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五湖以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出差記錄:柏林五一

(2015-06-12 09:47:50) 下一個

這次在德國的公務結束後與返加之間,還有兩天時間空閑,如何打發這兩天很費了些腦筋。

最想去的是南德,那邊氣候溫和,山川奇異,但去那邊路上要七八個小時,沒剩多少時間去細看了。另一個選擇就是去東邊的柏林城,但說不出是什麽原因,一直對柏林這座城市的遊興不是很高。

歐洲的古都中,希臘雅典曾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意大利羅馬曾是西方文明的第二座高峰,法國巴黎作為法蘭西帝國的首都,在十八、十九世紀曾領風騷上百年。其它的歐洲古都,倫敦有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俄羅斯的莫斯科有紅場克裏姆林宮,奧地利維也納有多瑙河和金色大廳,而柏林呢,記得起來的是1933年火燒國會大廈,1961年興建柏林牆,都是不愉快的曆史記憶。最後還是出差期間一直在寫的博客,出差視覺記錄,讓我做出最後決定,還是去柏林,不是為了舒心,而是為了去印證那一些曾給世人帶來巨大痛苦和災難的遺跡。

四月三十日下午離開客戶公司上歐盟30號高速向東,開過北德名城漢諾威後不久即進入了前東德的地界。1989年柏林牆倒塌之前,西柏林是四麵被東德領土包圍的孤城,這條高速公路是西柏林通往西德其它地區的三條主要通道之一。當年西德人走這條公路在西德和西柏林之間來往,必須攜帶身份證明,中途不能隨便下公路,公路沿途出口都有檢查站查看證件。現在很難想像當初的情景,同一條高速公路上西德人在開,東德人也在開,他們帶不同證件,互相可以觀望交談,甚至可以在一起吃喝,但離開時西德人不能邀東德朋友去西邊,東德人也不能叫西德人上他們家作客,可想而知,當初這條公路上不知出現過多少次灑淚而別的場麵呀。

我駕著車傍晚時分到了柏林西區的旅館,周圍大都是四五層高的樓房,混凝土結構,看樣子是二戰後興建的,無明顯特色。



 

旅館附近最近的古跡是德皇威廉紀念教堂(Kaiser Wilhelm Memorial Church) ,前往旅館途中左邊的車窗閃過這座教堂建築,烏黑烏黑的,在暮色中散發出冷氣般的氛圍。隔天早餐後出門沿Kleist大街往西不到十分鍾,就到了夾在兩條大街之間的教堂。教堂建成於1895年,是為記念德國第一位皇帝威廉一世而興建的。1943到45年同盟國柏林大轟炸時,教堂炸塌了很大一部份,戰後西柏林政府決定維持原狀,隻對危險部位進行了加固,所以這座殘缺的教堂成為了一座警鍾,提醒人們納粹德國的戰爭罪行,以及為德國自身帶來的災難。







離開威廉教堂後沿原路回到旅館附近,再向北沿著Hofjager大街步行約二十分鍾,就到了德國建國史上一座重要的紀念碑,戰爭勝利紀念碑。這是一座圓台底座圓柱形紀念碑,碑高67米中空,有旋轉樓梯通向60米高的觀景平台,平台中央矗立一座八米多高的銅質鎦金勝利女神塑像。紀念碑是1864年當時的普魯士帝國為慶祝那年初打敗丹麥王國而奠基的,待1873年紀念碑揭幕時,普魯士帝國又打贏了1866年的普奧戰爭,1871年的普法戰爭。普法戰爭勝利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統一了德國,正式宣布成立德意誌帝國。所以這座碑不僅僅是一場戰爭的紀念,更是德意誌民族終於站起來了的宣示。神奇的是,二戰柏林大轟炸時城內許多建築物都炸毀了,而這座紀念碑卻沒受到多大毀壞。





 

從勝利紀念碑到東麵的勃蘭登堡凱旋門,是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大道兩邊是大片的樹林草坪和河渠,有一段路我拐進了樹林中的步道,林中早晨的空氣清新,沁人心脾。這條大道叫6-17大道,以記念53年6月17日死於蘇聯占領軍鎮壓的前東德抗議工人。快到勃蘭登堡門時,看見大街中間以及街兩邊都搭起了賣東西的臨時攤位,大多是賣吃食的,這時我才想起了當天是五一勞動節,德國全國放假慶祝這個工作人的節日。

走到蘇軍解放柏林紀念碑前那一段街道時,見一對七八十歲的年老夫婦在街中央擺設攤位,他們的攤位是一張方桌,上麵鋪了一塊紅綢布,旁邊立著一頂紅色的遮陽傘,老太太正往方桌上擺放點什麽東西,不知是賣或是讓人觀看的。左邊老爺子正往地上的旗架上豎起一麵紅旗,旗幟上黃色的鐵錘鐮刀標誌,隨著老爺子的擺弄而時隱時現,看來在柏林,仍有人懷念前東德那一段時光呀。







過了6-17大道上的臨時攤位,柏林地標,勃蘭登堡凱旋門迎麵而來。勃蘭登堡凱旋門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五個門洞,六根立柱頂著橫臥的牌坊,牌坊頂上塑著青銅的四駕馬車,馬車上和平女神馭駕向前,所以1891年這座牌坊建成時的名字叫和平門,而不是凱旋門。建造者威廉大帝的意圖是,經過之前與丹麥、奧地利、法國的三場戰爭後,和平可以長久的下去了。1989年以前,勃蘭登堡凱旋門是東西柏林的分界線,牌坊以東,就是前東柏林的轄地了。






勃蘭登堡凱旋門以東是柏林有名的Unter den Linden(椴樹大街),街名源於街邊遍植的椴樹,大街西頭是著名的洪堡大學,限於時間沒有進裏去。再往前就是施普雷(Spree)河上的城堡橋(Schlossbrucke) ,這座橋之所以著名是東西橋頭以及中間兩個橋磴上共有八尊白色大理石塑像,1845年至1857年間由八位雕塑家分別塑造,表現的是一個英雄從少年到成年,死在戰場上後軀體帶到奧林卑斯的八個片段,旁邊陪伴的是希臘神話中的神祗。







站在橋上,可以看見著名的柏林大教堂,這是一座新教教堂,十九世紀初教堂興建時,意圖就是為了與位於羅馬梵蒂岡的聖彼得天主教堂相匹敵。和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一樣,柏林大教堂也有一個大穹頂,頂高曾經是115米,1944年柏林大轟炸時,穹頂上透光的塔頂被燃燒彈燒毀,1975年重建成目前的型式。不過,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個建築群,除大教堂外還有左右兩旁的側翼建築和博物館,而柏林大教堂是一座獨立建築,前麵是廣場,後麵是施普雷河的另一條分叉。

柏林大教堂裏麵的色調明顯比梵蒂岡大教堂內部亮堂得多,白色基調,金色裝飾,紅色地毯,看起來很喜慶。巡覽過教堂大廳後,從右側順著樓梯登上大穹頂周圍的回廊,從回廊正麵可以看到廣場右邊的柏林老博物館,回廊背麵河那邊是高高的柏林電視塔。那天晴得特別好,站在大教堂環廊上看著柏林城的天際線,呼吸著春天的空氣,心情暢快極了。



























站在穹頂回廊上看到東邊有一座曙紅色的古建築,下來後便直奔而去。去到近前見幾道門附近都有警察把門,我上前用英語向其中一女警察打問這是何等所在,她轉向旁邊的男警察用德語咕嚕咕嚕好一陣,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英文字回答我,當時我有些失望,堂堂的柏林警察居然說不來自己警衛的大樓的英文名稱,看來即使是柏林,國際化的路還有很長一段要走。晚上回旅館上網查詢,得知下午見到的紅磚建築叫紅市政廳,建於1869年,二戰中受到毀壞,戰後東德重修時外牆的裝飾加上了工人煉鋼農民收割的場景。







離開紅市政廳後進了附近的地鐵站,乘U2地鐵線去南邊的波茨坦廣場。波茨坦廣場附近二戰前曾是柏林很繁華的商業中心,戰後柏林牆一分兩半,西柏林市在附近建起了柏林交響樂團和其它的文化設施,以和東柏林所轄的,位於博物館島上的緊貼著柏林大教堂的幾大博物館相對應。柏林交響樂團外觀是金黃色的多邊形建築,讓人聯想起美國阿波羅一號的登月艙。那天是五一節,樂團休息,沒機會進去參觀。現在想起來,冷戰時期不遠的波茨坦廣場蘇軍坦克密布,西柏林人到這個地方來欣賞音樂,沒有些勇氣不敢來吧。



 

波茨坦廣場東麵的Niederkirchner大街,有一段殘存的柏林牆,牆體很多處都被工具搗爛了,露出了混凝土裏的鋼筋,有幾個地方牆還搗通了,透過牆洞,可以看見牆那邊的大街和街邊的樓房。想當年蘇軍的巡邏車就在街上來往巡邏,到了89年柏林牆鑿穿後,牆兩邊的柏林人才又可以自由往返了。

我沿著牆往前走,後來看見前麵一組人裏有人用英語在講解,走近發現是一個黑人女孩正用英語講解著柏林牆的曆史。後來知道女孩是美國某大學的在校生,作為交換學生來柏林學習,空閑時上街為那些隻聽得懂英語的來訪者作義務導遊。女孩的講解細致而又恢諧,有美國年輕人特有的活潑和自信。她帶著一組人,邊走邊說,最後來到了有名的查理檢查站(Charlie Checkpoint) 。

查理檢查站之所以有名,除了是東西柏林來往的關口外,冷戰時東西兩方被抓獲的間諜,都是在這個路口交換的。女孩說冷戰時關口兩邊的樓房裏,東邊住著克格勃,西邊是CIA,每時每刻窺視著對方的動靜。









還有一處保留的柏林牆在更東邊著名的奧伯鮑姆橋(Oberbaum Bridge) 附近,那一段柏林牆建在施普雷(Spree)河的東岸,牆與河之間的河岸是當年的巡邏地帶。現在牆麵向大街一麵,塗上了不少街頭藝術,有政治性的,也有不知所雲的,牆邊有些人以此為背景留影,很多是年輕人,他們麵帶笑容比劃著各種姿態,覺得很酷。他們人太年輕,不知道退回二十六年,去到同一個位置就會付出血的代價。在這種流過鮮血的地方,柏林的牆,紐約的遺址,北京的廣場,做模做樣的留影不是很適宜的。








我邊看牆上的繪畫邊往前走,最後到了柏林另一座有名的橋,Oberbaum橋。這座橋之所以有名,一是設計二是其曆史。這座橋建於1896年,采用了磚砌歌特式設計,橋分兩層,第一層是歌特式栱劵結構,走汽車及行人,開敞的頂層供地鐵通過。橋中部一左一右各有一座方座圓頂尖塔,看起來像古時的兩座碉樓,監視著河上往來的船隻。東西柏林分裂時,這座橋屬東德管轄,橋南頭是檢查站,在那來往東西柏林的人都得查驗證件。





從橋北往南走時,一路上看見不少人邀約成群地向南,大多是年輕人,手裏都握著一瓶啤酒或是其它酒什麽的,邊喝邊走,有的還唱著歌,全沒有一般人印象中刻板的德國人形象。在加拿大,即使是節假日,也不能在街上公園等公共場合喝酒,而德國卻沒有這個限製,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暢喝。過橋後進入了前西柏林的地界,那裏無論是街上還是路邊空地上,都有不少人三三兩兩地,有的聚在一起對喝,有的圍著一個小舞台唱著跳著,街邊牆上塗滿了街頭繪畫。最初不明白那裏是一處何樣的所在,後來網上一Google,才知道那是柏林有名的娛樂區域克羅依茨堡。冷戰時很多美軍駐紮在那個區域,軍人及小孩經常需要找地方消遣,另外其它國家,主要是土耳其的難民也安置在那裏,於是,美國的搖滾音樂和土耳其的伊斯蘭歌舞混在一處,在柏林城的這個角落,居然催生出了獨特的非主流文化,讓年輕人有地方可以自得其樂一番。








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又回到了大教堂附近,大多數的遊人那時都已散去,大教堂腳下的施普雷河安靜地流淌著,偶爾,有一隻船頂透明的遊船駛過,劃破了河水的平靜。我在一家餐館擺在河邊的餐桌邊找了個座位,簡單地點了兩樣菜,又叫了一瓶啤酒。五月初的柏林,太陽落下後還有一絲涼意,餐館的年輕女孩在遞給我啤酒的同時,也遞給我一條紅色的薄毯。我喝著啤酒,看著河中大教堂的倒影,很難相信同一個地方數十年前,曾發生過那樣的罪惡與苦難。人的思想和行為,許多時候是沒法理解的。

2015.06.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其實我去柏林時也覺得沒啥寫的,你的記實多,筆調幽默,都是我該學的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我正在寫德國遊記,看了你的我簡直沒法動筆了。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從開始到現在' 的評論 : 同意。德國小城鎮很漂亮
從開始到現在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美圖讓我又看到柏林這些熟悉的景點!柏林依舊如記憶中那麽美麗。柏林的確沒有歐洲其他國家的首都那麽有名,曆史也不悠久,就是一些大的村子的集合。但是它還是值得去的。
另,的確如你所說,毫無特色的四層或五層的房子都是二戰後匆匆重建的。 但如果你去西柏林靠近郊區的地方,還是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獨門獨院的別墅的。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石假裝' 的評論 :柏林這個地方,隻能看二戰冷戰遺跡,戰前的街巷都炸光了,重建的都沒有特色。但西柏林破的少些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娓娓道來曆史的和現今,讓人邊看邊想,想起89年在北京遇到一個空姐,那時柏林牆還沒倒塌,空姐說東西德就是不一樣,社會主義國家都一樣,還講在東德停機,當地人整理機艙,食品肯定會丟。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