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給表姐的感謝信

(2017-03-17 12:36:55) 下一個

 

曉煜姐:

江南土內外,一層複一層,掩沒無數喜榮哀樂;太湖水上下,一浪翻一浪,淘出多少滄海桑田。

讀著您贈送來的“一路過來的腳印”,伴著回憶;你,我,他;幾代人上上下下的塵和土,沉沉浮浮的雲和月;交織在眼前,酸甜苦辣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兒時,我們在南方長大,外婆家的親戚都生活工作在不同的地方。平時,母親時常與他們有書信往來,我們難得見上一麵。然而,她從來不提及她家庭,個人的身世和經曆。就像一幅神聖的幕帳,擋在我們麵前,不好觸摸,不好問及。翻閱像冊,母親點到即止,我們也略明白親戚之間的關係。直到幾十年後,我們姐弟們通過和表親們的來往接觸,方得知一二。看了此書,茅塞頓開。正是家庭背景,個人遭遇,幾十年風風雨雨的洗禮,造就了母親不屈不撓的性格,積極向上的態度,勤儉樸素的作風。

百多年來,工業革命的西潮與幾千年東方小農耕作文明激烈碰撞。我們的上下幾代不可避免地與整個民族,整個世界的命運融匯在一起,在戰爭,革命,掠奪,求索的漩渦中攪拌,掙紮。回首留下的腳印,可能有人會錯錯錯地頓足悔恨,選錯了人,擇錯了路;可能有人會莫莫莫地望洋興歎;上天不公,受此痛苦。也許我們遍體鱗傷,從有到無;也許我們享受了一路靚麗的風景,風雨過後看到彩虹,收獲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特別欣賞您“含笑麵對,無私奉獻。”的坦然。在這麵前,那一切“可能,也許。”似乎都不太重要,都微不足道了。

百多年來,家族中人們的腳印一步淺,一步深;浸泡著無奈,艱辛;支撐著榮耀,夢想。在茫茫的人海裏,浩瀚的曆史長河中,它注定會是滄海裏的一顆粟,大漠中的一粒沙般的平凡,不起眼。然而,人類文明正是踏著萬千先人們的腳印一步一步地薪火相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此時此刻,在“腳印” 鏡子麵前,我們緬懷先嚴,我們對照檢查自己,讓我們更遵頌您所指的“為人要正直,待人要寬厚,律己要嚴格,處事要豁達。”的原則。出生不能選擇,能力有所高低,時代各不一樣,每個人的腳印不可複製。多少人會自動獻身刀山火海,把自己錘煉成保爾克薩金般的鋼鐵大俠?有誰會心甘情願最終淪落到賈寶玉般的紅樓夢一場?但至少知榮愛,識廉恥是必須的。此時此刻,或許也會期待晚輩們在“腳印”中領略發現到什麽,祝福他們擁報光明幸福,繼往開來,留下屬於自己無需後悔的腳印。

敬佩您為 “一路過來的腳印”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看到您幾十年瀝卻過後,晚年碩果豐盛,美好;由衷地為您感到高興。籍感謝贈予“腳印”這份珍貴禮物的機會,也由衷地祝願您,您闔府,健康,如意。

表弟欣鼔敬上

二零一七年三月

注解:當今,寫回憶錄,家族史似乎成為一些退休老人們的玩意兒,時尚潮流。曉煜姐年過八旬,退休前是國內某大學的教師。她花費三年的時光,搜集大量資料,圖文並茂,編寫出版了“一路過來的腳印”這本書。作者與本人是遠親,從未見麵,同屬家族中的第三代。書從第一代江南一小資產階級家庭開始,自己的經曆為主線,把至今五,六代,散佈海內外十幾個家庭的故事,親情,蹤跡與百多年來的史實風雲無縫銜接係在一起。書中可歌可泣的真實故事,樸樸實實的文字陳述,發自肺腑的適當評說;像似史詩,像似影片;讓我們重拾記憶,回味無窮。在緬懷先嚴,檢討自己的同時,也期待回憶錄是號角,是戰鼓;激勵晚輩們後浪推前浪,自強不息。

考慮觸及到某些隱私的原因,本文提及的書名和著者是匿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