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公司讓我去中國出一趟差,先去西安然後去北京。
當時從多倫多到中國還沒直飛航班,要在溫哥華,東京或首爾轉機。行程到手後發現轉機不在這三個地方,而是在英國的倫敦,我不禁喜出望外。那時倫敦還沒去過,到手的機會不能錯過,我當即讓改機票時間,提前兩天飛倫敦。在倫敦機場換英鎊,2.3加元換一英鎊,馬上感覺口袋裏的錢貶值了一大半。然後乘火車進城,很遠一段距離,大清早,車上人不多。到了旅館不讓入住,時間還太早,我隻好寄存好行包,然後直奔第一個目的地,白金漢宮。
到了那裏,馬上明白了中文翻譯的誤導。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 和白字金字沒多大幹係,既不是很白,也不是很金碧輝煌。Buckingham本是倫敦西邊一個郡的郡名,三百多年前當地郡主在倫敦城內買地建了一個住宅,取名為House of Buckingham。1761年英王喬治三世買下這塊地皮,為王後夏洛蒂建了一座後宮,還借用了老房子的名字(Buckingham)。建築幾經擴建,但還是比海峽對麵法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小多了。畢竟,十七世紀英國的光榮革命削弱了王權,英國王室既沒多大權力也沒多少金錢去大興土木了。感覺有一個現象,世上皇家宮殿政府大樓的偉岸豪奢,與其獨裁的程度正相關。
Buckingham Palace不讓閑人進,我在鑄鐵圍欄外打望了裏麵一陣,覺得沒啥值得久呆的,就開步去泰晤士河邊的議會大樓。之間是一條寬闊的大道,右邊是綠地,樹木成蔭,左邊是有些年月的建築,倫敦遍地都是,組成了倫敦的曆史風貌。我邊走邊打望街景,走沒多遠,身後突然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我回頭一看,一匹棕黃色的矮馬從王宮那邊快步衝過來,上麵一個小個子黑人女警察在吆喝,move,move,帶著一股風從我身邊擦過去。我以為是啥大人物從議會大樓出來要去王宮見女王,後來看見一群人遠遠進了斜對麵的肯辛頓宮,離我所在的位置至少五百米之遙,皇家警察犯不著如此興師動眾,耀武揚威的。
也許我們在天高皇帝遠的加拿大呆久了,沒有了對皇權的敬畏。多倫多有公共活動時,警察都是徒步在街邊維持次序。也有騎馬的,那是騎警,馬比英國的小種馬高大多了,但不是來嚇唬人的,騎警是一種裝點,就像聖誕遊行的彩車一樣。習慣了平等對待的我等,皇家警察的勢利,很掃興。
晚上也去了一家中餐館,在倫敦有名的Trafalgar Square附近。街不大,好像是步行街,街邊主要是餐館。我看到一家川菜館,推門進去,看見裏麵基本上客滿,不少人看樣子是當地的英裔,感覺倫敦人更能認同中餐的滋味。相比之下,多倫多唐人街中餐館的食客多數是華人,而麵向其他人的中餐館也有,分散在其它地方,菜肴的味道也有改變。
(請勿置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