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説滿清尙未入關之前,走出大山後,準備向中原挺進之時,最先曾定遼陽爲都,已經開始興建都城的工程後,卻又選擇了今天的瀋陽之地爲中央政府所在地,背以長白之脈,準備進取中原,這個在短短幾年就改變建都之地的眞正原因一直沒有明確的説法。關於在遼陽建都城的情況可從《盛京通誌》的記載中看到:天命六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努爾哈赤稱:今旣與明構兵,豈能即圖安逸,汝等所惜者一時小勞苦耳,朕所慮者大也。苟惜一時之勞,何以成將來遠大之業耶!朕欲令降附之民築城,而廬舍各自營建,如此雖暫勞,亦永逸已。貝勒大臣皆曰:"善。"遂築城於遼陽城東五裏太子河邊,創建宮室,遷居之名曰東京。其後又在遼陽建造了東京陵,將其祖父、父親、福晉葉赫那拉氏等陵遷至遼陽。
滿清與明朝的戰爭是殘酷而漫長的,這塲戰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盛京地區。自明萬歷年間到滿清入關的四十餘年,這片土地就一直是戰場,從未停歇過。據文獻記載自興京(今新賓)至山海關,東西千裏,開原至金州,南北亦千餘裏,荒城廢堡、敗瓦頽垣,沃野千裏,有土無人。戰前之村屯,毀蕩盡空、滿目瘡痍、一望荒涼。
今人稱瀋陽爲盛京、奉天或奉天城,實則這是兩個槪念,盛京是今之瀋陽不錯,但奉天不是瀋陽,而是府名。奉天府衙在盛京,後來奉天府改奉天省,盛京乃奉天之省府所在地。就象今天瀋陽是遼寧省城,卻隻能稱瀋陽,而不能稱遼寧或遼寧城。而奉天府或省其所轄地區與今之遼寧幷不完全對應,包括今天吉林省的一大部分。
在此處對瀋陽這個地方再特別地多談一點。今天的瀋陽地區在元代曾是一個地方政府的轄下,明代依例設為瀋陽衛,但並未有加力進行治理,也未曾眞正地統轄過,僅落其名,未見其實。原因在於女眞等少數民族部落的存在,因此該地區的所謂明朝官員實則大多都是由明朝政府賦予給當地土著民之首領。清太祖努爾哈赤曾任明之“建州衛都督僉事”就是其中的一例。努爾哈赤在天命十年從遼陽遷都於此,天聰五年被尊為盛京,順治元年清朝遷都北京之後,以盛京為畱都。順治十四年移原遼陽府於盛京,改為奉天府;後來又爲移民事務等而另外設立了遼陽府。乾隆初設盛京將軍,駐盛京城。滿清一代從未有以瀋陽稱呼盛京的情況,盛京城改稱瀋陽是在民國初年的事。
順治元年滿清遷都北京,八旗兵丁及眷屬從龍入關,其人流絡繹不絶於途至三十五、六日。八旗兵民及家屬移民北京的活動持續了數年,據統計人口流出近百萬。由於戰禍再加此次移民遷出,致使關東地區更加土曠人稀、生計凋敝、蕭瑟荒蕪、一片狼藉。這裏要指明的一點是,此次從龍入關的八旗人丁,絶大部分是當時奉天轄區之人,而今之吉林邊遠地區及黑龍江地區當時本就是人煙稀少之荒野,所以很少有人隨滿清八旗進關。
從滿清入關的順利程度來看,不得不承認歷史的發展有極大的偶然性。在華夏的進化史上每當改換朝代之時,最後的勝利者幾乎都是經過多年的殘酷戰爭,而當外族侵入華夏時更是要經過沒完沒了的你死我活的征戰,等到把中原都征服以後,外族在與漢族的拚鬥中已經是筋疲力竭,瀕於死亡的邊緣,因此外族在華夏的統治都不長久。但滿清的情況不同,除去南明小朝廷在江南稍有抵抗外,其餘的地方可算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已經完全歸順了。那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順王朝竟然能在一夜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好象它本就沒存在過一樣,過了幾百年以後,你仍然不能相信明朝統治者歷經數年、積全國之力不能消滅的李自成連八旗都沒正式碰麵就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了。這不是滿清統治者具有“撻彼殷武,奮伐荊楚”之力,也不是它能“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使得漢人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更不是滿清八旗的兵丁手舉王道大旗來攻中原,因爲滿清八旗之殘忍兇狠,隻要看看它是如何屠戮支持南明小朝廷的那幾個江南城鎮就知道了。滿清入關好似就是牧野之戰的翻版,不同之處是牧野有戰,而滿清入關説不上有戰爭,完全是漢人的軍隊自己反水,躬腰引導著外族進入京城幷清理中原,為八旗平復了天下。
滿清入關後首先所麵臨的重務是肅清中原,八旗兵士尾於明朝反水的漢人大軍,揮指江南且橫馬蹤躍華夏。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先有明之橫徵暴殄、加之李自成等各路農民軍多年的竄撓和清洗,華夏糜亂、幾無凈土。天下初平定更需要養民生息,因此賦稅難以支撐滿清的穩定和征伐。在此情況下,就不得不開源節流了。節流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遣散那些已經完成平定任務的漢人軍隊,但初定之天下,百廢待興,捉襟見肘,皆需錢糧,又因是外來民族之統治,加稅賦則會使漢人再次落入水深火熱,可能引發社會再次動蕩,爲此滿清朝廷上下懮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