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出國留學熱(也包括移民),我總是抱有非常謹慎的態度!大家都看到出國的好處(有很多也是表麵的),但往往容易忽視出國可能帶來的損失,那最大的損失是什麽呢?——就是社會人脈資源!
現在出國讀書很容易,但讀名校很難;比讀名校更難的是把名校讀好;而難上加難的是畢業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國外和中國一樣,找工作和職場發展,最重要的也是人脈資源!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國外很多招聘信息都不對外發布的,都是通過內部推薦來選聘人才的。
我能看到很多家境良好、自身優秀的留學生(差一些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畢業後很難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當然想借此留下來也就遙不可及了。如果他們選擇回國,沒有任何問題,依賴他們父輩所建立起來的社會資源,很容易找到最理想的工作,而且職場升遷路徑非常清晰,唾手可得。但是在海外,他們的父母無能為力,現在想進中資企業海外機構(比如各大銀行等)都需要相當程度的關係,而且這些單位在國外也算不上什麽好去處。所以,孩子出國了,家長可以把錢財傳承給子女,但是社會網絡資源卻無法傳承了,而這可能是最寶貴的資產。——這就是出國留學最大的損失!(那些出國留學卻不想留在國外發展的除外)
那怎麽彌補這種損失?或者說留學生該如何才能把名校讀好,順利進入當地職場呢?筆者建議:留學生(也包括新移民的孩子們)必須充分利用兩大資源,把握各種機會,努力成為職場的佼佼者!
第一個資源是學校資源。這個資源對本地學生和留學生來說,是比較公平的,但是留學生受國內教育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往往走不出自己的思維定式和小圈子,連這個最容易的資源也沒有很好的利用。這具體包括三個方麵:其一,要主動多接觸多結交學校的老師(尤其是上過課的老師)。在國外,無論是實習或者是就業(甚至是做義工),都需要有推薦信,推薦信之重要如何說都不為過的,而在國外要獲得一份有份量的推薦信可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和國內絕對不同的,不是找找人就能寫一個或者說那樣寫也沒多大用)。舉個例子,我外甥(很早移民,是美國人了)三年前從東北大學本碩畢業,學會計的,剛開始找到一個很小的事務所工作,後來他的一位老師推薦他去四大所麵試,他很容易拿到那個offer,進到四大以後的路就變得相對容易了。其二,要充分利用好學校各個學生服務組織(特別是career center),參與學校實踐,提升自己能力。越是好的學校,校內這樣的組織和相關活動越多,都是免費開放的,學生可以在這裏培訓職場知識,獲得實習機會等等。如果連校內的資源和機會都抓不住,何談校外的?!其三,要多認識結交當地的同學。通過他們和他們的父母,就可以多些了解當地社會,獲得有用的信息,對自己的融入和發展都益處多多。
第二個是社會資源。這一點對留學生來說,就遠不如本地學生有優勢了,也是出國最大損失的體現。比如,在校大學生都很想去國外大公司實習,但這些大公司首先會對自己公司的員工子女開放實習機會,對此留學生就遠遠競爭不過父母在這樣企業工作的本地學生了。對此,筆者有兩點建議:其一,學生也要主動去利用社會資源,慢慢形成自己的人脈網。比如,經常會有各種的專業會議,而且這些活動很多都是open的,隻要提前去注冊就可以了,通過參加這些活動自然可以結交職場人士,獲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和資源。其二,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幫孩子建構海外的人脈網絡。有些家長有海外同學和業務客戶等,但往往沒有這方麵的意識,缺少提前的設計,等孩子需要的時候,才想起來東找人西求人,但這種臨時抱佛腳在國外是行不通的。
對於第二種情況,也就是社會人脈資源問題,筆者這幾年正在致力建造一個資源對接平台,以幫助優秀學生在國外創業和職場發展。具體地說,就是讓優秀學生(北美名校的在校生)和職場精英人士match對接上,讓職場精英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mentor)”,引導這些學生(mentee)接觸社會、了解職場、拓寬視野、結交人脈,從而最大可能地實現人生夢想!這種麵向海外留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雖然也是一種有償服務(隻有這樣才能使雙方收益並且具有可持續性),但更多的還是社會意義,希望新老華人(特別是海內外和代際間的華人群體)能通過這個平台團結起來,在北美真正地站住腳、有大發展!
出國留學會有損失,甚至會有非常大的損失;但如果早有準備並應對得當,就不僅能把損失變小,還能拓展出新的資源,開辟出新的舞台,這樣就擁有了全球性的社會資源,這對部分華人家庭以及華人整體來說都是巨大的成功!
【本文是作者4月2日在“北京幸福家庭群”舉辦的哈佛女孩秦九歌和她媽媽劉老師教育分享會中,所做的一個發言的整理稿,是結合自己多年在海外觀察和思考的一點感悟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關注《幸福家庭圈》,創建美好新生活!
我這有個年年被高中要求上暑期學校,爛大學畢業,居然進了某名企,靠他爹!也不要擔心他在公司怎麽混,當領導能管住名校畢業會幹活的就行了。
毛澤東也成功不了,他都上了井崗山跟土匪混在了一起,怎麽可能還會有戲?
這世上的事,從來都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盡人事聽天命就可以了,不必太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