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愛打扮、會打扮這在全中國都是出了名的。我小的時候有件上海親戚寄來的燈芯絨罩衫,小圓童蓬領,領子上和胸前繡著小花,很好看。我一直穿著它直到穿不上。我還有雙上海產的豬皮的丁字皮鞋,穿上人頓覺十分精神,感覺像個公主一般。
我上高中的時候曾經穿過父親珍藏的我過世的生母穿過的米色呢子短上衣,在那時即便過了那麽多年,還是顯得很雅致,很時尚。
我上海的的堂表姐姐們屬於現在55到65歲上下的這一代。這代人中很多人不但會織毛衣,還會做衣服,很多人家都有縫紉機。我的大堂嫂敏娟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衣服。她給她的女兒做的衣服非常好看,她甚至會做西裝,做得有型有款,極其合身。我美麗的大堂姐曾經是上海歌劇院的舞蹈演員,打扮更是時尚。
那時的上海人也喜歡請裁縫做衣服,和喜歡的裁縫保持長期關係。那些裁縫的手藝非常好,做出來的衣服很合身,細節處理巧妙。聽我文學城裏好友霸姐說她家從前請裁縫上門做衣服,有時候給師傅一些糧票他們也很高興,做得又快又好。上海人那時喜歡穿中西合璧的服裝。呢子衣服很受青睞。啥人要是有件呢子大衣,冬天穿上很有派頭,顯得很高檔,受人羨慕。精打細算的上海人那時還穿假領頭(假領子),冬天穿在棉毛衫外麵毛衣的裏麵保護毛衣的領子,比襯衫經濟,洗起來也方便。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陣子還流行做圓領衫(像圓領的T恤衫,用布料做的)穿。有陣子又時興喇叭裙,最好選格子布料,精心設計,裁成幾片,對好花樣,做成四片裙、八片裙。
上海的商業發達,幾條著名的商業街如南京東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上的商店鱗次櫛比,其中大多數是賣服飾的。南京路上的朋街就是家頗有名氣的時裝店。還有時裝公司,第一百貨商店等。相比南京路,淮海路似乎更加時尚。我已經叫不出那些店名了。隻記得淮海中路上近雁蕩路的婦女用品商店,那可是時尚女性愛光顧的地方。我的母親的宿舍就在這婦女用品商店的樓上。
我上高一那年的暑假到上海小住時在淮海路上買了件洋紅色的兩用衫,我一直穿到上大學,洗得都發白了。那時候在上海買的衣服就是好看。
後來我在上海上大學的時候從我唯一的阿姨處拿到了我外祖父母留給我的兩千元錢。我把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買衣服上。也許是兒時不講究穿的繼母極少給我添置衣服的緣故,我有了條件就有些矯枉過正,有些可惜。算我學習裝扮自己的學費了。剛開始不甚懂得穿衣經,著實花了些冤枉錢。
除了逛常淮海路和離學校不遠的徐家匯,我那時常到華亭路淘寶。華亭路上有不少外貿返銷服裝,可以還價,價錢還算實惠。不過也有上當的時候。有回我花十元錢買了雙樣子挺時尚的平底鞋,以為是皮鞋。誰知剛穿上不久鞋底就破了,鞋幫也走了樣。仔細一看那鞋原來是馬糞紙做的,外麵噴了漆或塗料什麽的。你一定覺得不可思議。我真的是看走了眼。便宜沒好貨,此話一點都不假。
我大學畢業後分回蕪湖。兩年後的93年夏天我去了上海。那時上海有了明顯的變化,徐家匯開出了家東方商廈。進去一看裏麵的商品價格奇高。一條皮帶的價格300多元,超過我當時一個月工資加獎金的收入。心中頓時有種刺痛的感覺。想著如此昂貴的上海將不是我輩的去處。這樣的上海是有錢人的樂土。
第二年我就棄了我在醫院的鐵飯碗,辭了職,以一千元的月薪到上海的外資企業做醫藥代表。後來受入越來越高,我在上海又能買得起我喜歡的衣服了。我最愛逛那時在陝西南路、茂名南路上的一些不起眼的賣外貿服裝的小服飾店。花錢不多但可以淘到別致的衣服。我沒買過一件名牌衣物。我買衣服不看牌子而看穿上是否合適。至今我沒有買過一個奢侈品包包。我喜歡做工不錯的真皮包,不論品牌,隻看式樣。
後來淮海路陝西南路附近開了百盛、太平洋百貨之類流行服飾百貨公司,我也逛過,但不多喜歡。我喜歡長樂路上開出的旗袍店,量身定做。我在一位當時七十多歲的老師傅手裏做了好幾件漂亮的旗袍,做工那個精湛!不過2010年我們搬回美國時我一件都沒帶,大概是再也穿不上了。
最早開張的奢侈品商店是淮海路近常熟路的“美美百貨”,店裏空蕩蕩的,難得有顧客光顧。現不過現在的南京西路、徐家匯等地開了很多大型高檔百貨商店如梅隴鎮廣場、恒隆廣場。我原先淘寶的的淮海路和其兩旁的側街上開滿了高檔的專賣店,有不少賣奢侈品,價格奇高。現在除了土豪和攀附土豪的女人們,一般掙薪水的人哪怕是“白骨精”也難得在這裏從容地消費。
普通人現在能上哪裏去買衣服呢?七浦路??
注: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是在上海虹口區的比較廉價的服裝批發市場,兼做零售。不知現在還在不在那裏。
最早開的服裝店中比較貴的應該是在80年代初期,錦江飯店沿馬路開的那幾家服裝店,具體名字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