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照片

(2023-02-23 08:58:59) 下一個

拍照現在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了。隻要一隻手機在手,隨時隨地可拍,照相機之類都顯得累贅多餘了。而且現在手機功能繁多,還能美化相片,老的可以幫助去掉些年齡,肥胖的可以幫助去掉些贅肉,醜陋的可以幫助遮掉些醜陋,總而言之,相片上的形象看上去可以顯得比真人年輕好看些。另一方麵,也可以逆向操作,倘若有人好奇,想要預先知道自己老後的模樣,去下載個什麽軟件,那麽,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可以提前知道自己七老八十時候的尊容,但當然,那是電腦技術生成的,準確與否,不等個幾十年是沒法驗證的。

曾幾何時,拍照卻是件奢侈的事情。本人讀小學時候,幾乎不記得有過拍照經曆。到了小學快畢業時,有一回鄰居王叔叔不知從哪裏搞了一架看上去十分簡陋的相機,招呼各家鄰居的孩子們,分別給擺拍了幾張相片。然後到了晚上,他在家裏用麵盆裝了顯影水,定影水,把窗戶用毯子堵得嚴嚴實實的,不使一絲燈光漏將進來,搗鼓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把洗印出來的相片拿給各家鄰居看。我們家兄弟拍的是下象棋,還記得當時正在外麵瘋玩在興頭上,忽然父母呼喚叫我們兄弟去拍照,不情不願的,回到家裏擺開棋盤,裝模作樣地假裝下棋,王叔叔在邊上乘機抓拍了一張,洗印出來後看,效果卻是出奇之好,到了現在,回頭再看這張老照片,是少年時候留下的珍貴難得相片。

讀中學時,曾經去五角場拍過證件照。五角場有一家群益照相館,是我們那一片能夠找到的唯一一家照相館。在那裏拍了相片,取照要隔好幾天,從我們所住的地方到五角場,電車兩站路,走去來回個把小時。拍照取照至少來回兩趟,是頗費事的。

1978年,恢複高考。我們那一片的符合高考條件的年輕人差不多都去參加了高考,考完大多都叫考得一塌糊塗,可是發榜時候,居然大多都合格錄取了。我的要好同學裏還有一人考上了北大。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有一天我們同學六人忽生興致,去五角場那家群益照相館拍了一張合影。那之後,各自上學讀書,又各自走上社會,工作,出國,幾十年裏,有的同學幾乎完全沒有交集。直到幾十年後同學聚會重聚,各自已是年齡一把,回想起當初合影之事,往事情景曆曆在目,慨歎時光匆匆,青春倏忽而過。

我從學校畢業後,留校工作。當時科裏有照相設備,我因工作關係,經常擺弄相機,並衝洗印製相片。當時相機仍是稀罕之物。記得我的兩個同寢室同學結婚時候,都早早來給我預約,讓我在他們婚禮上負責照相。當時感覺責任重大,頗有幾分緊張,生怕把他們一生最重要的高光時刻搞砸了,等拍完相片,趕緊回到科裏暗室中,衝洗相片,待確認相片完好後,才鬆一口氣。

八十年代初,有一陣孫老師常去學校找我。孫老師是我中學時候跟著學打拳的武術老師,他那時在上海體育學院做教師。孫老師由朋友介紹在香港電影公司拍攝的武打片裏出演角色。他到我那裏,我在校園裏給他拍了幾張相片,用廣角鏡把拳頭誇張拍得很大,好像坦克車伸出的大炮。後來,孫老師又拍過多部國產武打片,比較知名的有《南拳王》和《孤獨的謀殺者》,孫老師在個人製作的油管片子裏放有那張“大拳”像片,我偶然前往觀看,看到這張像片,頗感親切。

說到老照片,還想起一事來。八十年代初,我與好友陳君帶著相機騎車去杭州遊玩。某日,在杭州某處小溪間戲水拍照,邊上一個光頭觀看良晌,走上前來問我能否給他也照一張。他自我介紹說他來自山東,沒有相機,希望在此小溪處留個影。陳君一聽他來自山東,手指我笑說,他(本人)也是山東人,你們是老鄉啊。我給那光頭照了相,要了地址,回到單位後印出按地址給他寄了過去。大約過了三四周,某日我回家,父母說收到一個包裹,寄自山東,卻不知何人所寄,打開一看是一包棗子,卻原來是那個光頭所寄。他收到了我寄給他的像片後,就寄來了這包棗子。包裹內附有一封熱情洋溢的信,感謝我給他寄去的像片。有趣的是他在信裏介紹自己是一個小學老師,不過信中有不少錯別字。

八十年代中後期去了日本,拍了許許多多的像片。像片由黑白而彩色,到後來又逐漸由膠卷像片進化到數碼像片。像素越來越高,像片越來越清晰,清晰到鼻子上的毛孔都能分辨得出來。現在,曾經流行很久的傻瓜機也好,黑白膠卷也好,甚至科達或富士彩色膠卷,通通都成了過往曆史,小孩子們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了吧。

如今,手機一隻在手,可以滿足幾乎所有的記錄生活的需求。然而,對於如我這樣的過來人而言,老照片卻有著無法替代的魅力和價值,它記錄著曾經的點點滴滴,每當看到那些老相片,當時發生的其情其景就會在眼前重現,過往塵封的一切又會鮮活生動起來,色彩飽滿栩栩如生,老照片告訴我,往事並非夢幻,它隻是留在原地,安靜無聲地目送我們漸行漸遠的背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西車城' 的評論 : 謝謝博友。
華西車城 回複 悄悄話 現在估計沒有幾個人知道,為什麼單鏡頭反光
華西車城 回複 悄悄話 當年喜歡攝影的人,估計訂過《中國攝影》。從小學就搗鼓攝影,除了相機,所有設備都是自製的。除了人像、風景,還搞特技攝影,直到讀大學才放棄。
本人參加工作後,拿著四十五元五的工資,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台單鏡頭反光式相機,日本原產理光 KR-10,時價八百四十。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a_芬蘭' 的評論 : 謝謝博友。說得對,一排中間的是班長,也是“學霸”。
Tina_芬蘭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你們六個人那天是約好了都統一穿白襯衫嗎?一排中間的男生是不是你們班的學霸啊?長得很學霸的感覺呢,哈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