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五湖以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搭乘公交走西葡:懸崖上的古鎮龍達Ronda

(2016-09-27 09:36:39) 下一個

龍達是西班牙南部一個懸崖上的古鎮。既然是懸崖上的鎮子,搭乘長途大巴去壟達的路途中我不隻一次在想,進鎮究竟是盤山公路,或是一道公路橋,結果兩種情形都沒有出現,大巴沿著鎮北的緩坡開到鎮裏的長途車站。龍達說是懸崖上的小鎮,其實主鎮隻有東南西三麵是斷崖,北麵是一麵緩坡,通公路,另外還有一道鐵路,第二天一早我們去格拉納達(Granada) ,搭乘火車的火車站就在長途車站東麵不遠的鎮邊上。

我們預定的旅店就在鎮中心的懸崖邊,一側是過去的老市政廳,另一邊是龍達的圓形鬥牛場,這是全西班牙最古老的鬥牛場,建於1784年,設計師是西班牙建築師何塞·德阿爾德韋拉,他也主持了龍達鎮的標誌,高達120米撗跨於懸崖之間的龍達拱橋的設計。

龍達古鎮由兩塊組成,旅店所在的北鎮是主要部分,曆史短些,主要是商業街居民住宅,以及汽車站火車站。隔著那道有名的龍達拱橋,溝壑南邊是老鎮,鎮政府和大多數古跡都在那邊。和溝北相比,老鎮部分小多了,但四周幾乎都是懸崖,隻有最南邊的尖角有緩坡與外界相通,緩坡頂上早在古羅馬時就築起了城牆,易守難攻,所以龍達老鎮曆史上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公元十五世紀基督教重返西班牙時,龍達是摩爾穆斯林的最後堡壘,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西班牙內戰時期,龍達由左傾的共和派控製,一些激進分子抓住右翼的弗朗哥分子後拋下懸崖,這事在海明威的著名小說《喪鍾為誰而鳴》中有一段記載。

海明威到過龍達很多次,他很喜歡這個懸崖上的小鎮,更確切地說,他很喜歡小鎮上鬥牛活動,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小說《午後之死》,年輕時讀這篇小說很為鬥牛士視死如歸的氣概而感動了一番。他還稱讚龍達說,如果想去西班牙度蜜月或帶著女孩私奔,龍達是最適合不過的地方了。整個山鎮及周邊地區就是一個浪漫的集合,好酒,美食,帶長廊的老屋,悠閑自在的人們。

 

 

 

住宿安頓之後我們出旅店走過老市政廳廣場,來到龍達古鎮的標識,龍達拱橋。這是一道石砌拱橋,建成於十八世紀末,過去可以容許兩輛馬車並排通過,現在可走汽車。橋下是深過百米的峽穀,時近響午,太陽開始照到穀底,下麵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碧綠,溪邊的步道上有幾人在相互拍照,不知他們是走哪下去的。

其實峽穀上還有兩座石橋,建得最早但位置最低的那座叫羅馬橋,位置稍高的石橋建於摩爾統治時期,故得名為阿拉伯橋,也叫老橋,最高的也是最為著名的拱橋建得最晚,名為新橋,其實也不算新了,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

拱橋的西邊峭崖壁立,峭壁下是一個鬥狀地形,巨鬥唯一的出口就是橋下那一道深達百米的峽穀,猜想遠古時候巨鬥曾是一個巨大的深潭,深潭裏屯積的積水在峽穀方向找到一絲縫隙,開始時隻是潺潺的細流,日積月累,縫隙越衝越大,泄流越流越急,拜托激流和時間的雙重作用,塑造出今日所見的百米深穀。

 

 

 

 

過橋就是老鎮,老鎮不大,就是一個山村的規模,主街從拱橋向南穿過老鎮,一直延伸到鎮南坡前的古城門。還有幾條小街,橫七豎八,沒有既定的走向,適合漫無目的的人們迷失在山村的老屋之間。老鎮的房牆大都是土黃色,這種顏色在西班牙其它地域很常見,但在安達盧西亞地區卻不普遍,安達盧西亞房牆主打的顏色是白色,其實龍達的另一個名號就叫白色的山城,因為橋北主鎮多數房屋的牆壁都是白色的。但到了老鎮才明白,龍達的根基還是西班牙的,羅馬時代的,橋另一頭的北鎮隻是為山城罩上了一層安達盧西亞的麵紗。

漫步小巷裏時間過得飛快,等轉到老鎮中心鍾樓邊的市政廳時已早過了下午一點。午後的太陽很厲害,曬得我們倆直冒汗,那時我們才悟出來安達盧西亞地區街上店鋪一到下午兩點就關鋪歇息的原因,店鋪開著也是白費事,沒人會在午後紅火大太陽下來逛街購物的。我們也入境隨俗,趕回旅店躲進空調裏緩一口氣,然後再考慮下一步的去處。

 

 

 

在室內呆到快下午五點,從房間窗戶看出去,外麵不再是明晃晃熾熱得無法久留,我們動身繼續我們的山村漫遊。橋北的主鎮是商業街沒啥看的,橋南的老鎮上午去過了,我們決定到山下圍著老鎮走一圈,從下麵看懸崖上老鎮的風光。

拱橋老鎮一側有石子坡路通到山下,在沒拱橋之前,那裏是北鎮上老鎮的通路。

拱橋東側峽穀的景觀和西側完全不一樣。拱橋西側是峽穀入口,懸崖高,峽穀開闊,適合觀賞拱橋,東側峽穀幽深曲折,峽穀崖壁上水平方向布滿了一道道流線型的紋路,是過往千萬年中溪水流過時在石壁磨蝕出的條條紋路,這些流水磨紋像大樹的年輪,記載著那些年月氣候的變遷,或冷或熱,洪水幹旱,明白無誤地記載在石壁上,不會為尊者隱,也不會因“政治正確”而施以曲筆。

流水切開的的斷崖,還是一本色彩豐富的畫冊,描繪出山崖的構成。這一輩子有無數的遺憾,之一是當初上大學時沒有去上地理專業,失去了機會係統地了解地層裏埋藏的無數個秘密,另一遺憾是沒能成為一名建築師,每當看到現代城市裏那些醜陋不堪的方盒子,嘩眾取寵的建築怪物時,初時憤懣,現在也學會了無語,幸而還有大自然這天才般的雕塑師,和古時那些不知道大學建築事務所為何物的民間工匠們留下了豐富的傑作,不然,我們的生活將是何樣的無趣。

 

 

 

石子坡路半途是一道圓拱城門叫菲利普五世門,古時供步行進城,馬車進老鎮得走南邊的城門。出拱門看到的第一道橋就是阿拉伯橋,橋對麵就是北鎮外圍,我們沒過橋而是順著峽穀繼續前行,沒多久就來到了第三座橋,也是最古老的羅馬石橋邊,橋邊有一處阿拉伯浴室的遺址,進去要購票,限於時間我們沒進裏去。

 

 

過了阿拉伯浴室遺址後,碎石小道變成了土路,土路右邊坡上是老城的城牆,左邊是坡地,生長著一人多高的橄欖,看來龍達周圍幹旱,隻有橄欖這種耐旱的油料作物才適合生長。記得小時老家鎮外的農村,風調雨順時種小麥,天旱時種芝麻,油料植物需水少,耐旱。

下午五點過了,但太陽照著土路亮得有些刺眼,我們路上走了好長一陣都沒遇上其他行人,心裏頭不免開始懷疑方向是不是對頭。我拿出遊覽圖查看,沒看出啥向題,方向應該是對的,山下圍繞老鎮的隻這條土路,再說倒回走也不是個辦法,我們隻好收拾起心中的疑慮繼續往前。後來總算遇到一個沿著土路跑步的當地人,我們朝他揮手示意,拿出遊覽圖指著老鎮南門向他核實位置,他告訴說我們的方向沒錯,走過樹林沿公路上坡到頂就是老鎮南門了,聽他這樣說我們心才落到實處。

 

 

 

在老鎮南門前,我們沒有順著大路進鎮,鎮裏上午已去過,我們繼續沿著環鎮山路去龍達拱橋西邊山下,在那裏看虹橋日落。

一路下坡,右邊是老鎮所在的山崖,夕陽下散發著橘黃的古意濃濃的色彩,前麵的山穀裏橄欖樹遍植,繚繚樹影中暮色初起。穀底有幾間白色牆壁的房舍,越過距離,傳過來柴油割草機隆隆隆隆的的引擎聲,一陣高一陣低,那是割草機主人趁日頭西下周圍不再燥熱,打理著房前屋後的草坪,偶爾房舍那邊還響起了一兩聲奶牛悠長而高亢的鳴叫聲,好像是山野交響樂中飆出來一個高音。

 

 

 

 

在坡腳,我們走小路去峽穀那邊看虹橋飛跨。山路兩邊的茅草齊腰,時間快到傍晚七點了,陽光變成了曙紅色,半坡後的那一段,空氣似乎停止了流動,沒風,又感到了之前鎮東坡下的那種燥熱,不知是不是鬥形地形的聚熱效應。半坡上有一道圍牆,穿過牆上的鑿洞後,之前隻在圖片上看見過的龍達拱橋雙層弧拱正立麵出現在我們視界,同時周圍涼風習習,和圍牆外的那種燥熱,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虹橋就在對麵,暮色中拱橋頂端還沐浴在夕陽中,但下麵大部份已籠罩在側麵山崖投下的山影裏。這是一座高橋,從澗底到橋麵接近四十層樓高,全石結構,當初拱橋的建築師德阿爾德韋拉為避免高橋容易出現的失穩現象,特地設計成雙層拱橋,這樣每層橋磴的高度縮短了,穩定性也就大大提高了。雙層拱橋的底層短,遠看像高橋的基礎,中間一道拱橋供溪水流過,上層的拱橋欣長高聳,高拱左右各一側拱,增加了整個結構的通透性。如果說虹橋是一條龍,左右圓拱則是龍的兩隻眼睛,沒側拱的高橋隻能算是一座工程結構,側拱的存在,龍達拱橋神奇地化作為一件四十層樓高的藝術作品。

 

 

 

 

看完虹橋後上到老鎮坡頂,時近黃昏,暮色裏遠處傳來鐺鐺鐺悠長的暮鍾聲。暮鍾為誰而鳴,暮鍾為誰而鳴,那時那刻如果海明威在世,聽到遠處傳來的暮鍾,不知他會有何樣的共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rdong' 的評論 : 有景色,有曆史,有點故,是一處發曆史悠思的地方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藏龍臥虎' 的評論 : 謝謝點讚
erdong 回複 悄悄話 很獨特的地方,圖文並茂的遊記,有機會也想去看看。
藏龍臥虎 回複 悄悄話 漂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