply(參見:鋼鐵數據謎團:鋼廠有“一萬種”方式增產)
舉棋不定,還是無能為力?
中央經濟政策轉變背後:驚心動魄的選擇與不得不為的決定
(五)
《路透社》China looks overseas in bid to slim down bloated steel sector
難怪大家有意見。
“一行三會”發文力挺去產能 大力支持鋼鐵、煤炭擴大出口
精神錯亂,還是向世界挑戰?
刪
刪
刪
刪
刪
(六)投資、投資!
《財新》11大類重大工程包累計完成投資5.3萬億
發改委:國家重大工程包累計完成投資5.46萬億
《中國網》李克強:完成鐵路投資超8000億元 公路投資1.65萬億元
《上海證券報》地方穩增長提前開幕 9省重點項目投資14萬億
城軌項目頻頻獲批 總投資上萬億
【一財資訊】十三五中國鐵路投資或高達3.8萬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3onf-IBtrg
京津冀規劃或撬動百萬億投資 基建能源係重點 - 宏觀經濟財經頻道
回顧去年的嚐試
《經濟觀察網》五萬億為什麽還拉不動中國經濟?
總結2015年的戰績
11大類重大工程包起始於2014年11月26日。這一天,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製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交通等7個領域項目建設。隨後,圍繞著這7大領域,國家發改委推出7大類重大工程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從2014年年初便反複對外界表示,中國的政策工具箱裏儲備有充足的彈藥,一旦經濟滑出政府調控和容忍區間,會毫不猶豫出手。
2016年春節後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再次“斬釘截鐵地”說,“中國經濟仍有巨大的潛力:我們有這麽高的儲蓄率,這麽大的回旋空間,一旦經濟真的出現滑出合理區間的苗頭,該出手時我們會果斷出手。今年全球經濟形勢異常複雜,所以我們要更加主動作為,‘掄起金箍棒’應對挑戰!”
《共識網》梁希峰:回答五萬億為什麽還拉不動中國經濟
《財新網》2015年新增貸款已超11萬億 刷新曆史記錄
《財新網》11大類重大工程包累計完成投資5.3萬億
2016年03月14日
今年接著押碼:
3月14日,國家發改委在例行記者會上發布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累計完成投資53096億元,比去年底增加2532億元,已開工項目增加了13個
《證券日報》2016年我國投資規模或超6萬億 主要投向鐵路等領域,《證券日報》具體列舉了各省市著重點:6萬億大交通投資盛宴出路 12股最大贏家:
重慶市召開交通工作會議宣布,“十三五”時期,重慶市交通計劃總投資約4000億元
雲南省召開交通工作會議則明確,到2020年,全省公路水路建設完成投資5000億元。其中,今年將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000億元。
廣東省召開交通工作會議指出,“十三五”期間,計劃完成投資5000億元
河南也召開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明確,“十三五”期間完成交通基建投資2350億元。
浙江省在草擬的“十三五”交通規劃中提出,將投資萬億元到水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係中,打造浙江新速度,建設全省“一小時交通圈”
《福建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初稿)則指出,五年計劃完成投資超過6500億元
陝西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將重點安排綜合交通創建、公路發展升級、鐵路建設提速、民航發展擴能、水路發展趕超、客運服務提質、現代物流提升、智慧交通引領等八大工程,總投資約5500億元
甘肅為了對接“一帶一路”,去年出台了一份時間跨度為6年(2015-2020)的“交通突破行動實施方案”,決定6年內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
四川和湖南兩省交通廳廳長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都透露了“十三五”交通投資計劃。其中,四川“十三五”期間將保持年均投資1000億元以上
湖南則初步篩選了7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6731億元。
其中:
陝西、湖南、浙江等省均以鐵路投資為主,占總投資的比重近一半。如浙江省,包括高鐵、快速鐵路、地鐵在內的軌道交通計劃投入5000億元,是“十二五”投入的3倍多。廣東則主打高速公路建設,該省去年高速公路通車總裏程首超7000公裏,而其未來五年的目標是力爭達到1.1萬公裏。四川亦表態,高速公路每年投資500億元,2020年通車裏程突破8000公裏。
往前看:
近幾個五年計劃內,地方在交通建設方麵一直保持著大規模投資。從地方披露的數據來看,“十二五”期間,各省交通投資完成規模均較“十一五”有大幅增長,部分省份如重慶、浙江甚至翻倍增長。
這樣的勢頭在未來五年仍將延續。重慶、廣東、浙江、陝西、福建、湖南等省份計劃的“十三五”期間交通投資規模均較“十二五”繼續擴大。
比如,浙江省“十三五”時期交通計劃投資1萬億元,這較“十二五”增加近七成;而湖南省“十三五”期間的投資規模則較“十二五”增長超過七成。
海綿城市?
《萬隆證券網》超20省市啟動海綿城市項目 萬億市場亟待釋放
“3月2日,財政部等三部委發布《關於開展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
唉,連萬隆也參與報道一把
刪
刪
《新浪財經》石小敏評4萬億投資:一半去產能來自於此
2016-04-20 10:03:42 來源:
刪
刪
刪
刪
(七}炒,炒!
《彭博》China's Great Ball of Money Is Rushing Into Commodities Futures
有黨的一聲令下,好猶豫什麽?
多頭狂歡:黑色係繼續暴漲 農產品“小宇宙”爆發
【圖說】黑色係——市場狂歡的“寵兒”
上期所、大商所上調商品交易手續費 黑色係收複日內部分失地
刪
刪
為何產能過剩無法阻擋大宗商品暴漲
【財新網】專欄作家 鄧海清 特約作者 陳曦
(鄧海清為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金融四十人論壇特邀研究員;陳曦為九州證券金融市場部研究中心主管)
2015年12月17日,我們首次提出“大宗商品周期歸來”,並提出三點論據:一是美元指數周期見頂,二是中國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回暖,三是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從2015年12月17日至2016年4月20日,美元指數下跌5%,螺紋鋼上漲62%,鐵礦石上漲65%,焦煤上漲53%,焦炭上漲72%,大宗商品投資回報率遠超其他任何品種。
一直以來,市場對於“大宗商品周期歸來”有三種反對觀點:第一種反對觀點認為,美聯儲加息周期,所以美元應當走強、大宗商品走弱;第二種反對觀點認為,中國房地產高庫存,因此房地產投資不會回升;第三種反對觀點認為,中國產能過剩嚴重,“鋼鐵、煤炭要多少有多少”,即便需求回升了,價格也絕不可能回升。
對於前兩種觀點,我們已經多次進行過反駁:對於美元指數,我們提出美元指數見頂是因為美、歐、日貨幣政策方向收斂,即美聯儲加息弱於預期,而歐、日貨幣寬鬆已到盡頭;對於房地產投資,我們提出中國房地產庫存盡管高,但遠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麽高,潛在庫存去化周期是3-4年而不是10年,隨著銷售回升、價格回升,房地產投資會溫和回暖。事實正如我們預料,美元指數確實見頂,中國房地產投資也真的回升了。
在本文中,我們討論第三種反對觀點,即為何在產能嚴重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還能出現如此暴漲?
一、產能過剩不等於供給過剩
在這一部分,首先討論中遊企業,其特點是生產成本變化較大,導致產能難以轉化為產量。
不少人認為,鋼鐵產能過剩,等同於鋼鐵供給過剩,其實並非如此。鋼鐵產能隻是鋼鐵企業的生產能力,而不代表鋼鐵廠真的生產那麽多。事實上,由於鋼鐵長期虧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僅有60%-70%。總結起來,產能不等於產量,而產量才是供給。
那麽有人會說,盡管當前產量低,但隨著鋼鐵價格上漲,產能利用率必然就會提高,產量也會提高,不就供給過剩了嗎?
這種思維看似是對的,但還是有問題:鋼鐵廠並不是根據鋼鐵價格來決定開工與否的,而是根據利潤來決定。換句話說,在下麵兩種情況下,鋼鐵價格上漲,鋼廠開工率也不會提高:
一是鋼鐵價格上漲,鐵礦石價格不變,但是仍然利潤為負。此時鋼鐵廠並不會擴大生產,因為多生產就多賠。
二是鋼鐵價格上漲,但是同時鐵礦石價格上漲更多,導致鋼鐵廠利潤沒有顯著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鋼鐵廠依然不會擴大生產,同樣多生產多賠。
不過,我們經常看到的是第三種情況:在鋼鐵價格和鐵礦石價格回升的同時,鋼鐵企業盈利狀況好轉。此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就是如此,截至2016年4月,全國所有鋼廠中盈利鋼廠占比高達81%,創兩年以來最高值。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會出現鋼鐵產量大幅增加,導致鋼鐵價格下跌?這種情況與煤炭等最上遊的情況是一致的,我們在下一部分進行討論。
二、隻要需求在增加,價格就會上升
對於煤炭等最上遊行業,除發生技術變革之外,其開采成本基本是穩定的。因此,理論上講,隻要煤炭價格超過開采成本,煤炭企業就應當開足馬力,大幅提高煤炭產量,直至煤炭價格下跌至開采成本附近。對於中遊鋼鐵企業而言,如果生產利潤在擴大,那麽,理論上鋼廠也應當擴大生產,使得鋼鐵價格下降,利潤回到0附近。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煤炭、煤炭價格恰恰是波動幅度最大的品種之一,上漲幾倍、下跌百分之幾十發生過數次,波動幅度遠遠超過下遊商品。有人會說,過去煤炭產能過剩並不嚴重,因此煤炭價格能夠大幅波動,而現在產能過剩了,所以煤炭價格就起不來了。真的是這樣嗎?
考慮任何一家煤礦,如果對其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那麽該煤礦是會“維持價格不變、擴大生產”,還是會“提高價格,擴大生產”?由於成本是基本固定的,因此對於任何一家煤礦而言,提高價格同時擴大生產都是最佳選擇,其利潤要顯著高於單純擴大生產。
隨著需求的提高,煤礦的博弈將發生改變,煤礦之間進行價格戰的必要性下降,煤礦行業整體的議價能力增強,煤炭價格會不斷提高。隻要總需求是在增加的,那麽在任何一個中間時點上,企業的傾向都是加價,那麽結果就是價格的不斷上漲。這一過程會持續到需求下滑,或者原材料企業預期未來需求下滑為止,重新進入價格戰爭奪存量客戶的邏輯。
我們一直認為,大宗商品市場是最反映基本麵的市場,每一次經濟回暖過程中(2009-2011年、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下半年),都會出現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而其他時間大宗商品基本都在下跌。這與股票可以完全脫離基本麵,隻炒作預期有巨大的區別。
對於所謂“煤炭、鋼鐵要多少有多少”的言論,其錯誤是靜態的看問題,將結果當做了原因。之所以出現“煤炭、鋼鐵要多少有多少”的局麵,是由於鋼鐵、煤炭在過去兩年根本不值錢。而現在,鋼鐵、煤炭已經從白菜價變為了白金價,誰會白生產給你呢?
總結起來一句話,隻要經濟在回升,需求在回升,那麽大宗商品價格就會回升。至於回升的幅度和速度,則取決於供給的彈性。
三、供給的彈性決定價格上升的速度
前麵我們解釋了,隻要需求在回升,即使產能所剩,大宗商品價格依然能夠上漲。但是,上漲有速度和斜率的不同,既可以有暴漲,也可以有溫和上漲。回顧曆史,2009年、2010年是典型的暴漲,2013年則是屬於溫和上漲,2016年又出現了新一輪的暴漲。那麽上漲的速度取決於什麽?
我們認為,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價格底部在曆史價格區間中的位置,二是供給的彈性。
價格底部在曆史價格區間中的位置,意思是前期價格下跌的越快、幅度越大、時間越長,那麽反彈就越劇烈。2015年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低於2008年,大宗商品價格的處於曆史最低水平,是劇烈反彈的重要原因之一。
決定價格上漲速度更重要的是供給的彈性。對於完全競爭市場,供給的彈性無窮大,因此隻要價格稍微上漲一點,就會出現極多的供給,阻止價格上漲,因而價格要麽不漲,要麽上漲速度極慢、幅度極小。而對於完全壟斷市場,供給彈性可以無窮小,在需求增加過程中,供給可以保持基本不變,結果就是價格的飆升。
對於2009、2010年,一方麵大宗商品價格絕對水平足夠低,另一方麵原材料供給能力有限,相當於供給彈性小,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暴漲。而到了2013年,一方麵大宗商品價格絕對水平並不是特別低,另一方麵產能過剩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供給彈性較大,因此大宗商品價格盡管出現上漲,但是漲勢較為溫和。
到了2016年,產能過剩依然嚴重,供給彈性依然較大,因此價格上漲是應該的,但似乎不應該漲的太快。2016年與2013年有什麽區別呢?供給側改革。一方麵淘汰過剩產能、限製原材料供給正在進行,另一方麵企業也預期未來產能將會減小。
總結起來,供給側改革降低了大宗商品供給的彈性,使得價格暴漲成為可能。當然,對於鐵礦石市場,由於其供給屬於寡頭壟斷,供給彈性本來就低,暴漲也就不奇怪了。
四、本輪“周期歸來”的演變及未來前景
本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開始於2015年12月,主要受三方麵因素的影響:一是政府將“去產能”作為重點工作,扭轉供給側預期;二是政府強調積極財政政策,扭轉需求側預期;三是美元周期見頂,從價格因素上利好大宗商品。總結起來,主要受匯率因素和預期的影響,真實需求並沒有回升,
2016年2月,與中國最為相關的黑色係大宗商品開始了暴漲,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則漲幅相對較弱,例如銅、原油等。此時開始的暴漲是因為前麵的預期變為現實,甚至不斷超預期。
決定大宗商品價格方向的是需求的增減。由於積極財政政策和房地產投資回暖,經濟出現2年來的首次明顯改善,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是決定此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的根基。
決定大宗商品價格斜率的是供給側改革。由於“去產能”仍在繼續,導致供給彈性較小,同時企業庫存處於曆史低位,也阻礙了供給的增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斜率非常陡峭。
總結起來,本輪大宗商品周期歸來的原因正是我們在2015年12月提出的三點:美元周期見頂、投資回暖需求改善、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分別是商品上漲的起點、商品上漲的決定性因素、商品上漲速度的決定性因素。
對於未來,我們維持2015年12月提出的觀點不變,2016年經濟L型拐點已過,大宗商品周期歸來仍將繼續。主要邏輯依然是2015年12月提出的那三點:
1、對於美元因素,我們認為歐、美、日貨幣政策方向收斂的趨勢不會變,美元仍將長期走弱;
2、對於投資回暖的可持續性,我們認為與2012年相比,此輪經濟下滑市場出清程度更高,經濟和投資回暖的時間將更長,房地投資有望長期穩定在5-10%,足以帶動大宗商品需求回升;
3、對於供給側改革,我們認為去產能的大方向不會變,但是如果大宗商品價格繼續飆漲,則去產能可能放緩,屆時上漲幅度將取決於市場內生的供給彈性。
《一財》印鈔逼近“四萬億刺激”水平 機會值得交易,不值得擁有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 洪灝
以一月份貸款的曆史性增長速度來估算,中國的GDP貨幣化增速已逼近2009三季度時的重要基準上限。此外,由於巨大的信貸餘額,中國的形式償債負擔已經大致相當於其GDP的新增量,預示著“係統脆弱性”。房屋擁有率漸趨飽和意味著貸款的激增也不太可能像以前那樣最終轉化為強勁的投資增長。這些對於貨幣供應,債務負擔和投資增長的重要上限是中國必須麵對的重要宏觀瓶頸。
然而,短期內穩定增長預期是關鍵。決策能力並非體現在那些顯而易見的選擇,而是在兩害相權之時所作的那些艱難的決定。銀行、地產等利率敏感型行業的極端相對強勢顯示市場正在快速反映信貸寬鬆預期。因此,這次技術性修複可以交易,但仍不值得擁有。
貸款激增持續性有待考驗;貨幣供應量增長的上限:新增貸款,社會融資和M2一月份曆史性的增長速度著實驚人。對於未來利率下行的預期可能使銀行提前發力貸款。票據融資的規範,以及表外融資由於取消貸存比而回表,想必也助長了借貸大幅增長。另據報道,銀行或將可以降低不良貸款撥備;八部委聯合發文加大對工業部門的金融支持,特別是在可轉債發行和應收賬款證券化等方麵;總理李克強表示我們的“政策工具箱”裏還有不少工具沒有使用,“該出手時就要出手”。一係列的數據和消息似乎喚醒了2009年回憶。市場一掃陰霾。
焦點圖表1:GDP貨幣化率(M2 / GDP)飆升到接近2009年三季度的水平。
普遍的悲觀情緒,羸弱的股市和人民幣的壓力不過是對於潛在增長放緩的反映。一旦經濟增長的預期穩定下來,上述症狀也將不治而愈。同時,一旦回報預期發生改變,資本流動的方向甚至可以逆轉,並節約中國寶貴的外匯儲備。因此,我們認為,當前的政策組合很有可能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宏觀管理目標。畢竟,決策能力並非體現在那些顯而易見的選擇,而是在兩害相權之時所作的那些艱難的決定。然而,當下的問題是:什麽是貨幣供應量增長的上限?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2009年三季度,M2 / GDP的比率,也就是GDP貨幣化的變化在27%左右見頂。在當前的周期中,我們觀測到這個比率的峰值似乎在25%左右 – 非常接近2009年三季度時觀測到的水平。時至如今,市場對於4萬億刺激計劃的利弊仍然爭論不休,而4萬億遺留下來的過剩產能剩繼續困擾著中國經濟。這些都說明了當年4萬億時GDP貨幣化的增速是一個非常顯著的高點。
鑒於中國2016年的GDP應該在73萬億元左右,25%的GDP貨幣化增幅相當於新增M2在18萬億左右。在去年12月139萬億M2存量的基礎上,這相當於13%的增長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13%的M2增速與自2011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增長目標一致,並將使GDP貨幣化率非常接近2009年三季度時的那個重要高點。同時,這個比率與貸款的增長和股市的表現密切相關。其高峰往往與股指和新增貸款高點重合(焦點圖表1)。
形式利息支出相當於新增信貸的40-50%左右,並與GDP的增值大致相等;債務增長的上限:讓我們來進一步看看新增融資的結構。1976年,在紐約舉行的金融危機研討會上,明斯基提交了那篇題為《論金融係統的脆弱性》的論文。這篇論文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文中,明斯基定義了實體經濟裏的三種融資形式,即對衝型,投機型和龐氏型融資。當一個企業的現金流收入超過支出時,其融資即“對衝型”;當現金流收入在短期內少於支出時,但未來預期現金流的現值超過累計現金支出,其融資則是“投機型”的;而當“現金支出的利息部分超過了其現金的收入”,它就是“龐氏型”融資。
鑒於中國私人非金融部門的信貸餘額在2015年第二季度為132萬億元左右,如果假設5%的平均利率,那麽利息支出為6.5萬億元左右。同時,70萬億元左右的GDP以8%左右的名義增速增長將產生約6萬億元的GDP增量。也就是說,中國現在的形式利息負擔與GDP的年增量大致持平。此外,由於社融增長每年為16-17萬億元左右,新社融的40%被用作為形式利息支出。這個簡單的計算顯示了保持經濟增長穩定和降低利率水平的重要性,並顯示了潛在的“係統脆弱性”。係統脆弱性意味著金融結構的脆弱是我們經濟正常運作的結果;金融脆弱性,並因此而導致的經濟困難並不是任何意外或政策失誤的產物,”明斯基續道。金融脆弱性隻是金融體係的內在屬性。
焦點圖表2:信貸擴張應在一定程度上穩定投資增速下滑的趨勢。
貸款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投資增長;投資增長的上限:在2016年2月2日題為“拯救房地產泡沫的最後一槍”的研究報告裏,我用了一個簡單的計算來說明,盡管政策持續寬鬆,房地產供給過剩仍將抑製投資增速。 我寫道:“我們的數據顯示,中國在建的住宅麵積為51億平方米。根據人口普查平均每戶2.97人估算,中國的14億人口相當於約4億6千萬戶家庭。假設中國的住房擁有率從90%上升至100%,這些新增的房地產買家將很容易地吸收所有的在建住宅麵積。而且平均每戶的麵積達到110平方米左右。。。這就是房地產投資增長的極限”。
從曆史上看,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是共生的,並領先房地產投資增速3-6個月左右(焦點圖表2)。這是因為信貸的增長有助於房地產去庫存。一旦房地產庫存減少,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回暖。不過,鑒於目前房地產供大於求的狀況,這些新增信貸是否會象以前那樣最終轉化為房地產投資增長仍是未知數。但它仍然將在一定程度上穩住房地產投資增速的下滑。到目前為止,房地產政策放鬆效果已經體現在銷售量的增長。但在二三線城市房價仍然疲軟,整體房地產投資增長仍然不力。
銀行和地產板塊已預期了信貸的快速膨脹;技術反彈可以交易,但仍不值得擁有: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當下重要的問題是本次技術性反彈是否可持續。畢竟,市場價格往往預示未來,提前反應。直觀上,利率敏感型行業應是領先板塊。事實上,我們的研究發現,銀行和地產板塊一般在利率下降的環境下表現強勁。他們的相對強勢似乎已經開始見頂(焦點圖表3)。這些行業的強勢往往會逐漸蔓延到其它對貨幣環境不那麽敏感的中晚周期行業。盡管如此,利好兌現的交易策略將接踵而至。因此,這次技術性反彈可以交易,但仍不值得擁有。
焦點圖表3:但銀行和地產板塊的相對強勢漸到極端,提前反應了寬鬆預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