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北朝北齊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殘酷殺戮的政權更替(一百四十七)

(2025-10-07 07:23:29) 下一個

  秦王楊俊督率諸軍進駐漢口,節度指揮上遊諸軍。陳後主下詔,命令散騎常侍周羅睺都督巴峽沿江諸軍事以抵抗隋軍的進攻。

   楊素率舟師下三峽,大軍抵達流頭灘。陳將戚昕率青龍戰艦百餘艘扼守狼尾灘,狼尾灘地勢險峭,隋軍擔心過不去。楊素說:“勝負大計,在此一舉。若晝日順流下船,敵方容易見我虛實,且灘流湍急,難以控製,對我們不利;不如乘夜色去掩襲他們。”於是楊素親率黃龍舟艦千艘,士卒人人銜枚而下,派遣開府儀同三司王長襲率領步卒從南岸攻擊戚昕別柵;又令大將軍劉仁恩率領騎兵從北岸進擊白沙,天破曉時分趕到,兩路夾擊陳軍,戚昕戰敗逃走,隋軍將其部眾全部俘虜,加以慰勞後,釋放他們回去。隋軍所過之處,秋毫不犯。

   楊素率領水軍東下,大小舟艦覆蓋江麵,旌旗甲胄與日輝映。楊素端坐在平乘大艦上,容貌雄偉,陳軍望見,都感到驚恐,說:“清河公就是江神也!”

   沿江戍守各城鎮聞聽隋軍將抵達,都相繼上書告急;施文慶,沈客卿卻把這些告急奏疏扣留下來,不向陳後主奏報。

   當初,陳後主認為蕭岩,蕭瓛是梁室宗親,擁眾來歸,對他們不免心存顧忌,所以分散他們的部眾,派蕭岩為東揚州刺史,蕭瓛為吳州刺史;派遣領軍將軍任忠出守吳興,以監視二州。派南平王陳嶷鎮守江州,永嘉王陳彥鎮守南徐州。但時隔不久,又召回二王趕赴明年元會,並且命令沿江諸地船艦全部隨從二王回京師,借以向投奔而來的梁人炫耀自己的威勢。由於此緣故,致使江中一船不剩,而上流諸州兵馬被楊素大軍截斷,因此,當京師危急時刻,他們無法抽身趕來救援。

   湘州刺史陳叔文,是陳後主的十二弟,他在湘州任職已久,頗得當地人心,陳後主因他擁據上流,暗中忌諱他;私自忖度,平日對待群臣施恩寡薄,擔心他們不會為自己賣命,一時找不到能夠頂替陳叔文的合適人選,不得已,就擢升施文慶為都督,湘州刺史,配給精兵二千,命令他西上湘州,同時征召陳叔文還朝。施文慶深喜這門好差事,但又擔心外調之後,朝中掌權者會尋找自己的把柄,於是推薦同黨沈客卿接替自己的朝中職務。

   此時,施文慶尚未啟程上任,與沈客卿二人共掌機密。護軍將軍樊毅向尚書仆射袁憲說:“京口,采石都是江防要地,各須銳兵五千,並出動金翅船隻二百艘,沿江上下巡行,以為防備。”袁憲和驃騎將軍蕭摩訶都讚同他的看法,於是與文武群臣共議,請求陳後主許可。施文慶恐怕如此做會導致沒有兵員跟隨自己去赴任,因而影響自己就職,而沈客卿又盼望施文慶離開,以便自己專掌朝政,於是二人聯手對朝臣們說:“若有議論,不須麵陳皇上,但作文啟,即為通奏。”袁憲等人相信了他二人的話,就委托他二人帶著眾人的文啟入宮稟奏。可是施文慶對陳後主說的是:“敵寇入侵乃是常事,邊城將帥足以抵擋。若派出人船巡江,必會驚擾百姓。”

   到了隋軍臨江,間諜驟然增多,袁憲等殷勤奏請國君采用先前所獻計策,懇求再三。施文慶說:“元會將近,南郊之日,太子也要跟隨參加;今若出兵,元會大事都會因而廢闕。”陳後主說:“今姑且出兵,如果北邊安然無事,就用水軍護從郊祀,有何不可!”施文慶說:“如此做,消息傳到鄰國,他們定會說我國衰弱。”之後,施文慶又用財貨收買江總,讓江總也幫著遊說,陳後主難違他們意思,卻又迫於群官的請求,於是下令交付外廷詳加研討。江總又利用職權抑壓袁憲等人的主張,於是會議研討很久而始終沒有結果。

  陳後主從容對群臣說:“王氣在此。從前齊兵三度來犯,周師二次入侵,無一不以失敗告終。現在隋軍又有何能耐!”都官尚書孔範說:“長江天塹,自古以來限隔南北,如今敵軍豈能夠飛渡過來嗎!邊將貪功,誇大軍情緊急。臣正嫌官職低微,敵軍如果真的渡江而來,臣定可立功建勳升為太尉公了!”有人妄報北軍馬匹死掉,孔範說:“此為我馬,為何讓它們死掉呢!”陳後主聽了欣然而笑,於是不嚴加設防警戒。又縱情於開筵奏樂,與宮女,佞臣縱酒賦詩不輟。(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