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4)
2016 (2)
2019 (3)
2024 (69)
讀前人尺牘,覺其辭美語練,餐罷而留香齒頰,曲盡且音繞樑欐,故不思釋卷耳。開卷大有益,溫故而知新,冀得同道而賞之。
葭村許君,字思湄,山陰人也。乾隆時客諸幕府,以文翰名。其遺書凡若幹卷,題曰《秋水軒尺牘》,清潤婉雅,為後學宗法。下引一篇,實其書第二通,筆意澄澈,足為尺牘之式。
文言之旨,在簡而不冗,約而有法,精而有據,典重不繁。故附所據典籍於篇末,以備攷證。
許思湄與陳凝之
別後駒光如駛[1]。魚雁[2]鮮通。三晉雲山[3]。徒勞瞻企。孟冬[4]旣望。從沈孟養處寄奉手書。不啻五年前風雨對牀[5]之快。第以吾兄之才之品。早擬穎脫遂囊[6]。何尚鬱鬱[7]居此。芙蓉[8]出匣。會當有時。祈耐心處之。弟自壬子夏五。由遼西而至析津[9]。今春賦閒四月。旋以舊友沈聿新招赴平舒。相助爲理。頻年浪跡。到處因人。正不知上林多少樹。何緣獨借一枝耳[10]。
[1]駒光如駛: 《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2]魚雁:《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書中意何如。上有加餐飯。下有長相思。《漢書蘇武傳》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3] 唐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4]孟冬乃農曆十月,旣望,望後一日,卽十六日。
[5] 韋應物:餘辭郡符去,爾為外事牽。寧知風雪夜,復此對牀眠。始話南池飲,更詠西樓篇。無將一會易,歲月坐推遷。
[6]《史紀·平原君傳》毛遂之事。
[7]《史紀淮陰侯列傳》: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此乎
[8]《越絶書 外傳記寶劍》下階而深惟,簡衣而坐望之。手振拂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
[9]析津。遼置燕京析津府,今天津。
[10] 唐李義府 《詠烏》:日裏颺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