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巴黎女人 都市生活 我讀《悠悠歲月》(4)
安妮還在反思,大量的議論追問。
還是1968年,但是,戴高樂死了。
“有一陣令人難以置信——因為他在我們看來是不朽的。他的去世結束了五月之前的時代,我們生活中一些遙遠的年頭”
這有點像當年的毛澤東在老百姓心目中,以為他能活148歲,怎麽就死了?可是他走了,開啟了新時代
記得一篇分析五四運動的學術文章裏說過,五四運動沒帶來什麽民主與科學,帶來的就是個性解放。
五月風暴後的法國,也迎來了瘋狂的性解放。“昨天的各種羞恥感不再流行。。。《父母》雜誌教導性欲冷淡的婦女們對著一麵鏡子刺激自己岔開的大腿。卡龐蒂埃醫生卻說學生首映來排遣可與煩惱,考慮三個人做愛”。。。。
安妮寫了大量這樣讓今天的人依然人瞠目驚舌的實例。“一種女人的、生來處於劣勢的感覺正在消失”
還有自由墮胎的權利,為這種需求的孕婦悄悄提供各種便利。一隻壓力鍋,一台自行車打氣筒就行。根據這本小說改編的電影《正發生》基本就截取了了小說關於女性自由和墮胎權利的這一段。
生活好了,法國人開始到東方國家去度假,“他們希望世界上永遠剩下一些不發達的國家,使他們能在想象中向後倒退”。
真是一針見血!今天,中國流行尋找千年古鎮深山裏的農村,大概是同一種心理。
二戰,奧斯維辛集中營都遠去了。現在是“消費社會”。
安妮家買了雙門冰箱新的汽車換了彩色電視攝像機。
“五月的一切理想都在轉變為物品和消遣。”
安妮家的記憶不僅僅隻是照片,現在有了錄像,有了影像。膠卷標簽上寫:1972——1973.
她開始厭倦教師的職業“成為教師是我心碎”。
父親去世了。
《古拉格群島》“像啟示一樣受到歡迎,散布著混亂並且使十月革命的的前景為之黯淡”。
“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向往鄉村,遠離汙染、乘地鐵、工作、睡覺的單調生活”
可是大城市依然令人向往。
35歲的安妮不滿足還在外省工作,“就在那個外省的普通城市裏衰老和四驅的想法令人傷感”。於是舉家搬到了巴黎,應該是巴黎的衛星城。“一個周長40公裏的城市,一塊正在完工的土地上的一所簡易房,像一個度假村,有一些以鮮花命名的街道”。
外省到巴黎,時間變得越來越快,一天到晚除了上課什麽都沒幹,“被扔到一個隻能駕車走遍的道路網弄得混亂不堪,因而記不清地理位置的區域裏”。
受不了這種硬生生的翻譯,我想,理順了應該這樣說:“被扔到一個混亂不堪的、隻能駕車走遍卻無法記住地理位置的道路網裏”。
向往外省到巴黎的印象,除了時間變快道路複雜還有文化生活,帶著孩子看埃菲爾鐵塔和格雷萬博物館,坐船遊覽塞納河。
是的,都市和小城鎮最大的區別就是文化生活的豐富與匱乏。
但是他們去的最多的還是購物中心,“分為三層,溫度適宜,玻璃天棚下有一些噴泉和長凳”。
我們是什麽時候有了購物中心的呢?
越南戰爭結束了。法國人不相信美國人居然失敗了。
薩特死了。
安妮和母親們熱衷於討論“私立學校教育的優點,學習德語,出去住一短時間學語言的用處,他們想讓孩子進一所好大學,一個好專,一個好中學,有一些好老師”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孩子的時代取代了死者的時代”。是的,哪怕這孩子庸庸碌碌,哪怕死者都很偉大。
就這麽進入八十年代了。家家有了自己的房子。“這個實現了的夢想,這種社會成就壓縮著時間,使老年夫婦更加親密,他們將在這裏一起生活直到去世。職業,婚姻,孩子,他們到了生育過程的盡頭,現在被封閉在一些需要償還二十年貸款的房子裏了。他們用幹零活和修理繪畫,放置壁布來消愁解悶。”
安妮,我們的生活你都說中了,補充,還有守著蘋果電腦寫博客,躺在沙發看65寸智能電視。還有,中國人不欠房貸。至少不用二十年。
讀到1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