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北朝北齊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殘酷殺戮的政權更替(一百三十三)

(2025-09-09 07:18:54) 下一個

   庚午日(十七日),尉遲迥與他的兒子尉遲惇及尉遲惇的弟弟西都公尉遲祐率領所有部眾十三萬人在城南布陣。尉遲迥親率萬人,都是頭紮綠色頭巾,身穿錦襖,號稱“黃龍兵”。尉遲迥弟弟的兒子尉遲勤率兵五萬從青州前來增援尉遲迥,自己親率騎兵三千率先趕到,尉遲迥向來能征慣戰,雖然年紀已老,依然親自披掛上陣,他的麾下士卒都是關中人,都為他奮力死戰,韋孝寬軍戰況不利向後退卻。此時,鄴中士民出來觀戰者多達數萬人。行軍總管宇文忻說:“情況危急!我當以詭計破敵。”於是讓士卒向觀戰的士民人群射箭,士民受驚逃竄,混亂之中相互殘踏,慘叫之聲驚天動地,宇文忻乘亂大聲呼喊:“賊敗啦!”士卒跟著齊聲大喊,周軍氣勢重新振作起來,乘著對方騷亂的機會,猛烈反攻,結果,尉遲迥軍大敗,退保鄴城。韋孝寬縱兵圍攻,李詢和賀婁子幹率先登上城垣。

   崔弘度的妹妹是尉遲迥兒子的妻子,當鄴城被攻破時,尉遲迥慌忙急迫中登上城樓,崔弘度緊追不舍,尉遲迥張弓搭箭要射崔弘度,崔弘度脫下頭盔,對尉遲迥說:“不認得我嗎?今日各為國事,不得徇私。然顧念親戚之情,謹當遏製亂兵,嚴禁搶掠奸汙。事已至此,公當早為身計,還等什麽呢?”尉遲迥於是將弓丟擲於地,大罵左丞相楊堅後拔劍自殺。崔弘度對他弟弟崔弘升說:“你可取尉遲迥頭顱來。”崔弘升於是斬下了尉遲迥的首級。尉遲迥的兵士留守在小城裏的,繳械被俘後統統被韋孝寬坑殺掉。尉遲勤,尉遲惇,尉遲祐等,向東逃往青州,尚未到達,就被開府儀同大將軍郭衍追上擒獲。丞相楊堅因為尉遲勤當初曾經把尉遲迥招降他的書信表送給自己,故而特下令赦免了他。李惠最初響應尉遲迥,途中迷途知返,自縛歸降,楊堅也免其罪,並恢複他的官職和封爵。

  尉遲迥晚年老邁昏聵,起兵時,任命小禦正崔達拏為長史。崔達拏是一介文士,沒有什麽謀略,計劃措施多有失誤,尉遲迥起兵僅僅六十八天就敗亡了。

   於仲文受楊堅委派討伐檀讓,兩軍在梁郡城外交戰,於仲文大敗檀讓。檀讓退守成武,於仲文乘勝攻擊,再次將其打敗,乘勢攻下成武。之後又一鼓作氣打敗尉遲迥部將席毗羅,最後擒獲了檀讓,用檻車把他押送到長安,追殺了席毗羅,把他的首級傳送到京師。

   梁主蕭巋聽說尉遲迥敗亡後,對柳莊說:“當初若是聽從諸將之言,響應尉遲迥的話,社稷就已經不保了!”

   楊堅剛取得軍政大權時,對黃公劉昉和沛公鄭譯二人十分優厚,給他倆的賞賜不計其數,視他倆為心腹,對他們言聽計從,乃至朝野上下稱他們二人為“黃,沛”。他二人依仗推舉楊堅的功勞,驕傲縱恣,沉溺於錢財利益,而不親理相府事務。到了他們推辭楊堅委派的監軍重任,楊堅開始疏遠他們,對他們的恩寵待遇逐漸淡薄。而高熲監軍大勝而歸後,受到楊堅的寵信禮遇日益隆厚。此時,王謙和司馬消難的反叛尚未平定,楊堅為此煩憂,廢寢忘食。可是劉昉遊樂宴飲,縱酒無度,相府軍務頗多廢弛。楊堅於是派高熲替代劉昉擔任相府司馬。而對於鄭譯暫時不忍心廢除他的官職,但暗中囑咐官屬不得向鄭譯稟報事務。鄭譯雖然還坐在長史的位子上,卻事事與他毫無關聯,此時他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誠惶誠恐跑去向楊堅磕頭謝罪,請求解除他的職位;但楊堅還對他施以恩寵禮遇,溫言安慰勉勵他。

   周朝派遣梁睿率領步騎兵二十萬討伐王謙。王謙分遣諸將據險防守。梁睿揮兵奮進,攻入劍閣,直逼成都。王謙命令部將達奚惎,乙弗虔守城,自己親率精兵五萬,背城布陣。梁睿揮兵進擊,王謙戰敗,想要退回城內,可是達奚惎和乙弗虔已經舉城投降梁睿了。王謙無奈率麾下三十餘騎逃往新都,新都縣令王寶卻把他捉拿了送交梁睿。梁睿斬殺了王謙及高阿那肱,劍南遂被平定。

   十一月,丁未日(二十五日),周鄖襄公韋孝寬死去。韋孝寬長期鎮守邊陲,屢屢抗擊強敵,他在戰爭中的運籌帷幄,經略布置,起初沒有人能了解他的意圖,可是等到事成之後,人們才驚歎佩服他的高明。平時在軍中盡管軍務繁忙,但總是研讀文史;和睦宗族,所得俸祿,不入私室,人們都因此而稱讚他。(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