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39)
2019 (47)
2021 (62)
不管怎樣的不情願,西陵峽還是在我們的睡夢中過去了,這是遊輪公司第二項難以認同但不得不接受的行程安排。
清晨起來,拉開陽台的推拉門後看見總統8號已經靠岸,停泊在巫峽東口巴東的官渡鎮。旁邊是河口,發源於長江北岸神農架並且名氣很響的神農溪於此匯入長江。按行程的安排,早餐後我們要下去換乘當地遊覽船參加第二個費用已含項目,船遊神農溪。
那天晴得很好,斜照的朝陽之下山青水碧,是賞景拍片的好天氣。溪邊峰巒起伏,山峰的高度和外麵長江兩岸差不多,但因為溪穀水麵窄,山峰看上去高多了,需仰視才得見峰頂。岸邊每出現一處景致時船上廣播都有講解,一遍中文一遍英語,但我忙於觀景拍照,常常漏掉了講解的大部份。
沿岸的山體都是石灰岩構造,溪邊除了可以看到溶洞外,還有不少懸垂的鍾乳石,有的像人軀幹,有的則像奶牛的乳房。
用相機拉了一個長焦後從近鏡頭中看清,懸棺淩空擱放在兩條一前一後飛跨岩縫之間的橫木上麵。懸棺的結構和近代的木棺相似,上下左右四片由條木拚成,前麵是整木的棺頭,棺尾猜想也是一塊整木。即使從遠處看,棺木歲月侵蝕的痕跡也很明顯,但沒散架,還能起到防護作用。
懸棺大多在南方,主要分布在雲貴川,兩湖兩廣和江西福建這些有少數民族的地方。長江流域的懸棺,多在四川宜賓的金沙江畔,以及(2018-10-02 14:21:43)三峽兩岸重慶的奉節巫山和湖北的巴東秭歸,古時巴人生息的地區。據考證,懸棺最興盛的年代是春秋戰國,當時南方還是”蠻夷”之地,當地民眾保持著諸如懸棺一類的習俗。秦始皇統一中原,然後經過大一統的漢朝唐朝,中央朝廷所轄的疆域越來越寬,漢族的影響越來越廣。受漢族喪葬習俗的影響,少數民族逐漸放棄懸棺這類習俗,明朝後則徹底中止了。
懸棺雖然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但每處數量都不多。因為在半山腰,不論是從下麵搭木架抬上去還是從山頂用粗繩吊下來都太難了,所以隻有少數財大氣粗的王公貴族死後才有這種待遇。懸棺那麽高,有的說是為了自己”高高在上”,後代出高官(高棺),有的說是離天堂更近。無論哪種想法,都是為了死人而折騰活人。
溪水很清,比預想的要深。時值六月初,三峽的水位因為泄洪以準備七八月可能的暴雨洪峰而降低,但遠比築壩前高,所以水流很平緩,不像山溪,更像平湖了。船工們劃得很輕鬆,船走得很快,追趕著前麵的扁舟,而後麵的“豌豆角” 也在追趕著我們。追上後,兩條船上的人相互抓拍,明知道沒機會傳給對方,仍忙得不亦樂乎。
從神農溪回到船上後是午餐時間,入座後不久,遊輪就啟動了。我問旁邊服務的女孩,遊輪早不開晚不開,為啥偏偏在午餐時候就開航了呢,她回答說巫峽這一段沒啥看的。
她說的也是好些人的旅遊觀念,去一個地方,主要看是不是有名。一塊岩石,如果有一個仙女的名字,馬上覺得魅力無比。一段水麵編出一段故事,立時詩意昂然。而那些連綿的山巒,奔騰的江水,蔥綠的山林,江岸的人家,那些在眼前發生的生命交替,卻少有興趣去理會。
巫峽隻有四十多公裏長,我不想在午餐中完全錯過巫峽的風景,碗裏的東西幾口下肚後去了5層船頭的觀景台。船上的廣播響起了,要大家往右邊看,說坡上是百裏巫峽中僅有的一戶農家,其他人都搬走了,就剩他們一家靠著江邊坡上的農地維生。看著隨著船行逐漸接近然後又漸漸遠去的農家,我想起了沈從文的"邊城",感覺一個翠翠一樣天真無瑕的小姑娘正從坡上的巫峽人家走出來。站在坡上的她望著遠去的大船,或許她的想像中外麵是一個精彩的世界,而船上的我知道那個世界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無奈。
我們的遊輪靠右岸上行,江麵左邊留給下行的船隻。崖壁上有不少碗口大的深洞,船上廣播介紹說是以前的古棧道留下的。快出峽口時,看見右邊崖壁上出現了新工程動工的跡象,船上廣播說是新的觀光棧道。我覺得三峽這樣的自然奇景最好少作改變,如果要變,希望工程興建者的腦袋多轉幾個來回,做出來的盡量貼近自然。三峽已經變得太多了,再變就認不出來了。
出瞿塘峽後總統8號在白帝城外麵的江中下了錨,白帝城是第二個付費上岸遊覽項目,我們沒計劃去。按照遊輪的規矩,沒參加付費遊覽的不能下船,隻能在船上呆著。這又是一項中國的特色,不出錢寸步難行。加勒比海輪上過幾次,無論船停靠在任何國家,巴哈馬維京群島還是牙買加墨西哥,船上的人都可以下去遛達,錢從沒成為上岸的障礙。
我靠著船欄而立,四周沒其他人,這是我一個人的世界。我望著下遊遠處的瞿塘峽,夕陽把峽口黃色的絕壁映成橘紅,暮靄從江麵渺渺飄起,那是進瞿塘峽最好的時光。如果能再去三峽,希望是一艘風帆船,進瞿塘峽披著夕陽,在巫峽遇上雲雨,西陵峽趕上風雷,來一把資格的三峽體驗。
回複 'fonsony' 的評論 : 六月份低水位,山峰看起來雄偉些,缺點是水淺,船到不了重慶,在豐都就要上岸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比起蓄水前,已經深很多了,無論枯水豐水。應該是樓主的船太大,或者本來就隻是應對三峽段遊覽任務(三峽到奉節止。豐都好歹有個“陰都”的名號,再往上遊就沒什麽有賣點的地方了)。很多年沒坐過長江上的船了,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以前上大學時年年過三峽。更喜歡沒蓄水前的三峽,和奔騰不息的滔滔江水。
五湖寫得好詳細,學到不少東西,我九幾年的時候也是到此一遊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