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僑今昔之一粟(二)

(2023-12-24 06:41:55) 下一個

看到這個徵信錄我想在北美一定還會有別的城市的華人在做同樣的事情。查網上無果,那就查詢卑斯大學圖書館(UBC)及新、馬、台的資料庫。浩如煙海的資料非我所能遍尋,僅蜻蜓點水,那收獲即已滿荷。當年爲抗日救國大業出錢出力的非止北美華人,而是幾乎遍佈全世界。舉例明之:

東華報(THE TUNG WAH TIMES)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日第五版登載關於澳洲本土抗日的資訊就有:紐絲綸威靈頓華僑救國金滙欵犒軍之詳細通告;雪梨華僑抗日救國會鳴謝烏加素華徳橋抗日救國會經手捐助宣傳經費;雪梨救國會電覆紐卡素救國會謝勉捐助宣傳費。東華報是澳洲華人所辦之媒體,從一張報紙的一個版麵上旣可找到三則相關資訊,不可不謂之當時抗日實爲全球華人之頭等大事也。

一九三三年的抗日是個什麽情況?當時日本侵略軍從滿洲向關內開進,平津戰事起,同時日軍亦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出動陸海空軍妄想侵入腹地。抵抗日軍者爲國民第十九路軍,將士向全國發出《第十九路軍為日軍犯境通電》:特急。銜略公鑒:暴日佔我東三省,版圖變色,國族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殺人放火,浪人四出,極世界卑劣凶暴之舉動,無所不至。而炮艦紛來,陸戰隊全數登岸,竟於28夜12時在上海閘北,公然侵我防線,向我挑舋。光鼐等分屬軍人,唯知正當防衛,捍患守土,是其天職,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為救國保種而抵抗,雖犧牲至一人一彈,決不退縮,以喪失中華民國軍人之人格。此物此誌,質天日而昭世界,炎黃祖宗在天之靈,實式憑之。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十九軍軍長蔡廷鍇、淞滬警備司令戴戟叩。

這是第一次淞滬之戰,今人通常所談大多爲第二次淞滬之戰。上文之“紐絲綸威靈頓華僑救國金滙欵犒軍之詳細通告”卽是犒勞十九路軍之欵。內中言道“本會於民國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滙港幣一萬一千元交滬蔡軍長廷楷。收作犒軍。此欵本會託餘恩和由香港滙豐銀行轉滬行交。”“滙欵時致蔡軍長電:謹電致慰。……收到後請電覆。望繼續努力。僑等誓爲後盾。威靈頓華僑拒日救國會叩。”蔡軍長回電:“紐絲綸威靈頓華僑救國會鑒,一萬一千元已經收妥,謝謝。我軍拒日,用至最後子彈爲止。蔡廷楷叩。”後蔡軍長又特親筆答覆:“逕啓者。頃接貴會來函。畧去年二月十六日曾致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所滙港幣一萬一千元。請用墨信回覆。發回收據。以便存刋等語。該敝軍駐滬辦事處,曾於去年三月二日收到紐絲綸威靈頓餘恩和由港滙豐銀行轉滙港幣一萬一千元,計折合規元八千一百二十六兩二錢五分。想即貴會所滙之欵。除收據已於收到欵項時。交由銀行寄上外。茲再補部收一紙。隨函附上。屢有贊助。無任感佩。特函奉復。並頌僑祺。附收據一紙。蔡廷楷。”

近百年前,旣使戰亂之時,此欵來龍去脈清晰如水、銀兩毫厘畢現,蔡廷楷身負如山重責,但仍親筆回應。此事公開登於澳洲當年著名華文媒介,試問諸君今時能否複製?

捐欵捐物乃身外,而華僑以身赴難實承辛亥先驅之誌。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三日《東華報》第二版載:“華僑救護隊北上。歸國華僑救護隊。聯袂由省來港候輪北上。共計有隊員百數十名。昨日乘新寧輪離港。由隊長葉青領隊。香港糖商總會同人。以該隊出發。純爲救護我國災區受傷者。特捐出川資以助其行也。據葉隊長稱。該隊抵滬後。向中央僑務委員會請示。然後出發平津前線雲。”

此類壯舉數不勝數,五大洲美、歐、亞、澳皆有記載,餘未查到非洲,非其不有,疑爲不發逹而媒介少傳之故。

華人關愛祖籍之地,不僅戰爭一事。翻看故紙,一日曾見一説,廣東台山曾有中國當時最先進之中學。稍一窺查,此事爲眞。清末朝廷爲時勢及民情所困所壓,不得不行改革之名。但口喊變法維新數度,皆不情不願耳。絶類今之改革開放,一喊四十年,至今仍在狂呼“把門開大一些”。例如,雖廢科舉但卻不大力建新式學堂,隻把當時已破舊之學宮充爲學舍之用,而師資及管理也仍循舊例。當時的新寧縣令並不熱心建校,注意此新寧非今之湖南新寧縣,而是今之台山市。當地士紳及宗族募捐籌欵,欲建新學堂,但久募無功。時值有加國華僑回鄉省親,得知此情,歸加後以域多利寧陽餘慶堂之名在全加拿大台山僑民中勸捐。域多利或稱域埠卽今名之維多利亞市(Victoria, BC),乃卑斯省會。最終募得加幣二十四萬九千餘元,折合當時華銀五十多萬元。此欵由域埠餘慶堂派人攜回台山並主理建校事宜。從我看到的資料中,我體會到華僑前輩爲家鄉貢獻的熱心和無私。他們麵對的並不是有錢有地就能順理成章做事的局麵,而是一切都在親力親爲,需要周旋於台山政府、地方軍隊、本地宗族士紳和承建商等等勢力之間,要一直地溝通和調和,還要隨時應對那不靖的社會狀況。最終使台山中學擁有了當時國內建築最完備的中學校舍。

這樣的爲家鄉建校及做慈善事業的例子我還讀過幾篇。爲什麽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呢?我以爲這主要是中國文化中流傳下來的一個特質:心懷故土之懮樂觀。前輩華僑中的僑領大多是在漢文化的傳統之上再接受了西方的新式教育,在商界有所發展,在教育界特別是華僑教育及宗教領域有所建樹者。他們希望按照自己獲得的新理念去回報自己曾成長的家鄉,把世界文明帶回血脈之地,爲家鄉人開拓富裕之路,此旣所謂衣錦還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