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五湖以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湘西漫記:鳳凰遺思

(2015-06-26 09:37:36) 下一個


張家界遊覽過金鞭溪後,我們全車人分兩路,小部分人不打算去鳳凰的,便在張家界市區搭順路車回了長沙,餘下的則繼續隨導遊去鳳凰。

從張家界到鳳凰行車約四小時,沿路上景色漸次變化著。張家界算得上是深山區,山勢的起伏雖說不能和雲貴高原或者川陝之間的秦嶺相比,但山峰的起落至少有數百米。隨著離鳳凰城愈來愈近,山勢漸變為起伏平緩的深丘,河汊也增多了,時不時,河邊會出現一個山區村寨,那個時候我總會貼近車窗,期望會瞧見沈從文先生筆下的吊腳樓,但一路直到旅遊中巴開到鳳凰城內當晚入住的旅店,吊腳樓的影子也沒瞄到一個。看來是我們不夠虔誠了,假如我們像八十年前沈先生在《湘行散記》中描寫的那樣,雇一艘烏蓬船走水路沿河去鳳凰,不僅見到了吊腳樓,而且因為水路要走好幾天,吊腳樓客棧也許早就住煩了罷。





次日一早我們離開位於新城區的旅店,轉過一個十字街口後再往前走百十米,即到了鳳凰舊城的東門,虹橋風雨樓。鳳凰的虹橋風雨樓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最著名的跨河廊橋了,其名來自於虹橋下遊的回水龍潭。每當夏季雷雨之後,龍潭時常會升起一道彩虹橫跨於沱江的兩岸,因此,當六百年前明洪武初年建成風雨樓時,當地人自然而然地稱其為虹橋了。虹橋風雨樓是兩墩三拱紅沙石拱橋,橋上蓋有兩層廊坊,第一層中間是丈餘寬的人行長廊,兩側各建有十二間大小相等的木房,開設著土特南雜及旅遊紀念品商店,第二層是民俗文化展覽,鳳凰出生的畫家黃永玉在那開有一個工作室,但據說他不是常回那兒去。

近百年前當已故的沈從文先生還是一個小孩時,他常去橋上的一家名叫滕回生堂的草藥鋪玩。沈先生年幼時體弱多病,父親請來人算命,算命先生說想要保得平安,小沈從文得過寄給一個走南闖北吃四方飯的江湖朗中。沈先生的父親有一個好朋友在風雨樓上開草藥鋪,平時喜愛耍拳弄棒,走南闖北結交朋友,沈父和這位草藥先生商量後,擇個好日子把沈先生過寄給了他。沈先生寄父的鋪子窗口臨河,朝向下遊的回龍潭,他每次去鋪子玩時,常常伏在窗口上觀看著河上往來的船隻,河上有大船和小船,還有米船、柴船以及甘蔗船上水下行,繁忙極了。待一九三四年他從北平返鄉重回風雨樓時,見店還在橋上,寄父的老大開著,但生意差多了。從寄父大兒子口中,得知幼時萬分敬佩的寄父五年前就過世了,得知此事時沈先生很傷歎不已。

離開虹橋風雨樓後,我們接著參觀了位於舊城的沈從文故居及熊希齡故居,然後去舊城城牆一條街遊覽。這條街過去是一段老城牆,文革時拆除城牆修建了民居,前幾年旅遊開發時又拆掉了民居回建成城牆,時下開有不少特色商店,出售當地諸如鳳凰薑糖及銀質工藝品之類的土特產品。在一家門外牆上掛著一隻巨型草鞋作招牌的銀器店裏,我買了一隻銘刻著兩朵牡丹花的銀質手鐲,回四川老家時送給母親。出店門時看見左邊不遠的街上,同行的三個山西老哥圍著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正在買著什麽,我慢步過去,看見地上放著女孩的背簍,裏麵裝著十來斤從河裏撈起來曬幹了的蝦米子。三位山西老哥正圍著女孩你一句我一句討還著價格,但就是沒有買的意思,到後來那女孩有些生氣了,有著幾顆雀斑的白淨小臉上浮起了紅暈。她對三人說不想買就不買嘛,問來問去羅裏羅嗦,說罷,背起背簍過城牆西街那邊去了,三位山西老哥和我轉身朝相反方向,往虹橋那邊回走一邊繼續逛著商店。走過幾家店鋪後我突地意識到,剛才那賣蝦米的女孩,白晰的小臉上一雙柳眉細眼,苗家小背簍下一段纖秀腰肢,她不正是沈先生文中多次描繪過的湘西苗家女孩麽?我忙回頭去城牆老街,希望遇上她留一個影,但到了城牆老街沒看見她,再過去的西街上也沒見到她的身影。







心裏有些失落我順著來路回虹橋風雨樓。快到虹橋時一眼看見,橋前的虹橋中街下有一條老舊的石拱行人過道,視線穿過石拱過道,看到對麵幾間老房子的木板門麵,比之前逛過的城牆老街更地道。那邊究竟是啥所在呢,滿心疑惑我穿過石拱過道到了對麵,發現那兒才是貨真價實的鳳凰老街,街的盡頭就是有名的回龍閣,而那些導遊帶著看了大半天的老街,都是些近幾年旅遊開發時才重新拆遷整修出來的,那些大戶商家可能都是導遊的關係戶吧。

老街街麵不寬,五六步就能從街左邊跨到右邊街沿,上百年前鋪設的青石板街麵,經過無數次的人踩馬踏之後棱角早磨沒了,呈現出了老石板路特有的流滑。街兩邊房子灰褐色的木板門麵,早晨開店時卸下來,兩三扇門板拚在一起就做成了售貨的小攤。老街上有幾家房子已改作了家庭客棧,古香古色的招牌好似在邀請著路人,來這吧,感受真資格的老街風情!路過街右邊一間小飯館時,我瞄到旁邊有一條水巷,水巷盡頭露出一線水麵,茵綠茵綠的映著天光。我轉身進了水巷,順著濕滑的石階下到小巷盡頭,出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寬闊碧綠的水麵,原來到了著名的沱江回水龍潭。左右環顧全都是吊腳樓,住足之處正位於小飯館的吊腳樓下麵,頂上二樓屋簷下還掛著好些風幹著的臘肉,遇到前麵飯館裏有客人點了一味湖南臘肉時,掌勺師傅去到後麵吊腳樓取下一塊,洗淨後加入風吹羅卜時令青菜,很快,一款別有風味的鳳凰家鄉菜便炒出來了。

有時事情不是可以思議。一路行來念念不忘的吊腳樓,前一天從張家界到鳳凰幾百裏路程都無緣得見,沒想到一時裏誤打誤撞,居然來到了鳳凰城最著名的沙灣吊腳樓群之間。近距離貼近吊腳樓,看見上麵整個樓麵橫七豎八由兩掌合抱粗的木頭立柱支撐著,著實有些擔心,如若其中一根木柱朽壞了,或是河裏發大水衝走了幾根立柱,整座樓不就會坍塌下來了嗎?之後又一轉念,吊腳樓在沱江邊上業已存在無數個年頭了,鳳凰人世世代代在吊腳樓居住,他們必定早已摸索出抗十年大水百年大水的奇妙結構來,我的擔心該屬於杞人之憂了。

回龍潭沿河人家在河邊吊腳樓下砌著三、四級台階,打開後門就可以到河邊洗刷。台階旁還可以停靠船隻,卸下老街住戶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因為即使是現在,老街仍不通行機動車輛。在鳳凰不通公路的過去,老街以至鳳凰城內的人若要出遠門,得在沱江河邊搭烏蓬船順江漂流而下,入沅水過常德再進洞庭湖,從那裏沿湘江南下可去長沙,或入長江東去上武漢。無論走那條水路,沿途都得停留上十個市鎮碼頭,入住於客棧或吊腳樓,一路上白日旅途艱辛,晚上長夜難眠,於是乎客人水手和吊腳樓裏女人們之間,免不了會生出些情緣,於是乎,才有了野性而又纏綿的湘西文學來。















我站在河邊台階上欣賞著眼前的景色,河上遊是虹橋風雨樓橫跨沱江兩岸,透過窗口隱約可見風雨樓上商店內擺放的貨品,下遊河對岸矗立著七層高的六角萬名塔。這座塔本來是三層木結構,文革破‘四舊’時拆毀了,八十年代黃永玉和當地人募捐重建時改成了磚石結構,萬名塔背後是一座近百米高的北山。看到萬名塔及後麵的北山時,我隱約感覺到從河邊某一個位子看過去,兩者會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組合。我沿著河邊台階向下遊移動,快到回龍潭轉角處時,我再次望向萬名塔及背後的北山,發現從這一個位置看過去,北山像一把拉滿了的弓,山下的沱江如一根繃直了的絲弦,而對岸的萬名塔則是搭在巨弓上的羽箭,隨時準備著奔向茫茫的蒼穹。

我舉著相機正拍攝著對岸的絕妙組合,身後左側忽地傳來了船槳的劃水聲,我循聲回望,隻見一葉扁舟載著五、六個遊人穿過虹橋橋洞,正向我所在前方的河麵劃來,扁舟和後麵的虹橋風雨樓正好組成一幅絕佳的構圖,我忙轉過身端起相機準備抓拍這一難得的畫麵。或許是轉身的動作過於突然,引得船上笑聲一片,其中坐在船頭左舷的一位紅衣女孩,笑容特別燦爛,一似三月裏綻放的一朵白玉蘭。其實那女孩之前在古城牆旅遊區遇見過,她身材高挑,麵容嬌好,柳眉下麵一對始終含笑的雙眼,頭上還戴著一個鬆枝編製的頭圈,但那天穿著有些特別。當時已是三月下旬,鳳凰屬山區氣溫雖然稍低,一般人穿兩層衣服足夠了,但那天她仍身穿一件大紅色羽絨服,看起來不是從北方就是從海外回來的。古城牆旅遊區那天遊人不少,她在人群中仍然十分亮眼,她一人獨自在街上漫遊著,看起來倒是很享受那種狀態,我當時一個念頭在想,如此靚麗的女孩,為何會“俠女獨行”呢?











湘西行的最後一站是參觀鳳凰城外十幾裏路的一個苗家老寨。車到苗寨入口,看見先到的幾輛大巴上的人在入口外圍成半園,正和入口正麵站著的一排苗家中年婦女對著歌,輪到我們時,領頭的苗家婦女問我們來自何方,前排一個小夥說來自山西,她聽後對我們說,苗寨參觀免費但得先對歌,對歌贏了才能進寨,說完,她領頭唱起了一首苗族民歌,歌罷,苗家婦女們齊聲要求小夥來一首山西民歌。小夥一聽,慌忙溜到後排去了,領頭的苗家婦女轉而向旁邊的中年壯士邀歌,這一次沒讓她失望,壯士沒有推辭,稍加思索後,便開口唱起了那首人所熟知的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幾句唱過,婦女們一齊拍手叫好同時閃開了入口,讓我們進了山寨。

進寨後走過一段坡路到了幾間老房子前麵,老房子木板為牆青瓦為頂,看來有些年頭了,原本木黃的牆板在歲月中吹打成了灰裏夾著白色。進屋前導遊告誡大家,萬萬不能踏著門坎,那是苗家的大忌諱。進屋後幾間屋子一看,室內的擺設及生活用具和過去四川的農家相似,都是柴灶燒飯,菜油燈照明,旁邊的偏房裏還擺著一個黃泥製作曬幹而成的碾子,用以穀子脫殼。七零年老家鎮上沒通電前,也是這樣用土碾脫穀殼,不同的是,單戶農家是人力推,而上千人的鎮上需求大,碾子用的是黃牛拉。盡管很費事,土碾脫的大米破碎少,米粒看起來完整漂亮多了。





苗家老宅參觀完後繼續上坡,坡頂是民俗文化表演。表演場地是坡頂一個木柵欄圍成的院子,院子看起來過去是寨子的糧倉,糧倉前蓋著房頂可以遮雨的地方轉作了舞台,以前曬糧食的曬壩上安放了十幾排長條凳作為觀眾座位,我們到時表演已經開始,便到後麵找到座位坐下。節目結束後,舞台左側出來一個女孩報節目,說下來一個節目是‘竹竿舞’。苗族竹竿舞是八對男女青年參加,男子短衣裝束,女子則身著苗族特有的大擺裙。表演時地上先放兩根大楠竹,四對男女青年各抬著一對細長的竹竿放在大楠竹上, 隨著苗族大堂鼓的節拍而開閉著竹竿,另一組四對男女則在四對竹竿之間跳躍舞動著。

節目開始後,四對苗家青年隨著苗族大堂鼓的擂動,握著竹竿端頭快速開閉著竹竿,碰擊出清脆的節奏聲,青年們一邊碰擊竹竿一邊歡呼著,氣氛很是熱烈。與此同時另幾位男女青年跳躍著,依次進入四對竹竿之間,他們跳躍著,舞動著,絲毫不擔心快速開閉的竹竿會夾著他們的雙腳。開始時,四對青年依次進入竹竿之間,從第一付竹竿跳躍到第四付,後來到高潮時,四付竹竿之間各有一人同時在跳躍著,最後男女穿花時,女孩從舞台方向男孩從觀眾方向,交叉進入快速開閉的竹竿之間。姑娘起舞著,像蝴蝶在翩飛,小夥跳躍著,如山羊般矯健,一時間裏花兒與少年,如白雲之於藍天。

接下來的節目是苗族大鼓舞。舞台上立著三麵半人高的大鼓,表演的是三個苗家女孩,身穿天蘭色苗族傳統上衣配著百褶裙,上衣領口和長裙裙邊,印著黃紅白三色相間富於苗族特色的圖案條紋。三人出場後各自去到一麵大鼓前,麵向大鼓背對著觀眾,右手輕盈地揚起小鼓槌,左腿微微後踮擺出一個預備姿勢,等待起舞的樂曲聲響起,一時,剛才喧鬧的院壩沉靜了下來。不一時舞台兩側的擴音器響起了一首苗族舞曲,三個女孩隨著音樂,開始表演著苗族大鼓舞。

鼓舞開始後不久,觀眾的目光逐漸聚焦向舞台左邊那個鼓舞表演的女孩,讓我有一種感覺,整個院壩的重心似乎正在向左方傾斜。這個女孩五官精致,腰肢纖柔,一綹齊整的劉海覆蓋著精巧的前額,隨著她的起舞,前額上的劉海隨之而上下躍動著。靜時她天真爛漫,十足的小鎮女孩,但舞動起來時又像年輕的楊麗萍,在院壩上盡情地表演;她亦鼓亦舞,時而麵向大鼓迎擊著鼓麵,而時麵向觀眾側擊著鼓圈;她手臂輕舒,一似鳳凰展翅,長裙飛旋,又如孔雀開屏。她,是花海上翩飛的蝴蝶,她,是草甸上跳躍的小鹿,她,更是一段青春的波紋,伴隨著鼓樂從頭頸蕩漾到腰肢,再從腰肢蕩漾到秀腿,然後又從秀腿回蕩到俏肩。青春的波紋呀,在湘西的大地上蕩漾著,蕩漾著,蕩漾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j191' 的評論 : 建議自已去,不跟團,住古城裏臨河的客店
jj191 回複 悄悄話 讀過沈從文的《邊城》,再看到這些照片,對湘西風情的向往更深了。此生一定去湘西走一趟。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頤和園' 的評論 : 謝謝美言。陰鬱中有熱情,是鳳凰留給我的印象,我隻是把那種感覺貼出來了。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喜歡LZ的攝影,在黑白與彩色之間,別有風味。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onsony' 的評論 : 有意思,真是這樣。白天是古城,晚上是不夜天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導遊說.白天鳳凰是八十啊婆,晚上是十八少女。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雑家1' 的評論 : 沒見過他的作品。不過這一百年,國內外有幾幅正經的呢?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本來大家對湘西鳳凰古城的印象很好,但是自從這裏出了一個老流氓之後,所有人的印象為之改觀,這個老流氓名叫黃永玉,是個畫畫的,據他的弟弟黃永厚揭發:他當年在香港吃香喝辣,但是任由他在鳳凰城老家的生母貧病而死,他又在他的佔地百畝的"萬荷山荘"的莊園入口處的一左一右雕塑了一根三公尺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和一個兩米高的女性陰門,裏麵還有潺潺流水,他逢人就恬不知恥依老賣老地介紹說他的這對作品叫做"生命之源",是他畢生參透人生的壓卷傑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