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有的學校都開學了,大小學生都從假期模式向上學模式轉換中,可能有不少事情要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想想你新學期的目標、認認真真地寫下來、並能有一個具體有效的行動方案!因為“目標設定(Goal-setting)”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你能否有意義地度過一個新學期甚至是你的一生!
在很多勵誌演講和各種規劃中,都會提到一個很經典的研究,那就是所謂的“哈佛商學院目標設定研究”(也有傳為類似的斯坦福目標設定調查),該項調查研究很簡單,大概的過程和結論如下。
1979年,研究者對哈佛大學MBA課程的新畢業生進行一項問卷調查,核心的問題是:“你有沒有為你的未來製定明確的書麵目標,並製定了實現這些目標的計劃?”,結果發現:
10年後的1989年,研究者再次回訪了這批學生,結果是:有目標的13%的學生的平均收入是沒有目標的84%的兩倍;而更令人驚詫的是:擁有明確的書麵目標的3%的平均收入是其他97%收入的十倍。
後來,曾有不少人去專門查證哈佛是否有過這麽一項研究,發現哈佛(或斯坦福)沒人搞過這項研究,但在多米尼加大學(Dominican University)曾有過一個類似的研究,對149名參與者進行調查,得出一樣的結論:寫下目標的人比沒有寫下目標的人更為成功而豐富。顯然,很多後人引用這項研究時就慢慢地張冠李戴到哈佛的頭上了,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無疑想進一步說明“目標設定”的重要性。
那麽,怎麽進行“目標設定”呢?方法有很多,比較通用的就是 “SMART”法或者“SMARTER”法來設定目標,以SMART為例:
1. Specific(特定性)。目標要特定而清晰,不能泛泛而談。比如想在新學期提高學習成績,就需要確定是哪門學課和這門學課中的哪些知識內容等。
2. Measurable(可量性)。就是目標要有一些量化指標,學習成績方麵可以是考試分數(或等級),還有其它具體的獲獎獎項、研究成果等等。
3. Achievable(可行性)。訂立的目標要切實可行,不要好高騖遠,同時要有具體的實施計劃,比如為提高某學科成績,需要確定看哪些書籍,參加哪些小組學習等等。
4. Relevant(相關性)。這個放到第一點似乎更貼切,就是目標要和自己的現實需要高度相關,問問自己為何需要這個目標,因為最終是自己要承擔責任,而不是為父母或他人。
5. Time-bound(時限性)。目標要有明確的時間點,比如1天、1周、1個月要進展到什麽程度,這些都要有嚴格的時間限製和檢查修訂,否則很容易蹉跎光陰、後悔晚矣。
總之,在和你同行的人群中,有2/3以上的人是沒有目標的;在有目標的小部分人中,能把目標認真寫下來的也不足1/3;所以,如果你能成為那小部分中人的小部分人(絕對不到10%),你一定會是學業有成、人生豐富的成功者!
最後,引用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一句名言:“沒有目標,哪來的勁頭?”而心中有無明確的目標,正是偉大與平庸的區別,是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