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兒時物質和精神享受匱乏,小人書(連環畫)陪伴了我們成長,從小學到初中低年級,小人書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亮點。懷念那些年看過的小人書。
小人書通常幾寸見方,不到半寸厚,拿在孩子的手中正好。畫麵配上字,講述故事。不認識字的孩子們可以看圖,纏著大人讀配的字。識得幾個字了,我們就一邊看一邊猜著不認識的字。記得有一種畫麵是電影畫麵截圖,通常是黑白的。更多的是白描繪製的,有的畫工精美,甚至是名家所作,這種更受歡迎,深受我的喜歡。我曾經描過一些畫。那時候家家都不是很有錢,我的藏書不多,但是經常和別的小朋友互相交換小人書看。
小的時候,看過“草原英雄小姐妹”、“紅燈記”、“劉胡蘭”等。後來看過很多曆史題材的連環畫,是我的曆史啟蒙,雖然帶著那個時代的烙印。我對美國和蘇聯的第一印象也來自兩本小人書。記得講美國的那本說的是有個小男孩想去動物園看大猩猩,最後看到的籠子裏的大猩猩是由他失業的父親扮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講蘇聯的那本說一個工人家庭為過生日的孩子買了新衣服,不曾想洗過一水就縮成嬰兒服了。不知這兩個故事是否真實。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普遍現象,應該是個案,不過那時候被用來作為美帝國主義和蘇修的反麵教材,反襯生活在社會主義的中國人民的幸福。我們就在謊言中長大。
後來書漸漸多起來了,四大名著都有連環畫版本。最喜歡“紅樓夢”。記得去上海伯父家,與他們同住的堂姐夫在新華書店工作。他給他比我小兩歲不到的獨生子買了全套的正版連環畫。他家的抽屜裏裝的都是慢慢的成套的連環畫。我看得很過癮。聽說現在那些成套的原版連環畫書價值升了好多倍,在收藏市場上很熱門。
記得我上初中時,學校附近有很多小人書租書攤。攤主做了個可以收起來的書架子,上麵擺滿一本本小人書。多數都被翻得舊舊的。書架靠牆放著,圍著書架攤主放著幾張低矮的長條凳。放了學的我們常常在書攤邊徜徉。長條凳上做滿了孩子們。看一本書兩分錢。至今記得我班上一位戴著深度近視眼鏡的男同學在那個小人書攤看小人書的專注的樣子。
後來學業越來越緊張了,我們也大了,也不好意思再擠在小人書攤上了。現在不知學校的周圍還有沒有小人書攤。不知小人書(連環畫)還是不是為孩子們喜愛。現在的孩子們有太多的娛樂選擇。我還是打心底裏懷念兒時的那些小人書。有年回蕪湖,在地攤上買了幾本破舊的連環畫,留作紀念。我兒時擁有的那些連環畫書經過曆次搬家早已沒了蹤影。
曉嵐周末愉快!
真想起童年來,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