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山崖邊,崖上是枝椏叢生開著紅色黃色小花的灌木,西沉的夕陽成三十度角度照射著腳下的山崖,在崖下的沙灘上印下一片參差不齊的山影。我凝望著夕陽裏金沙般金黃的沙灘,兩小時前乘坐遊覽快艇路過沙灘前的海麵時,遠遠還看見人們在沙灘上曬太陽淺水裏戲水,而此時人去灣空,隻有白色的海浪像過去千萬年間那樣一卷接一卷地滾向岸邊。
家頭那一半沒上來,她在下麵海灣入口等著出租。剛才聯係出租時對方說半小時就到,我看還有一段時間就說想上海灣邊的山崖看看。這是我的一個習慣,每到一地都要周圍四處溜達看看,不然就覺得隻路過而不是在那地方停留過似的。
這一趟來得不容易。原本去年秋天就要來,但趕上家頭那一半畢業三十年,國內同學再三邀請她回去團聚,熱情難卻,最後我們倆回去了,她同學幾十人在都江堰青城山下的度假村熱鬧了一個周末,我自己呆在成都,順便看望了一眼消失多年的母校。
今年年初訂好多倫多馬德裏往返機票後不久,家頭那一半的情緒開始有些不穩,最初以為是這個年紀常見的生理變化引起的情緒波動。醫生診斷說不是生理性質而是心理上的,服藥一月後仍不見好轉,那段時間我們倆人都沒有心思考慮西葡兩國的行程。離出發前一周再看家庭醫生時給換了一個處方,服藥兩天後她情緒開始穩定下來,我們細想之後決定還是按計劃出發,希望換了環境可以幫助她快些恢複健康。為了減少打擾她的睡眠,還特地帶了一個氣墊晚上我用,結果從馬德裏第一晚開始她睡眠就很好,晚上我也就不用卷縮在那張兩尺來寬的氣墊上了。
一路來從馬德裏到裏斯本還算順利,雖然途中在西班牙的薩拉曼卡和葡北的科英布拉停留,但乘坐的列車車票事先已在網上預定妥當,沒啥可以擔心的。在裏斯本東站我們上了開往葡南阿爾加維海岸的長途列車後,期盼著葡南阿爾加維海岸美麗的景色,同時因為下一段的交通不確定,心頭還是有些七上八下的。
車票隻能預購到海岸線中部的圖勒斯,到海邊的小鎮還得坐區間列車,家頭那一半開始擔心到時火車座位買不到,後麵咋個辦。更讓她放不下心的是目的地也不確定,網上介紹了兩處地點,阿布費拉(Albufeira) 和本拉吉爾(Benagil) ,據說兩地都有船送人看海上羚羊穀,但她還是要我找列車員核實一下才放心。列車員是一位身材壯實的中年人,笑容滿麵,他看了我打印的海上羚羊穀圖片後很有把握地說應該在阿布費拉下站,他以前去過,在海邊乘的船。
我們原來的想法是圖勒斯轉車時先存行包然後再去海邊,但幾天前科英布拉的經曆說明在圖勒斯站寄存行包的可能性不大。思前想後,我們決定先去海岸東頭法羅城預訂的旅館,放下行包後再乘車回來。於是我找到列車員補了去法羅的車票,半小時車程補收了十歐元,而前麵的兩小時車程才二十三歐元,補票貴多了,不知他是不是加上了手續費。
回程的區間列車從海岸東頭的法羅城開出,前往西端的拉各斯鎮(Lagos) ,兩地間的車次頻繁,每一兩小時就有一班。鐵路與海岸平行,時而在海邊時而在內陸,沿線經過的多是鄉村丘陵紅土地區,和四川中部的家鄉相似。半小時後列車到達阿布費拉,出站後我們找到一輛出租,對駕駛說我們要到海邊坐船看海上羚羊穀,出租駕駛聽明意思後告訴我們下錯了站,正確地的點是幾站後的拉各阿 Lagoa,我們一聽趕快跑回站台,心裏直埋怨那個列車員半懂不懂在誤導我們。可能是我們大老遠來看阿爾加維海岸的誠心感動了老天爺,列車還沒離開。
拉各阿是離本拉吉爾最近的車站,到站後隻有一對看起來是當地人的老夫婦和我們倆人下車。拉各阿車站小,破敗的售票處和候車室死鎖著,遍布灰塵看樣子好些年都沒開放過了。老夫婦上了等候在外的出租離開了,車站外麵除我倆外再無他人,我們四下張望,看見公路對麵有一家露天餐館,便過去看能不能有人幫個忙聯係出租去海邊。
餐館主人看來不像本地人,更像是巴西或墨西哥來的。我們在餐館小賣部買了兩瓶水兩支雪糕,付錢時我拿出打印的海上羚羊穀圖片問店主咋個去那,他轉身和裏麵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者用葡語問答了幾句,老人走過來用英語對我們說本拉吉爾在海邊,地點偏,隻能乘出租去。我們聽後懇請他幫著叫一輛出租,老人話不多說,即刻拿出手機開始和出租車公司聯係,聯係妥當後他告訴我們去公路邊的候車棚等候,車不久會來。
感謝過店主之後我們到路邊候車處等候,沒多久一輛出租出現在路的西頭,來車看到我們後減下速度慢速靠近我們所在的候車處。駕駛是一位須發修剪整齊的中年男子,他降下車窗探出半個頭來問我們要去哪,去本拉吉爾,我們說。他又問我們叫車了不,我們答說叫了,51號車。他馬上撥手機聯係51號然後告訴我們車很快就到,看見我們明白了他的意思後才鬆閘駕車而去,他們這種同行間不爭生意的做法是文明到達一定程度的體現。
51號車的駕駛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子,金發,幹練,話不多,不像葡國人倒更像是德國人。出租在靜默中行駛在路麵質量不錯的鄉間公路上,穿過幾片白牆黃瓦房屋鏃新但和周圍的山野不甚協調的別墅群後又下了一個斜坡,最後停在兩座山坡之間,山凹外麵是翡翠般的色調,阿爾加維海麵,周折曆盡之後終於出現在眼前。
十來分鍾後我們上了海邊停泊的一艘高速快艇出海去看海上羚羊穀,同船的有一對來自德國的年老人,兩位印裔中年姐妹,妹妹家住加州,在英國和姐姐匯聚後一同來葡萄牙旅遊,再加上我們倆。掌船的是一個年輕小夥,船到外麵深海後露出了葡人的本色,他調轉船頭掛上最高檔, 對著岸邊的洞窟開著快艇直衝過去,一路引擎轟鳴,水花飛濺,岸邊的懸崖急速向我們逼近。快到洞窟口子時小艇一個急停,但船上的我們沒多少劇烈顛簸的感覺,真是藝高人膽大。
阿爾加維海岸蜿蜓曲折上百公裏,海浪千萬年裏無休無止地衝刷著黃金般的海岸,淘掘出無數的海岸奇景,一小時的遊程我們所看到的,是其中最精彩的部份。
葡萄牙小夥掌著船帶我們看了不少的海灘。阿爾加維海岸的沙灘很獨特,金黃色,岸邊懸崖圍繞形成一片新月形的沙灘。有的沙灘既寬又長,綿延數百米,我們上船地點本拉吉爾海灘就是這樣一片海灘。這種寬闊的海灘通常在村落附近,即使以前沒有當地原住民,這些年也興建起來別墅,或者渡假中心。大沙灘的好處是交通方便,有道路通到攤頭,隨之而來的結果是沙灘上人多,適合拖家帶小的家庭逗留。
人跡寥無的懸崖下偶爾露出一片橘黃色的新月形小沙灘,不通道路,隻能搖船才能抵達,那裏是年輕人的天堂,兩塊青春的軀體纏綿一起,是人類對大自然最好的感恩,可惜我們華發早生,錯過的,就永遠錯過了。
海邊的懸崖是阿爾加維海岸的另一看點。海岸的懸崖大多不是岩石,而是遠古時候大海底部的沉積層,在壓力和時間的雙重作用下板結成塊,懸崖斷層上現在還可以看到不少裸露的白色貝殼化石。千萬年前,這裏曾經是大海的一部分,後來山海巨變,海底隆起成為地峽,原是大西洋一部分的地中海封閉在歐洲和北非大陸之間。但是,古地中海不幹就此孤立於大西洋之外,大西洋也不願失去通往亞洲的渠道,於是從地峽東西兩邊,地中海和大西洋開始了日以繼夜曆時千萬年的衝刷行動。
滴水穿石,地峽終於衝刷成了海峽,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阿爾加維海岸千姿百態的斷崖,還有窯洞般的海洞。金黃色綿延的崖壁上隔不遠就是一個半圓形黝黑黝的孔,在洞裏小艇放慢了速度,狹窄處船舷幾乎快要碰著洞壁,九曲一彎,到底後才發現裏麵很大,小艇調頭毫無困難。有的洞窟裏麵漆黑一片,這時艇長小夥亮起手電,移動手電光柱在崖壁上搜索,找到了時他指著上麵遠古海洋生物的遺跡讓我們觀看。
這些海洞大多呈半圓形,好像大自然特別喜歡這樣的造型。小洞冒頂坍塌之後,孔洞最初的形狀可能不規則,但假以時日,洞窟一定會修正為圓栱形,在人類明白圓栱結構奇妙的承載能力千萬年之前,大自然就出現了這種造型。
海灘邊的海洞進進出出了好幾處但全是暗乎乎的,網上海上羚羊穀那些金色的洞窟一個也沒見到,我開始懷疑是不是來對了地方。這時葡萄牙小夥掌著小艇全速往回開,剛才上船的本拉吉爾沙灘出現在左前方,我們的遊程不至於就此結束了吧,我想。
還好,小艇到了本拉吉爾海灘正前方時繼續望東疾衝,正前方是一個巨大的海洞,一艘小艇從海洞東麵急速而出,在海麵上劃出一道白色的浪跡,看艇上眾人興奮的表情,知道見證奇景的時候到了。
這就是阿爾加維海岸最奇妙的海洞,海上羚羊穀的標誌本拉吉爾海洞(Grutas de Benagil)。洞窟有一左一右兩個出入口,小艇進去時洞底大部分淹沒在海水裏,船開到洞窟中央後停下來,我們抓緊時間用相機掃描洞頂和四周不放過一個方位。洞頂是一個接近圓形的孔口,午後的陽光從洞口透射而下經海水反射後,映得巨大的洞窟四壁金光燦爛。
海洞盡頭是一小片沙灘,上麵站著的幾個人像是一家的,目光向著我們像在等什麽似的,不久後來了一艘小艇緩緩接近沙灘接那幾人上船,原來小艇之前送他們上了洞內的沙灘拍照下水遊泳,到點時又來接他們離開。我以為他們離開後我們艇長也會開到沙灘邊讓我們上灘,沒想到他啟動引擎後一掉船頭,掛上油門駕著小艇竟然從另一開口離開了海洞,沒給我們機會拍攝本拉吉爾海洞標誌性的畫麵。後來我們才明白,阿爾加維海岸遊有兩種,普通的是一小時二十歐元,隻看不上洞內沙灘,我們的就屬於這種,購票時匆急之下我們沒注意到細節。另一種是一小時半三十歐元,可以在洞內攝影遊泳,還是一份錢一份待遇。
(網絡圖片)
下一個海洞隻有一個出入口,我們到洞口時正好遇到上一隻船出來。洞口看起來很普通,正麵一塊礁石露出三角形的上部,我們的小艇放慢速度繞過礁石,裏麵的洞窟不大但海水很深,一道陽光從上麵的天洞投射到水麵上,整個水體翡翠般通透碧綠。
遊程還剩幾分鍾的時候,掌艇小夥說帶我們去一個他最喜歡的海洞。進洞後裏麵半明半暗,洞穴盡頭是一片沙灘,一束陽光從左側投射到沙灘上,掌艇小夥說角度合適的時候,整個沙灘看起來一派金黃,我仔細觀察了一陣,有那麽點感覺,但驚豔的程度遠不如之前的本拉吉爾洞窟。
一小時的遊程結束了,回程途中掌艇小夥露出了葡人狂放的那一麵。他油門一掛,速度開到最高,和另一艘小艇在海麵上展開了你追我逐,激起的浪花,潑了坐在船頭的我們一個透濕。
回到岸邊,我們倆在沙灘呆到下午五點才起身離開,太座打電話叫車,我趁空沿山路上海灘兩邊的山崖上打望海景,於是,就有了記遊開頭的那一段。
20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