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鯨魚後,我們上了大巴前往當晚的目的地, New Brunswick省的省府Fredericton。進城前順道去了一個景點,叫Hartland covered bridge,中文文雅的稱呼為哈特蘭廊橋,通俗的叫法是哈特蘭屋橋,到地方後,發覺兩種叫法都有道理。
哈特蘭廊橋成為旅遊點,可能和95年好萊塢一部浪漫愛情電影《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有點關係。那部以美國中部愛荷華麥迪遜郡幾座有蓋的橋為背景的電影打響後,廊橋或者屋橋這種橋梁形式似乎就和浪漫劃上等號,哈特蘭的這座廊橋也開始有名,成了一景。
其實,哈特蘭橋自有其秀出於世上千萬座廊橋或屋橋之林的理由,哈橋以其391米的長度,成為世上蓋橋中長度之最。
上世紀初哈橋初建時和大多數的橋無異,是一座沒蓋的木橋。1920年冬天的一場冰雨壓垮了木質的老橋,重建時原是木質的橋墩和橋麵都換上了混凝土材料,同時還加上了木結構的風雨蓬,這樣冬天裏無論是下雪或者是冰雨,都不會出現路麵結冰積雪的狀況,冬天過橋,不再是一件讓人擔驚受怕的事。
大巴在橋西的停車場停穩後我們下了車,上橋後發覺這座橋和愛情浪漫真有那麽點關係。主橋走汽車,旁邊是人行步道,步道側麵是一溜通貫全橋的長窗,既便於空氣流通,同時步行時還可以眺望河上河邊的景色。
橋的東頭是千餘人的村莊Hartland,夏天一到晚上,村裏頭的少男少女出了村子,成雙成對的伏在長窗的木質窗欞上,像八九十年代上海外灘入夜後的景象一樣。他們間誕生過浪漫的愛情,過去上百年中Hartland村生生不息就是一個見證,雖然沒有作家為之作傳,也沒有好萊塢為之作秀,但愛情之於青春就像火星之於野草,即使沒有文學的介入,也會熱烈,也會燦爛。
主橋行車一邊是全封閉木結構,風吹不進,雪灑不入,冬天行車不受冰雪的影響。哈特蘭橋一半是屋橋,一半是廊橋,實用,景觀都兼顧到了,比預想的更出色。
哈特蘭的橋搭了《廊橋遺夢》多少便車說不大清楚,但橋西頭一家土豆薯片廠傍上哈橋的名倒是實實在在的。離開廊橋後,我們一行人隨大巴去了這家薯片廠參觀生產流程,廠子的名字直接就叫廊橋薯片廠。
薯片廠是一家家庭作坊,屬於Albright一家。
從上世紀初開始,Albright一家就在這一帶的聖約翰河穀種植土豆,後來又擴大到土豆的經銷。到了孫子Matt and Ryan這一代,覺得單是依靠土豆的產銷,營利低,更多的價值都被後加工拿走了。2009年那年,倆人決定加入薯片加工行業。
給廠子取名時,他倆想到了哈特蘭這座名聲在外的橋,就搭了個便車,給廠子取名為廊橋薯片廠。知道的,明白指的是哈特蘭附近的廠子,不明就裏的,還以為跟電影《廊橋遺夢》有點啥關係呢。
下午太陽落山前大巴進了Fredericton,一個長寬不到5公裏,人口不到六萬的省城,停在一個紅牆綠頂的老建築前。導遊說是Fredericton的市府大樓,建於1876年的第二法蘭西帝國建築式樣的老建築,裏麵的市議會廳向公眾開放,自由參觀。
政府的會議廳隨便出入,這對車上不少從國內來探親旅遊的人來說是新鮮事,所以大家夥都挨個上主席台拍照留個紀念。當官員們議事的地方可以隨便出入,做官的不再是高高在上,官民間的關係就不會那樣複雜了。
小小的Fredericton不僅僅是一個省城,還是一個大學城,有兩所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和 St. Thomas University。UNB的前身Academy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成立於1785年, 號稱是北美最古老的公立大學,而STU是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學。
公司裏一位走得很近的同事,北京人,是在UNB拿的學位,但他說兩年最大的收獲是遇到了他的另一半,一位上海姑娘。他雖然對丈母娘時有不敬,但對老婆大人卻是不敢有半點微詞的。
最後那句話什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