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9日
從元月底開始多倫多都在鬧病毒,人關在家裏無處可去,隻好寫幾句回憶的文字打發打發時間。
第一次去巴黎應該是96年的春天,當時入職公司三年多,工作基本上能上手了。公司派我去位於盧森堡的歐洲分部主持一項新技術的現場驗證,時間是兩個星期。中間的那個周末當地同事們都回家去了,閑得無聊的我決定四處走走。星期六去了盧森堡城裏,不大的地方分上下兩個城區。坡上的新城是商業區,周末人不多,比較無聊。溝下是老城,小街石頭房屋,很像意大利的小城鎮。
第二天打算走遠一點,鄰近最有名開車能去的大城市是巴黎。有四百公裏遠,去的目的其實就是踩點摸底,以後再去時知道一個大體方向。那天早晨起了一個大早,五點鍾動身。最先路過的城市是法東名城 Metz,然後沿A4高速一路向西,上午十點過到了巴黎。早知道巴黎城裏開車不容易,所以進城後馬上開始找停車的地方。轉悠了好一陣,最後進了 Lyon火車站的地下停車場,在地下第三層找到一個車位停了車。
二十多年過去了,已經記不大得那一天是咋過去的。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地鐵站破舊,當然比紐約地鐵還是好多了。另外凱旋門轉盤的車流像風車一樣,裏外三四圈車子不停的轉圈子。周圍是十幾道放射狀的街道,街角都是四五層灰牆黑瓦的樓房,看起來大同小異。當時我站在街邊都分不清那些街道,不知道那些在轉盤裏開車轉圈的又是咋找到出口的。晚上九點過回停車場取了車,出來後遇到麻煩,不知道哪邊是出城方向。當時還沒衛星導航,不敢亂走,怕進市中心後給困在裏麵。幸好後來看到一個中餐館,裏麵的人很幫忙,出來在門邊告訴我兩次連續左轉後一直開下去就是環城高速。
第二次去巴黎是2010年,這次是全家大小四人,呆了七天六夜。之前公司一個同事去過,他建議住凱旋門附近,那裏大小旅館酒店多,交通也方便。另一個去過巴黎的朋友則建議住外麵新城的新凱旋門附近,他說那邊公寓套間多,有廚房可以自己做吃的。兩個說法都有道理,我們決定前三晚住城裏凱旋門附近,後麵三天搬到城外,兩種環境都去體會體會。
巴黎機場在東北方向,乘輕軌進城時看到沿途很破舊,在多倫多幾乎看不到這種地方,所以後來很能理解巴黎為啥常常會發生騷亂了。
然後開始一個景點一個景點打卡。第一天是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和 Les Invalides。第二天去盧浮宮看名畫和雕塑,那時蒙娜麗莎前麵已經圍著不讓接近,遊人隻能站在一二十米的遠處觀看,感覺很不好。第三天遊巴黎聖母院時趕上天色晴朗,我們一家登上了鍾樓後極目巴黎市景,賞心悅目。第四天去了郊外的凡爾賽宮,裏麵富麗堂皇還允許拍照,所以拍了不少照片。第五天遊市區,香榭麗大街,協和廣場和老佛爺商場。第六天去了聖心教堂,一座很美的建築。從審美的角度來看,聖心教堂比巴黎聖母院更上鏡,像泰姬陵和美國國會大廈,有一種崇高聖潔之美。但巴黎聖母院曆史悠久,又是巴黎教區主教堂,再加上雨果名著"巴黎聖母院"的加持,集名氣光環於一身。
那次去巴黎,印象最深的其實是當地的人。第一次是我們從城裏搬到城外新凱旋門附近。那個地鐵站特別大,出站時我們走反了方向,本來該走去住宅區的出口,而我們選擇了到新凱旋門廣場的出口。廣場很大,有兩個田徑場的長寬,根本不知道咋走。我們向一個三十來歲的非裔女士問路,她告訴我們出錯了方向並說領我們去,她還告訴我們兩年前去過中國,印象很好。我們走了快二十分鍾才到地方,而她家在另一個方向,她是專程送我們到目的地。國人對她好,她又把善意傳給了我們。第二天我們去城外的凡爾賽宮,中途從地鐵轉城郊輕軌。轉車站很大,也破舊,人也不多。我們四人正在張望尋找去凡爾賽宮的站台時,不遠處一位西人中年女性主動過來,問我們去哪兒。知道我們要去凡爾賽,她領我們到凡爾賽的站台後才離開了。去巴黎前有不少顧慮,擔心遇上小偷,擔心說英語沒人搭理,但幾天啥事都沒發生,我們在巴黎度過了很美好的一周。
如果再有機會去巴黎,我們會住在巴黎塞納河的左岸。不再去景點打卡,隻在附近大街小巷閑逛轉悠。早晨起來找個咖啡店,大小名氣無所謂,但必須是古香古色的。中午找一家露天食鋪,不一定是法國餐館,意大利希臘這些地中海風味也滿不錯的,邊喝著啤酒邊打望風景。晚上可以多花費點,去一家法國餐館或劇院,體會體會最有法國特色的那種生活。
我也喜歡埃菲爾鐵塔的燈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