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05-17 18:41:17) 下一個

回國之旅,天是這樣高,地是這樣曠,海是這樣寬,河是這樣長,一路上伴隨著那顆飄泊不定的遊子之魂。

迫不及待,推開鄉間那扇斑駁厚重的黑漆大門,n十年前的場景靈光一閃, “嗨,回來到家了,累了吧,餓壞了吧,快去洗把臉,休息休息…,”老人們一邊吆喝著,一邊手忙腳亂:井邊旁打上桶水,神台上進上柱香,灶頭裏添上把柴,把放涼的一桌菜飯依次加加熱…;此起彼落,鏡頭瞬間又轉回到現實:清明時節的細雨不厭其煩地播灑在庭院內青石板路麵上,泛起圈圈漣漪;攀爬在牆頭上的麒麟葉(爬牆虎)、布滿四周的青苔和雜草不修邊幅地披掛著蔥綠色的彩服戎裝列隊,無聲地注目著那記憶中似曾相識的來客,久違的音容笑貌僅一晃而過,接踵而來的是人去樓空的寂靜;故人業已陸續完成使命,坦然而去; 山前屋後,月白風清萌舊土;香飄千裏,浮雲瀝卻朦作塵……。

辦完了該辦的事,應酬完該應酬的人,出發,劍指河南! 跨上高鐵,窗內,嘴裏、耳邊嘰嘰喳喳,事事非非、長長短短;窗外,放眼望去,鬱鬱蔥蔥,稻花香裏說豐年;借助時代的速度,不經不覺就來到了第一站開封,那裏住著大表姐一家;可能是拜托那傳說中血脈相通的原故吧,即便素未謀麵,但主人們那地主情誼火熱滾燙,一時間讓我們有點兒難於招架……。

早有傳聞,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不識河南真麵目,有愧華夏老祖宗;難得這回能敞開心扉走一走,聽一聽,看一看,見縫插針傾聽導遊補補課。這裏有開封(汴梁)八朝古都:開封府、相國寺、清明上河園…., 這裏有洛陽(神都)十三朝古都:博物館、應天門、龍門石窟、白馬寺、洛邑古城、洛陽牡丹….,還有少林寺、嵩陽書院……;一時間目不暇接,數千年時光在這裏交錯重疊,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寶馬雕車香滿路;暮看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紅男綠女魚鯽而過,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曾幾何時,在這片土地上,大宋、盛唐……,歌舞升平,囂張跋扈,萬國來朝參拜叩見,隻因是天底下之驕子;曾幾何時,這裏卻又經曆了安史之亂、靖康之難、黃河決堤……,天災人禍,百姓生靈塗炭,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有多少滋潤,又有多少煎熬,曆史就是這樣的沉重、無解,它讓我們為之驕傲自豪,也讓我們為之失聲流淚。

來到這裏,當然不能錯過那館子裏的水席、灌湯小籠包、桶子雞、鹵菜、燒海參、鯉魚焙麵、胡辣湯……;慶幸小高導,崔導還帶著我們嚐到了當地物美價廉的槐花餃子、手抓燒餅配羊肉湯……,最接地氣還數司機小秦那晚上領我們來到當地廠區路邊,露天一溜幾十桌人氣大旺的大排檔,點上個大盤雞,小酎一杯東拉西扯,嘮嘮家常。

短短數天的豫見中原遊匆匆而過,那數不清的洛陽微笑,嚐不完的中原美食,看不盡的華夏文明,賞不完的洛陽牡丹無縫銜接,我們醒了,醉了,飽了,飽了,醒了, 又醉了,滿載而歸;請允許借用那一地道的河南腔,說聲:“中”,它工整,簡單明了;  它美好,  踏實公正。

謝謝您,中國,我親愛的母親;再見,那些人,那片土;我們心連心,我們根連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