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趕上春節,去 Costco 買了不少不同類型的甜品,引發些感慨。周日,我,愜意悠然,一杯咖啡,一塊甜點,品味苦澀與香甜的融合與撞擊。兩者合二為一渾然入體沁人心脾。悠悠恍似明心見性,化百味人生於虛無,此刻溫馨無比。希望時光凝固,分分有此時,日日有今朝,人融入自然,忘我,將美好永存,然現實是殘酷的,人介入社會,變化莫測,唯能保守的就是一杯咖啡,一塊甜點的如常生活。
出國之後,入流最快的就是與綠茶 byte byte 而投身咖啡。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衝一杯咖啡,工作卡殼了再來一杯咖啡,午飯後懶散,就趕緊再續上一杯咖啡,晚飯後,就不敢碰這家夥,否則一晚上會在床上輾轉反側,浮想聯翩。起初享受咖啡就是咖啡,後來與同事去咖啡店,看他們總會加點一份甜點十分不解,於是有天照貓畫虎,也來了一份,苦咖加甜點,二者融合交相呼應,真真體會到了美滋味美的境界 -:)
咱對甜點是來者不拒是繼承了家裏的習慣。父母是廣東人,飯後甜品是必須的, 或糖水或甜羹,總之收口的味道是甜甜的,讓人爽心爽肺,而不必滿嘴帶著菜肴的百味離開餐桌。出國後到老外朋友家聚餐,發現大餐的最後一道定是甜品,當然人家不上糖水,但有 pie, cookie, 冰淇淋...,總之多少與老廣有相同的飲食路數,十分對咱的胃口。
不過培養這飲食習慣,非從小養成滴。我們成長在文革時代的一代何以有如此福氣? 那時定量供應,有的吃就不錯,想吃好就另說了。肉糖憑本,想多吃有錢都沒招。況且人們的工資就幾十塊,十年八年沒漲過,何以有奢侈的一道一道餐的享受。
記得大院副食店倒是常年賣點心糖果, 印象最深的是什錦糖,名字聽起來不錯,實際上就是各種糖混在一起,奶糖不多見,多是硬梆梆的水果糖。家裏偶爾會買些,以備客人上門之用,我們孩子也就此刻順時吃上幾塊。那個時代想隨心所欲要什麽吃什麽都是天方夜譚...改革開放之後生活發生了變化,有了講究的條件,老爸老媽忘不了家鄉的傳統習慣,甜品慢慢上桌,那時正值考學的咱,胃口大開, 漸漸接受了飯後一甜的新型的飲食習慣。
甜品走入咱的生活後,想吃就吃,搞得嘴也很甜,不討人嫌 -:)出國後,遇上咖啡加甜品後則是一發而不可收,吃吃吃,西式的各味甜品,百花齊放,真真實踐了生活中不能沒有甜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