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幾十年,做為中國人,我總有許多的自卑感。現在國人有錢的多了,連母親都在幫孫子付大學學費,就不再為貧窮臉紅了。但有一件在心底裏蔵著的羞愧不知何時才能消去.
從小咱就學了:地平方正,天上蓋個大鍋底。出國後學的多了才知道有希臘人早在公元前幾百年就把地球周長測量計算出來了。 西方的文獻大多會說咱老中到了十七世紀還認為地平天圓,那時牛頓已快把天體運動用一個簡單的公式描述得精確無比, 還是個傳教的到中國後,咱老中方知他住在地底下的那一邊。
世界文獻同時也都稱咱老中的天文觀察紀錄肯定世界之最,這些觀察的結果定肯與地平天圓不符合, 如月食的的觀察。麵對大量的事實咱老中為什麽就不能,更可憂的是,不會去挑戰地平天圓之說。更可怕的是根本少有人想去考慮這類--不著邊際之事。
你能說咱老中沒學問?自古至今,萬般階下品,唯有讀讀書高。
目前我隻有一個幼稚的想法:老中缺乏一種好奇,探索的精神。為啥如此咱又不明白了。讀書太多?不象。或許是讀得太少!讀的時間很多,恐怕麵太窄,質量高的不多, 結果越讀越笨!
這問題太複雜,留給大家考慮吧。
回到主題:咱老中除了讀書,別的都不太靈,為什麽越讀越笨呢?至今我認為:肯定是讀錯了書。最開始, 我責怪曆史上的聖人,責怪他們為什麽不多花點時間去思考和挑戰。 但一想到當今我們可謂當代的聖人呢?我們至今又思考和挑戰了啥呢? 我臉紅,羞愧無言。
http://blog.creaders.net/waveheatin/user_blog_diary.php?did=180489
都不滿足該文化的整體行為,卻又不能自拔。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比如做一個企業,可以走
短平快的不打算也不可能做久的快速獲利的近路,也可以走保證質量、客戶利益的良性發展的
長期運營路線。每個人有自己的特殊情況,成功就好,無以厚非。但為什麽中國人普遍走的是
前一條路,而日本人普遍走的是後一條路?這樣的現象即使是在美國的中國人身上也存在。
為什麽呢?是文化嗎?
剛出國時中國還很落後,自己也不敢或不願去麵對現實去探討中國人。別人一說中國人這樣那樣,自己馬上變得defensive,
現現國強民富了,自己的閱曆也豐富一些,就變得勇敢了。認識一個民族是相當複雜的問題。我選擇從中國人的地球觀入手,目的就是簡化問題,使我能從一個側麵分析中國人或中國文化。
不管怎樣給自已貼標圈,咱們不能抹掉這個現實:咱們對周邊世界的認識象小孩子一樣:幼稚可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卻象百年老翁:顧不過來。
讓我特別關心的不是地球的方或圓,而是:做為一個文化“博大精深”的民族,咱們對腳下踩著的土地是什麽東西怎麽會如此的冷莫?真的不擔心走到天邊時會掉下去?怎麽連這點好奇心都沒有?
請大家思考一下:咱們這個民族,relatively,果真對未知世界缺乏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期望大家的參與。
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