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現在大家是隻留意中國股市、亞投行、一帶一路等,中國一季經濟狀況很嚴峻。問題是怎麽辦?
政府最直接的動作是降準,我說那是李克強的敗招。
為什麽降準是敗招?
周小川實際上不想降準:
中國穩健貨幣政策的內涵
”廣義貨幣供應量也就是M2的增長仍舊是適度的,所以並沒有改變穩健的貨幣政策狀況。”周小川對於新常態經濟環境下的央行貨幣政策解讀稱
目前我們國家的貨幣政策並不是向一個寬鬆方向發展,央行其實一直在執行中性的貨幣政策。”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
彭博:Zhou Says China Has Room for Monetary Easing; May Not Use It
自然了,央行直接受管於國務院,說是周小川,沒有李克強說了,啥也不行。所以這是李的決定。降準的時間就有問題,正值股市瘋漲,周末股指期貨狂跌5%,一降準,股市反彈,啥事兒沒有。降準表麵針對經濟,全世界,中國所有的老百姓、股民,都覺得李克強是為了救股市,所以大家吃死李克強了,股市與中國經濟脫節,沒人擔心。
中國經濟又回到了央行貨幣刺激的老招數,中國現有勢力是把李克強打敗了。當時感到失望,在時壇說了幾句:如果”中國經濟絕不會失速“,為什麽降準?。
中國經濟問題是什麽?前幾天見到這報道:
李克強表揚了一家隻收工本費的小銀行 四大行還坐得住麽
第一財經日報》4月21日的報道稱,李克強總理在於23家銀行負責人舉行的座談會,對隻收“工本費”的溫州民商銀行大加讚賞。
據悉,溫州民商銀行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小、年紀最輕的民營銀行,目前僅有一項收費項目,即工本費。
對此,李克強總理的回應是:“我聽了很高興啊!”
總理還說了,“大銀行當然和小銀行有區別,但大家也該想一想,為什麽小銀行能大大簡化收費項目?這一種什麽樣的理念?”
不知道聽了總理這段話,四大行還沉得住氣麽?
記者不懂,四大行當然沉得住氣,李克強說了也是白說,如果不是白說,李克強就沒必要當著記者的麵說了。
如果降準是敗招,企業不願意改,那出路何在?
改革,改革,還是改革。
隻有改革,才能打破企業(尤其是國企)依據壟斷地位,不合理地搜刮了老百姓的錢,舉個例子
移動電信聯通 總理都說你們流量費太高啦!
(點擊放大)
企業以不合理的手段把錢拿走了,老百姓哪來的錢內銷?內銷不景氣,經濟光靠投資、房產,哪能好?這麽多年,還沒學會嗎?
這也是李克強一而再,再而三,反反複複,不斷說的,就是沒人聽,李隻能不停地說,還是沒用。
以後有機會,多說說。轉載三份意見,聊以表達。
2015.04.20李稻葵
經濟下行築底 改革仍需發力
2015.04.22南華早報中文網“士心”專欄
有的是工具,最大的工具是“改革”
2014.04.17
周其仁:為什麽創新對中國經濟如此重要
【周其仁說的太過溫和】
見下。【提醒一下,如果沒耐心,下麵的長文就不必讀了。】
(點擊放大)
2015.04.20李稻葵
經濟下行築底 改革仍需發力【選】
穩增長隻是在GDP增長速度上做文章,而穩經濟要求的是整體的發展勢頭基本穩定,而且應當逐步上行:維持就業的健康態勢,防止房地產過大萎縮,避免資本市場大起大落,設法保證貿易和國際收支的穩定。這就是穩經濟。
2015年初的國際經濟形勢是撲朔迷離的。一方麵,雖在短期內有一定波動但美國經濟維持整體向好趨勢,加息逐步提上日程;另一方麵,量化寬鬆措施並沒有徹底扭轉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形勢。全球股市一片唱紅,但是我們擔心下半年美元加息,股市急速調整。亞投行的籌建成為一大亮點,其誕生對於國際治理體係改革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中國經濟整體下行趨勢在2015年初並沒有得到改變,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大部分還是在往下走。我們認為,未來一個季度中國經濟企穩、下半年回升的可能性很大。零售消費的穩定增長部分抵消了投資增長緩慢帶來的負麵因素,房地產政策調整、降息降準等一係列穩增長措施的出台,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一帶一路”、京津冀等區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提出,為經濟轉型和增長方式轉換指明了方向。
李稻葵:穩增長最該做些什麽?
首先,穩經濟比穩增長的含義更廣, 穩經濟遠比穩增長更為重要 。穩增長隻是在GDP增長速度上做文章,而穩經濟要求的是整體的發展勢頭基本穩定,而且應當逐步上行:維持就業的健康態勢,防止房地產過大萎縮,避免資本市場大起大落,設法保證貿易和國際收支的穩定。這就是穩經濟。
穩經濟最該做什麽?
現在正在出台或者已經出台的措施,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加快大型項目的投資,包括高鐵、保障性住房等等;另一方麵就是宏觀政策,包括適度靈活機動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這些很傳統,不算創新。
穩經濟當前最該做的是給各級官員,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員提供正麵激勵,推動他們圍繞著穩經濟、促改革多做努力。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多年的基本經驗是,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要和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往一處使勁,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經驗,這個基本經驗不能丟。最近一兩年來,懲治貪汙腐敗的力度在加大,這非常好,非常及時!廣大民眾一片叫好。在這種情況下,始料未及的是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員出現了慵政怠政的情況。他們在其位不謀其政,對各種改革和穩經濟的措施消極怠工,寧肯不出錯也不做出頭鳥,擔心各種各樣的肅清措施會落在自己頭上。這就直接導致了許多促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遲遲不能到位,加重了當前經濟發展趨勢下行的格局。這一問題必須及時糾正,方能穩定整體經濟。
為此應該特別建議,在保持反腐高壓的同時,要給真正有所作為的官員有所正麵激勵。提拔、提升毫無疑問是一個重要的激勵,但僅此遠遠不夠,還需要每一級政府專門針對下級設立特別的優秀工作獎、勤政愛民獎、促進改革創新獎,由上級政府定期評審。財政拿出很少一點錢就能起到指向性的獎勵作用。既有政治意義也有經濟激勵。
反腐、反奢靡是懲罰機製,獎勵先進是正麵激勵,兩個都必須有,都必須到位。一副好藥應該是複方藥。
這種做法絕不是走回頭路,再以GDP論英雄,相反是把官員的評價變得更為多元化,在當前的形勢下,特別需要褒獎官員改革創新、一心為公,勇擔風險的精神。這一措施必須及時出台,這些措施如果能落實到位的話,那麽完成穩經濟的重任就能夠從根本上得到保證。
袁鋼明:經濟下行拷問宏觀政策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下落到7%的新低點。宏觀政策麵臨嚴厲拷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逐漸複蘇,為何中國經濟卻從率先回升變為持續下落,越落越低。各種刺激措施不斷出台,為何企穩回升漸漸遠去,下行壓力越來越大。當此困難關頭,不能不痛定思痛當前宏觀政策特別是刺激措施的失效失誤之處。
當年 “四萬億”大規模投資刺激措施諸多弊端早已暴露無遺,但其錯誤之處至今沒有得到真正的清理和糾正。有關部門和很多政策主張始終認為政府集中力量加強基礎設施投資推升經濟的方向不容置疑。近年來,加強基礎設施投資成為穩增長的政策主線。但這種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沒有得到證實。相反的事實是,隨著基礎設施投資的持續加強,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大批上馬,雖然可拉動當前相關投資產業並增加未來公共產品供給,但是基礎設施投資周期長,貸款回收慢,資金周轉效率低,造成銀行貸款占壓過多過長,對廣大企業產業的資金使用造成擠壓。中長期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過高,從20年前不到20%升高到56%,廣大企業產業生產經營用短期貸款被壓低到一小半。銀行回收貸款困難,貸款負債率累積升高,全社會負債杠杆率高達228%,銀行貸款配置嚴重失衡,中長期大項目投資貸款數額巨大,企業生產經營貸款異常緊張。中長期投資貸款過多,導致銀行貸款投資效益不斷下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宏觀政策應當重視投資貸款的合理配置,力推結構調整,釋解中長期投資貸款過高重壓,使經濟下行壓力得以緩解消除。
房地產市場由高漲轉為下落,形成很大的經濟下行壓力。過去十多年依賴房地產泡沫膨脹的經濟增長已經無法延續。當前房地產政策不應打斷正在進行中的房地產市場回落調整,不應製造房價暴漲預期刺激投機性恐慌性購房需求,而應立足於廣大居民居住需求的厚實土壤和廣闊空間,適時推出房產稅等長期穩定政策,抑製投資性投機性購房。宏觀政策應當采取合理措施,平穩渡過宏觀經濟被房地產泡沫綁架危險期。強力支持居民消費需求主導的新興產業發展,以新興產業及非房地產業的廣闊發展填補房地產泡沫下落塌陷,走上新型增長之路。
2015.04.22南華早報中文網“士心”專欄
有的是工具,最大的工具是“改革”
降準也好,降息也罷,這些遏製經濟下行和防通縮的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隻是手段,中國經濟發展有巨大的韌性和迴旋餘地
這個雙休,各種嬉戲的段子充斥網絡:有一種多空搏殺不用開市,有一種劇烈劇烈調整雙休完成;證券策略分析師“整個人都快要不好了”,手快的已經撕了兩份報告了,手慢的感謝拖延症或者周末難得的懶覺救了他一命;有人說會裡領導想做波段,週五下了滿倉中證500空單,行裏領導多頭倉位太重,一拍大腿,下令開大閘,把會領導倉位要拉爆了。 A股真是創造了一個奇蹟,在周末非交易日完成了盤中調整,V型反轉,而且還是深V!這個雙休苦逼死了券商的策略分析師,寫了三遍風格迥異,前後矛盾,一會多頭,一會空頭,禮拜一精神分裂患者又多了幾百個。
股吧裏有人說,這個週末,在A股不開盤的情況下用意念完成了一次至少三百點的震盪。先是證監會“禁傘令”、鼓勵融券賣空,新加坡A50期指暴跌6%,啊!慘了,完蛋了!死定了!各種求高開,求低開反抽,求別低開低走,打電話給親戚朋友求安慰。雙休整個人無精打采,吃飯也沒有胃口,玩也沒有心情,恨不得一個人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週六,證監會加班闢謠:好吧,好像沒那麽嚴重。週日下午,央媽來救命了,降準1%,於是滿血複活!老子又是一條好漢!
形勢的戲劇性變化來自昨晚5:01分央行網站一篇264字的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準備金率降1個百分點意味著什麽呢?按銀行體係內124.89萬億元的人民幣存款??餘額測算,此次降準幅度較大,與過去0.5個百分點相比,這次加大劑量呈倍數放大,支農機構甚至再翻倍,累計釋放出8000—12000億的新增貸款規模。
為什麽一下子要釋放出這麽多的信貸規模?一位地級市的央行中心支行行長告訴我,今年以來,經濟數據不振,元月CPI增幅向下破1,創五年來新低,PPI則為負4.3%,為連續35個月負增長,PMI持續在50%的榮枯線下徘徊,進出口連續雙降,逆差有繼續擴大的跡象。雖然經濟運行雖然仍處??合理區間,但通縮壓力和實體經濟偏弱的症狀十分明顯。從一季度的經濟數據看,雖然GDP增長隻是小幅回落,但工業增加值增長已掉到了個位數,發電量呈現多年未有的負增長,貨幣投放的重要參數M2增長也低於預期。物價在低位、房地產形勢低迷、製造業仍在去產能化,這時候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為經濟托底。
此前,李克強總理在經濟形勢專家企業家座談會上和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輯巴伯專訪時,都坦陳“經濟下行的壓力的確在持續加大,總量矛盾與結構性矛盾匯集,既有需求不足也有供給不足。” 他說“我們的'工具箱'裡還有不少政策工具,而最大的工具就是'改革'。現在,央行先從“工具箱”裡祭出了降準利器,說明未來一段時間,宏觀調控的新特點應體現在貨幣政策對結構性矛盾和需求不足的定向調控上。從總理說的“給小微企業減負”也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到央行行長表示,資金流入股市和流入實體經濟並不衝突都體現了改革的新思路。去年以來,幾次小幅度的結構性降準“小碎步不停步”,到現在向更大規模的萬億全麵降準演化,傳遞出重要的政策信號,說明當前形勢下,穩增長的任務某種意義上比調結構更為迫切,因為調結構需要時間,不會一蹴而就,而萬億規模的貨幣政策效應會很快顯現。用總理的話說,“這就好比騎自行車,我們一邊要看到豐收的遠方,同時也應該過好眼前的這個坎。 ”現在,就是先要過好眼前這道坎。
降準也好,降息也罷,這些遏製經濟下行和防通縮的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隻是手段,中國經濟發展有巨大的韌性和迴旋餘地,所以總理說“我們的'工具箱'裡還有不少政策工具,而最大的工具是'改革'”。新一屆政府的改革清單已釐清。就金融改革而言,利率市場化改革是最基礎的製度改革,中國經濟全麵市場化改革首先要把資金這一最基本的要素資源價格推向市場。從總理最近在金融係統內部調研的一係列講話來看,可見他對對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堅定決心。即將於5月1日實行的存款保險製度也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基礎製度設計。此次降準使商業銀行可用信貸資金增加近萬億,貨幣供應量的大幅改善也有助於全麵降低資金價格即市場利率水平,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許多政策,每一步都在深刻地影響曆史,這是分析師們所沒看到的。
與貨幣政策相對對應的一係列行政改革也麵臨大考,錢是有了,如何通過新機製引導新增資金往實體經濟跑?否則多出來的錢還會在銀行體係內空轉。錢多了,如何避免當年4萬億的負效應,不能再亂“鋪攤子”和搞重複建設,盲目搞固定資產和房地產投資,不能大水浸灌,而要精準滴灌,更多地服務經濟轉型、服務中小企業、服務“萬眾創新和大眾創業”,讓市場來實現對資源的有效配置。
資金配置權力也是一種權力,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如何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等一係列改革,真正把穩增長、調結構、促進經濟回升的好政策用好,也才能真正體現總理所說的“最大的工具就是'改革'”的本源。
2014.04.17
周其仁:為什麽創新對中國經濟如此重要
4月17—19日,北大國發院舉辦的“全球創新論壇2015年會:創新驅動未來”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
北大國發院教授周其仁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這兩天李克強總理問中國上網費為什麽這麽貴?流量費為什麽這麽貴,網速為什麽這麽慢?這就涉及到我們講的創新不單單是技術創新,涉及到我們的製度創新。我們是挺大的央企在提供這些服務。全球範圍比,我們的競爭不夠激烈,沒有力量推著你一定要在性價比上改善。
他還講到北大有韓國留學生,在網上發了一個牢騷,說到中國來留學,少活好多年,說上網慢。出去一比,人家的網速很快,中國網速又慢又貴,所以中國一定要把這個東西攻下來。
周其仁表示,八項規定以後,官員不吃喝了,很多錢在銀行裏,這些錢不在市場裏轉。這個錢要花出來的,花在改善網速,把網速提高一點。我們到深圳去,深圳討論怎麽增加競爭力,我們後來就講了一條,就是網速比別的地方快。北京是首善之區,能不能把北京的網速率先提上來的,這就是競爭力。
但他也表示這不是一家企業就可以做到的,這是整個國家央企、國企等全麵的改革。不改革我們有很多競爭力就消失在無形當中。
以下為演講實錄:
周其仁:今天的題目很大,好在剛才幾位發言嘉賓把一些東西都講過了。創新可以從各個角度來解讀和探討,我想一個非常現實的來跟中國經濟到底是什麽樣的關係,包括粗線條看今天的國民經濟,基本上就是兩個力量在對衝,一個就叫下行,一個就是創新,到底衝出一個什麽結果,不但決定今年年度的增長,也對2020年以及更以後長遠戰略目標,到底會實現怎麽樣的重大的決定。
我們理解為什麽創新和創業,可以對下行對衝呢?理解經濟下行到底哪些力量把它拉下來,我們看一下創新為什麽對對衝這些向下拉動的拉力可能發生的作用。中國國民經濟下行是高位下行,07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之前,我們的年度增長率,包括季度折成年率算,15%以上,一季度是7%,今年定的目標是7%。07年從金融危機過來看,增長速度差不多去掉了一半,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近去過一些地方,南方現在總的來說,沿海可以說是穩增長穩住了,可以看到北方河南大省,還有東北下行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今年定的7%左右,到底是左還是右,真的不好說。
下來一半的增長速度,不是一個神的力量,也不是一個自然界的力量。第一位把我們拉下來的就是全球的需求,全球的市場,金融危機發生在美國,歐債危機是歐盟,都是世界最發達的經濟體,美國、日本、歐洲是中國長期依賴出口的主要市場,過去的高速增長,進出口在裏麵起很大的作用,最高的年度進出口相當於GDP的60%、70%,歐盟一出問題,進口一晃,出口就晃,去年3月份定的是進出口增長7%,到年終是2%,海關總署發表一個報告要公布一個消息,有一個解釋,說中國的出口優勢不像以前那麽明顯。最重要的是成本優勢,我們人工貴了,土地貴了,方方麵麵的要素都貴了,經濟增長人工就是要貴,增長就是讓大家收入提高,反過來成本就貴了。
如果收入一提高,成本一提高,我們就打不下去了,再往後怎麽發展,今天怎麽看我們的人均所得還是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人均工資遠遠不如發達國家的工資高,德國一個新工人是三千歐元,是三萬人民幣。我們現在幾千人民幣的人工,我們的出口優勢就沒了,這個仗怎麽打呢?這裏麵就要研究對衝,人工提高還有沒有辦法有競爭力,經濟學的道理很簡單,隻要生產一生產,工資就提高很快。我去年訪問華為,大學畢業生加薪,為什麽加薪,說要招最好的人,跟今天中國的國內,跟大型央企要比,要招收新的人才。
在經濟下行的時候為什麽要加薪,很多地方說要停擺了,為什麽要加薪?創新可以對衝人工成本,因為做的東西不一樣,做的東西效率不一樣。核心市場,西歐市場,不是說價格低,價格比很多國際知名品牌一定都不低,中國公司銷售額10%用於研發,堅持多少年收效,西歐市場強敵如林。華為有自己研發的優勢,我看過一個產品和基站,歐洲都是空間非常緊缺,手機換代,基站布到哪裏去,沒有成熟的空間給你。華為的基站是2G、3G、4G,一個小小的盒往那裏一放,全通了。很多對手的基站是分別的,2G隻能是2G的。
一個數學博士被華為招走了,任正非也不會有人情世故,話也不多,埋頭就是搞算法,這種人才公司用還是不用,如果用,幾年以後要出什麽成果。這個算法的改善往往會得到製造業,同樣是人工、機器、土地支撐一個產品,但是含量不同,公司的水平就不同。華為15萬人工,5萬都是外籍人,在哪個國家用哪個國家的人,用這個市場價格的人,工程師有的是貴的,為什麽能用呢?這就告訴我們,給我們所有企業一個啟示,不要籠統說人工貴了,所以我們就不行了。人工貴了,如果生產力沒有相應的提高,當然就吃緊。但是如果你生產力提高,我們靠什麽提高生產力,就是靠研發和科學技術,我跟很多企業的老板講,這個薪水你都覺得費勁,就別當這個老板,再看五年中國人均收入還在增長,中國的藍領工人的工資還要上漲,工資上去就打不動了,你到蘋果看一看用什麽工人,用什麽工程師。到羅羅公司,租什麽樣的廠房,用什麽樣的工人,他們是在倫敦。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工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的上升也有好處,購買力就強了,國內市場就厚了,倒過來支持生產。你的生產率進一步比工資上升慢,你在競爭人力的市場中就是劣勢,再就是工資一漲,你就沒有利潤,你就打不下去。所以創新和下行的對衝,所謂進出口的市場,不能壟斷上由於我們人工成本高,所以我們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就開始乏力,我們創新沒有跟上,好多產品,好多領域隻可以打的。
當然創新也可以是改變組織形態的,最近去看海爾,我昨天剛去青島,海爾是一個大型的傳統的管得很好的中國家電企業,公司很大,組織裏麵都有麻煩,很多一線的想法到不了老板這裏來,層層報,層層批,中間會扼殺很多的年輕創業,這麽成功打的順手的企業,組織點扁平化。海爾的年輕員工,你有想法,不是層層上去,最後張瑞敏定的,內容形成了一個創業體製,你有想法提出來,有幾個人願意合夥跟你幹,公司就給你配一點錢,不要層層批。把海爾變成創業平台,這個是很險的招,科層製的管理公司轉成一個創業平台,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張瑞敏也是很有歲數,功成名就了,改不成不知道有什麽結果,他就改。我們看了之後,是冒出了一套東西出來的,年輕人提出的一些東西已經開始生產了,發現全世界很多孕婦躺在床上多難受,看看天花板,做一個球形的投影儀,聯上網,在天花板放電影,放新聞節目,放微信,第一批定單就非常好。
還有很年輕的員工,他們的洗衣機很強,提出了一個創業,說做一種微型洗衣機,我們吃飯掉一滴油,就把它洗掉,這個東西是組織的變化,這也是創新,這個創新可以讓你的成本有競爭裏。花多少力量去建營銷渠道,中國市場很大,要建營銷渠道,投資很大,管理很困難。有的人的想法會發生一個深化,不要那麽多的資源搞營銷,看看小米,小米跟蘋果還是有差距,跟華為還是有舉例,但是他有一個長處,他把那個價位的產品做到精益求精,這是小米的本事。學的是同仁堂真才實料,做得愛不釋手,一個包裝盒都是非常講究的。把毛利降下來,把售價降到比成本率高一點,賺了錢才可以投資,才可以發大財,用這個東西讓顧客覺得你的性價比高,口口相傳,粉絲經濟。
小米的老總花很多時間跟粉絲去對話,大家有什麽意見,產品怎麽改善,口碑就形成了小米的銷售份額,小米不建營銷渠道,往往會形成饑餓,每個禮拜推出一款產品,多少時間就搶光了,這個公司不需要流動資金,不需要鋪底資金,不需要到處建營銷渠道,那麽利潤就從這裏出來。羊毛出在豬身上,不是那麽容易,理解是有偏差的,產品要足夠的好,你要有致命的吸引力,性價比好,然後就產生一窩蜂去買的產品,就是一個顧客行為的理解發生了調整。你看幾年很快就成了上千億的企業,當然雷軍是久經沙場,早年在互聯網企業做了很多年,但他可不是雲雲亦雲,把真正的商業模式改造利人利自。它是口口相傳的,跟廣告轟炸管用,深刻對消費者行為對市場的理解,這些創新都可以對衝,大家都要占地,地就上升,大家買能源,能源就上升,這是經濟學,這是供求。等到這個參數一變化,如果沒有創新意識,上一段打得很成功,不一定下一段還能活下,這就是產業的道理。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一個基本的道理,就是要素成本一直在加,你不能跟五年和十年前比,當時幾百元的人工,廣東珠三角有8、9百元的農民工工資,連續差不多十年,提高率很低,有的人進去。
今天你不管在哪個領域,哪個方向,你如果完全沒有創新能力,你就沒有生存能力,因為要素的參數。再看全球出口,由於美歐經濟的變化,所以我們就受影響,這句話是對的。但是這句話沒有全部對,金融危機之後,七個國家在全球總需求的份額下來了,七個國家差不多占68%,現在降到了45%左右,全球份額當中,新興市場的份額上來了。問題是我們的出口目標市場,主要很大程度還依賴於發達國家,我們的新興市場國家有市場能力嗎?新興市場更發達了,跟成熟的差別在哪裏,有潛在的購買力,基礎設施不行,需要貨運不進去。今天中國如果打全球市場,光懂工廠是不夠的,就開疆破土,沒有錢,借錢給你買中國貨。除了工藝精良,金融配合得好,今天有外匯儲備,我們有製造的能力,我們的基礎設施不行,要設備都是中國產能過剩的。所以一帶一路是戰略性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戰略性的,這些國家跟我們沒開放之前是一樣的,窮是窮,你看到人民需要不需要製作相對比較好的東西,一樣要的。我們訪問了很多人,其中有一家公司就是工商銀行,去印度就不願意去,業務機會有的是,中國人腦子裏的外國就是發達國家,去紐約,去巴黎願意去,新德裏不肯去。華為為什麽厲害,伊拉克都去,前線掉炸彈,中國就缺這股勁,市場開拓能力不強。北大有很多學語言的,我說學小語種敢出去打拚,將來升職最大。東盟十個國家,一個印度尼西亞一億人,拉丁美洲很大的一塊土地,春節前我去巴西開一個會,開了拉丁美洲的資源,人口,經濟潛在率,還早著呢,是我們開拓能力和創新能力沒有跟上。新疆不算發達地區,我們訪問了新疆幾家民營企業,也包括國企改造的電力設備廠家,改造過來的新型股份製企業,去了因為幫你修路,阿拉善口幫你修鐵路,不是去了就占領一塊地,買了一塊礦。
中國一些民營企業把煉鋼、造碼頭帶到國外去,很受歡迎。下一步不是單純靠製造出口,是對外投資帶動,創新跟上去,我們不會因為全球發達經濟地位的萎縮,我們就一路跟著往下走,可以開發新的。我們上次去看印度,那麽弱的地方,就是一個老板坐在辦公室裏麵,很是可憐,工人在門口站著,外頭就是40度。我們的家電能力,TCL走在前列,我問他們,說困難不是在國內,首先這個味就不習慣,印度飯不好吃,吃50天,就天天想中國的方便麵,那麽我們這個隊伍怎麽去打。所以創新是全方位的創新。
現在外向經濟,我們要認真討論,經濟增長如果一增長,成本一上來,就對衝不了,那是沒有前景的產業。中國企業可以請最好的工人,也可以轉型,也可以有創造力。一定要往這個方向來走,我們才有這個長久性。不是你提高生產力企業就能解決的。
這兩天李總理的話廣泛報道,他就問中國上網費為什麽這麽貴?流量費為什麽這麽貴,網速為什麽這麽慢,這就涉及到我們講的創新不單單是技術創新,涉及到我們的製度創新,我們是挺大的央企在提供這些服務。全球範圍比,我們的競爭不夠激烈,沒有力量推著你一定要在性價比上改善。北大有韓國留學生,在網上發了一個牢騷,說到中國來留學,少活好多年,說上網慢。你出去一比,人家的網速很快,網速又慢,又貴,所以中國一定要把這個東西攻下來。八項規定以後,官員不吃喝了,很多錢在銀行裏,這些錢不在市場裏轉,這個錢要花出來的,花在改善網速,把網速提高一點。我們到深圳去,深圳討論怎麽增加競爭力,我們後來就講了一條,就是網速比別的地方快。北京是首善之區,能不能把北京的網速率先提上來的,這就是競爭力。不是一家企業就可以做到的,這是整個國家央企、國企等全麵的改革,不改革我們有很多競爭力就消失在無形當中。
我們很多稅費偏高,服務質量不夠高,很多公司跑到了越南,因為越南缺少後勤,就是成本比你有更大的優勢。去非洲,林毅夫一年去很多趟非洲,包括中國的過剩產能怎麽引到非洲去,這是合乎邏輯的。我最近看到的不太合乎邏輯的,製造業不是房地產,隻是高端製造業,05、06年我一直跟著看的台州一家民營小企業,就是做快餐的塑料刀叉,把杯子這個行當放到賓夕法尼亞州去生產,我覺得邏輯上講不通。我就問為什麽開到賓夕法尼亞,他把那個DVD給我看,副州長都跑去了,他說給你算,土地比我們便宜,電價比我們便宜,美國招商引資的力度跟90年代一樣,民營企業家很自豪,還可以見到副州長,一比下來,就是人工比我們貴,但是勞動生產率就高,而紙被用的人工少,紙杯在發達國家不能燙人和漏,主要市場在美國,你用人工比我們這裏貴,運費省下來了。我們研究中國經濟的人要當心,我最近做一個研究,不管你去天南海北,你把當地的參數報過來,地是什麽價,人什麽價,稅是什麽價,政府辦事容易不容易。我們一線城市一個建築土地成本70%,去澳大利亞投資,同樣一個建築,土地建築到最後賣價成本的17%。
今天講的新技術改變組織的流程,非常重要的是整個係統,政府,中間企業,服務單位,包括高校和科研機構,就是講的全麵深化改革,把妨礙生產力,妨礙競爭力的優勢,一項一項針對性的解決。改革中也有創新的問題,好多製度的變化,不完全是自上而下,是從地下拱出來的,IP電話是福州馬尾區一個民營企業,他買了一個賣場,福建很多僑民要打電話,想過一個手段,你買我的東西,獎勵你幾分鍾的電話,他的電話是公用電話,最早的互聯網+通訊,因為不要占一條線路,把數值打一個包,利用空檔發過去了。那個時候打一分鍾國際長途,每分鍾28-35元,獎勵幾分鍾,有了獎勵就來買他的東西。最後他就幹脆經營IP電話,一分鍾4.8元,馬尾電信局不幹了,擾亂市場,謀取暴利,馬尾電信局是28元,他4.8元,說他謀取暴利,後來抓人。初級法院判他們輸,福州中院的院長很也意思,我認為是法製界的一個成功案例,第一通知三方都來,法院、辯方、訴方都請了律師,最後判回去重申,判非法經營證據不足,立法的時候還沒有這個技術,這是新東西,新東西要嚐試,區分利弊得失再下手。第一反應在電信條例中,把網絡電話和IP電話寫進去。第二對我們有好處,那一年我們就推出了國家電訊公司,這就是一個技術變動。還有微信的起來,微信這麽火,電訊公司說要收費,你在我的網上跑,一年之前發生的事,我就去工信部,討論來討論去說不行,好幾億戶,也反映了我們主管工業部門這個觀念有變化,因為整個費用低,對信息成本的下降。微信沒有收費,這是有進步了。最近我有關注一個事,滴滴打車,這是互聯網+出行,現在還是吵來吵去,城市出租服務不是每天都是均衡的,這個如果批牌,不能批多的,批多了誰也不掙錢。批供求平衡,路也不行,堵死了,另外這個生意不是流水線,有高峰和低峰,隻要是傳統的出租車模式,出行供求時間總有一些時段的區別。互聯網一來,可以把一些儲備的東西調動起來,有需求就出去,沒有需求就回來。互聯網幫你解決一些問題,可以省人力,打一個的也不知道出租車的姓名,打一個專車知道他的姓名,移動互聯網為什麽了不得,不是一般的互聯網,互聯網上信用很難建立。早期誰有不知道我是一隻狗,早年的商戶搞不清楚是誰,就是胡來。手機是實名製,一個號碼一個人,如果再加上銀行卡,為什麽支付這麽靈便,這麽快捷,不是一般的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到了人,如果管理再改善,我們的公安身份證平台再打通,信用平台再建立起來,這個法寶還要有威力。
你如果行為不好,有投訴,你就接不到定單,懲罰很厲害。專車很像樣,很衛生,很禮貌,告訴你他的手機號是多少,幾點來接你,你得激發它改革,很多就是常年的供不應求,然後產生的租金,租金很一塊是份子錢,司機的傳統模式老在路上掃馬路,過去不知道哪個點哪個位置需要車,現在很容易就知道了。滴滴打車2012年成立的公司,好幾千人,因為APP是自動的,自動收入,位置也會告訴你,這個需求一上來,怎麽樣讓周圍的車響應的更快,已經升到第五代。最後可以讓車頭對著你方向的車來接,一叫就來,體驗就很好。
那麽我們城市管理當局一定要跟這個東西做鬥爭嗎,提升整個出租車的水平,造福於所有的城市出行,這個也是創新,這種創新在下一個階段會對國民經濟的對衝下行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還有借了很多的債,我們的金融如果不再進一步的改革,間接融資為主。如果經濟好,資產價格漲得快,貸款需求非常旺盛。同樣這個機製倒過來,等到資產價格下來了,前景不好了,倒過來一看借了十個點的利息,必須還,我可以炒20個點的資產,對我們這種經濟,間接金融,銀行主導的金融模式,會放大經濟波動,對衝的辦法是什麽,20年前中央文件就寫進去了,要發展直接融資,直接融資就是股權融資。錢放進去分多少不知道,分得多,都分,分得少,少分,不份都不分,要賠一起賠,好的時候比一般經濟還要火,下落的時候往下紮的拉力要比那個更均衡,拉力要大。
長期看通過金融創新,把這些問題解決,不解決我們還是容易大起大落。這樣的問題也是創新決定的,股權融資,直接投資,放進去的錢不能抽回來,想法變化了,怎麽把這個資源拿走,投了資,家裏要看病,不能到工廠去拆一個機器,所以必須有轉讓機製,隻要搞股權就有一個靈便的轉讓機製。我們這麽一個大國經濟,當然我們自己看中國資本市場很大,跟國民經濟比,在社會綜合融資當中比例還是偏低。解決了以後我們鼓勵更多的人,現在說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如果沒有資本市場來識別,把最有潛力的小微企業,支援每個企業。所以我補充一條,為什麽創新對今天的中國經濟更重要,下麵我再加一點,剛才聽了徐部長的發言,有一點啟發,從中期看創新,我們到了一個落實變化的時期,因為我們過去一直是後發,後發就是你走過了路,我看明白了,集中國家的力量來幹,我們今天的經濟工作,科學工作,研究工作,也有人發達國家怎麽樣,研究好了,做一個863計劃,“十三五”計劃,今天開始我這個話可能對還是不對,中國要準備對付那個不知道,知道了是一種創新,就是跟隨性,仿製性,無非結合我們的情況做一些調整。真正的科學創新是對付未知,不知道的,科學的麻煩就是探索不知道,我們現在整個體製動不動來考察,問你創新了沒有,動不動叫你填表。三天兩頭就考核你,大家可以辦一個公司幫助大學科研機構填表,用互聯網技術填,你都搞不清楚,你還搞什麽科學研究。剛才幾位講到原創,就是你不知道的,你再組織專家委員會評,他們也不知道。
華為銷售額10%拿出來做研發,因為並不知道投進去的錢產生多少效益。最後守一個投入點,反正100元要求10元做研發,這是應用性的,是最後市場可以檢驗的。你看看曆史上的科學中心,古希臘,中國春秋戰國,要有一批人養他,曆史唯物主義也對文明做出了貢獻,衣食無憂,寫不出來也發糧,再寫不出來加薪水,不要去問。當然前提要把這個人挑出來,探索是他的命,在我們今天國力允許的情況下給夠資源,不要兩三天去開會,當年聶榮臻就兩條,優秀的人集中起來,為國家的國防使命做貢獻,剩下的就是第一條沒有什麽政治學習,兩彈一星搞出來就是政治,不要去幹擾科學家的連續思維,不要讓雜事去打擾人。
還有不搞運動,再就是當年是很困難,聶榮臻是元帥,給三軍打招呼,弄一點肉和蔬菜,給科學家吃。我們都是追趕型的決策模型,弄清楚,下決心,指哪打哪。攻關的前提要知道那個關,今後很長時間這種打法還要占很大一部分,但是中國發展過程中,完全可以成為一流而做準備,科學上探索未知,什麽條件可以有助於中國探索未知,探索為了未知的東西,怎麽最大程度上得到應用,把好的想法變成產業和競爭力,這些問題從中期來看,比當下對衝下行可能是更長遠的。
(來源:北大國發院 以上內容來自演講實錄,未經嘉賓本人審閱)
智老:請稍留意一下,隻要讀(最上)一頁就行了,下麵的文章,預料著大家會跳過,有興趣才讀好了。
所以,博文的組織上考慮過了。
寫作必須精簡、才能有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