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段視頻,是上海封控小區樓群之間晚上相互對歌,其中有電影劉三姐的唱段,這一下勾起了自己塵封很久的記憶。
第一次看電影劉三姐,應該是77年的春天。前一年四人幫歸案,文革時封存起來的老電影開始解封,所以六零年拍攝而在文革中歸類為封資修作品的電影劉三姐又可以重新上映了。之前文革十年的電影和幾個樣板戲是一個路子,人物沒有七情六欲,而這部電影中漓江景美,劉三姐人漂亮,壯族民歌又非常動聽,所以複映時觀者甚眾。記得電影在鎮上的會場兼電影院放映,連映三天,每天五六場。上一場剛清場,下一場觀眾即已入場,簡直是盛況空前。
當時自己正上高中二年級,幾個月後就要畢業下農村當知青,正處於青春無處安放的年齡。電影連看了三場,要不是當時一分錢不掙的自己阮囊羞澀,說不定會多看幾場。據說電影61年公映時曾有人連看了99場,一場電影寫一封情書給當時年方十八的主演黃婉秋,可見當時有年輕人入戲之深。
再次相遇電影劉三姐是三十一年後的2008年春天,當時我們倆人和兒子回國探望老父老母後,先去了海南三亞,然後第二站就是電影劉三姐的故事發生地漓江和陽朔。在陽朔那天晚上,還觀看了當地有名的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這個實景演出是張藝謀策劃的實景演出印象係列的首部作品,2004年3月首演,每晚一到兩場,迄今十八年。
印象劉三姐演出規模大,六百多參演人員,而且都是當年村民。全劇四幕,第一幕"紅色印象"紅得熱烈,張藝謀的品牌。第二幕"藍色夢幻"如夢如幻,第三幕"金色漁火"是漁人們金色的時光,第四幕"銀色盛典"是苗族姑娘銀色服飾的盛典。演出的主題歌藤纏樹是齊豫齊秦姐弟倆個合作改編並演唱的,自己覺得是不多的經典歌曲改編成功的範例。歌聲在漓江夜空中響起的當時百感交集,青春,愛情,如歌聲般美麗,但也如歌聲一樣終將逝去。
次日在陽朔街上遊逛時,偶然看見書攤上有電影劉三姐的DVD賣,欣喜之餘花20元買了一盤碟子。回加拿大試看後大失所望,畫質差不說,色彩嚴重退化。顏色老舊,桂林的藍天成了綠天,漓江的碧水成了黃水,和記憶中電影的畫麵全然不一樣,簡直是糟蹋經典。自那以後,以為經典的劉三姐形象隻存在於記憶中了。
那天聽了上海那些人的對歌後,上YouTube想找幾段電影中的對歌來聽。沒想到還有電影的完整視頻,且是高清,色彩和記憶的畫麵沒差多少,很是意外。
老電影經典,老戲骨實力派,現在顛覆三觀的垃圾商業片太多了
你的博文也勾起了我的回憶,因為媽媽是桂林人,與劉三姐一樣也是壯族,從小我就是聽著媽媽唱劉三姐的歌長大的,劉三姐的電影看了好多遍,太喜歡了!
小時候也經常回老家玩,前幾年回去時也去觀看了大型歌舞“印象劉三姐”,的確很有氣勢,大場麵,賞心悅目!
謝謝五湖分享,帶給我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