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東急就章(29)

(2024-04-26 19:52:57) 下一個

有人會問,爲什麽不提吉林呢?別忙,現在就談談吉林。吉林因爲是龍興之處,從第一次封禁後,吉林地區就一直是滿清的小堡壘,因此禁地獨多,是封禁最嚴的地區。滿清的幾個皇帝都曾多次頒布封禁吉林官荒的喩旨,而且對地方官之督察亦最爲嚴厲,該區實行的最常用招數就是驅逐未登記入籍的流動人口,因此該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一直是非常地緩慢。當然,吉林的私墾現象也是一直存在著的。這些私墾者們曾使圍場南北十七、八裏,東西八十餘裏,皆無樹藏牲。當黑龍江全麵開放後,吉林官衙看到了開關移民墾荒後的各種好處,特別是為了稅賦收入、安民濟食和移民實邊,由吉林將軍景淳向朝廷奏請招墾。獲準放墾舒蘭以北禁荒十萬坰,圍場墾地八萬坰,阿勒楚喀以東墾地八萬坰,雙城堡地區四萬坰。舒蘭以北是今黑龍江的五常,阿勒楚喀為今黑龍江之阿城,當時都屬吉林將軍管轄。雖然開放晚了一步,但力度卻非常大,一下子就揭開了吉林大規模移民墾殖的序幕。光緒八年設立三岔口招墾總局,幷分赴山東,山海關內等地招攬移民,優惠政策是除農具食糧籽種皆由公家支付外,幷發給每人銀四兩,以資維持。而甲午戰後對日巨額賠款及軍餉的籌措,使得滿清朝廷不得不加快了吉林地區的放墾和開發步伐。光緖三十一年,日俄戰爭爆發,其戰場就在東北,爲社會輿論及時勢所逼,滿清不得不全部開放吉林的土地,以漢人充其間,妄圖以此抵製日俄的不斷蠶食。光緖三十二年臨江縣、依蘭府、方正縣、寧安縣及饒河縣這些最封閉的地區也開始放荒移民。此後移民政策逐漸完備且越來越寛,自此拉林河、圖們江、牡丹江及烏蘇裏江流域就成為了充滿從中原搬來的移民的新家園。

吉林的開放與奉天及黑龍江相比還有另一特色,那就是在招倈移民墾荒的同時還招收南洋及內地的富商來辦實業公司,由這些公司領地並招民開發,不過有關的資料卻並不容易找到,所以至今仍是存有很多不解之迷。在文獻中吉林的移民以山東人爲大部,據傳當時人流相率而往,勢若河決,滔滔不可複止。其時山東去東北多走海路,乘汽船、木船,從大連及牛莊(營口)一帶上岸,再由陸路向吉林進發。沿途還有不少山東人集聚地,大多爲先到之人爲方便老鄉且維係生活而提供的爲新移民服務的地點。“日日共寢於客店者,皆是山東之移住民”。有些地方的名字亦以山東及內地地名名之,如位於蘇家屯西的燈塔鎭在以前曾名“大陸煙台”,遼源曾名之“西安”等,而小的村落更是不計其數。

清代文字書畫大家吳大澂曾在吉林開放墾荒時任吉林督辦,並大力主辦其事,他對開放前的描述是:“我初度地涼水泉,六十裏中無人煙。膏腴一片空棄捐,臨江四頋心茫然”。而開放移民墾殖後:“從此墾辟相蟬聯,滿溝滿車歌十千,但見西陌與東阡,鷄犬家家相毗連。”

滿清統治者保守固有文化的封閉心態,並未因內懮外患及關東的開放而有所改變。這一點一直到滿清滅亡也未曾有過變化,因此關東開放力度的逐漸加大並非是朝廷的自主意願,而是一種從外因到內因的被動所促使著,從根本上看是在流民浪潮的衝擊以及沙俄步步逼人的侵略勢態之下,滿清統治者不得已的步步退卻,在退卻中仍見到它不時地想堅持原有的封禁。從文化學的角度上來看,就是麵對漢文化隨著流民爭生存之潮流湧入進來後,關東原生態文化無力抵抗侵蝕而不得已之大潰敗。這與自然界中的現象是極其相似的,在華夏嬌小玲瓏的缽養觀賞金魚到了北美的湖泊河流中竟變成了幾十斤重的濁穢巨物,蓋緣於其北美之原住魚無力抵抗外來之侵襲。因此原來充斥著土著文化色彩的關東從此就産生了獨特的持續到今天的所謂關東文化。

滿清末期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湧,洶湧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為中原文化對滿洲固有文化的“侵蝕”,受到“封禁”的人為幹擾,那麼,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幷很快就喧賓奪主了。

齊魯到關東的流民使中原文化得以平麵移植過來,加上人數佔絕對優勢,他們有充分理由在移居地保持齊魯文化或燕趙文化,所謂“聚族而居,其語言風俗一仍舊貫”即是如此。他們可以不必改變自己,削足適履式地去適應當地的社會風俗、宗教信仰,使用當地的語言文字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同樣是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與外來文化互相補足的進程。社會意義上,放開移民後關東地區基本上是華北農業社會的擴大,二者之間雖然容有地理距離,但卻以移民的湧入而沒有明顯的文化差別。華北與關東之間,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製度、倫理觀念、經濟行為等各個方麵,都大同小異。最主要的,是東三省移墾社會成員,沒有自別於文化母體的意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