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前兩天看孟非新一期的【非誠勿擾】, 發現一位三十來歲上場的男嘉賓過往婚戀婚姻經曆著實奇葩。他來此節目是以離婚者的身份希望重新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且希望一起養育他三四歲左右的女兒。
哥們看起來挺正常,微胖的身軀亦顯得成熟,在與場上女嘉賓交流時有一定的互動,雖然有過婚姻背景,她們對他也還有一定的興趣。隨著話題的展開,了解到男嘉賓與前妻都是獨生子,彼此一見鍾情牽手相識大半年後成婚,生活和諧美滿,一年後又了女兒,共同養育也是奇樂融融。誰想到了孩子倆歲,不同的教育理念,夫妻打得不可開交,妻子認為這時的孩子要快快樂樂地放養,老公認為2-6歲的孩子要大力加強早期教育,否則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兩人互不相讓,最終傷了感情,各走各路,孩子歸了男方。
由於孩子早期教育的不同理念而導致離婚真是首次聽說。如果相信男嘉賓的一麵之詞,他們分手確實沒有其它影響情感的因素,那麽培養孩子就是他們婚姻的一個梗,以至無法每天麵對。過往夫妻分手成因無非是第三者介入情感別移或,性格不合麵麵相覷,或聚少離多難得同一屋簷之下.....這些常見又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理由讓人們也習以為常,情感沒有了,過不下去了,離也就離吧。
看看非常勿擾台上的女孩,來自單親家庭的不在少數,國內大發展的環境,機會多流動性強,增大這種可能性與機會。人們自身受其影響,耐心包容性弱化。說回上麵的哥們,與前妻本身沒有情感上的問題,由於對孩子早期教育引發的矛盾,理論上來說彼此可以協調,或是一方的一定退讓,而不至雙方原地不動,非離不可。回想我們自己養育自己孩子時,其實也有不同看法,但無所謂誰對誰錯,都是本著對孩子好之心,那麽無非就是在實踐中調整,互相融合彼此的方式方法,之中吵歸吵,但不會上升到傷害夫妻感情。
男嘉賓兩人都是獨子,這一代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以己為中心,過於自信導致自大,生活中沒有“退讓”二字。一旦組成家庭,形成的三觀及自我帶入家庭,遇上事,水火不容,難免不“刀槍”相見,何來包容之心,非理性勝於情感。一個看似簡單的教育孩子之事,都能導致家庭的破裂。現在國內年輕人離婚率之高,不願生孩之切,多少折射出當下“計劃生育”一代人在特殊年代的生活態度,由他們上演繹了百態生活的奇葩悲喜劇 -:)
最後孟非問男嘉賓在未來一段婚姻生活中,對孩子教育是否有所調整,哥們斬釘截鐵地說“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話音未落,場上女嘉賓紛紛滅燈,如此頑固不化的執念之人,誰人願意相隨終老一生 ......
試問世界上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嗎?沒有,那麽如果要繼續和睦的過下去,就要互相寬容,有張有弛。如果你總是給別人沒有退路,那麽別人最終不會給你留退路,兩人就沒有路可走了,不離婚才怪。
幾年前就發現和老婆在對待女兒教育方法上有很大差異:老婆見不得女兒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犯一點小誤,對女兒有的絕大多數是負麵的挑毛病指責,很少有正麵的讚揚和鼓勵支持。我的理念正好相反:允許女兒出錯,幫助她找出出錯後今後如何避免的思路而不是隻是一味強調將來要認真仔細。對女兒取得的任何一點成績都給予讚揚鼓勵。
和老婆為此溝通了無數次,她也多數答應嚐試改變教育方法,但堅持不了幾個星期還沒有看到女兒的明顯改變她就回到了原來的狀態。
原來就為這種不協調想到過離婚,現在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經過這幾年老婆似乎對女兒的成長教育死了心,女兒一旦犯了什麽小錯就會沒鼻子沒臉一通辱罵,話越說越難聽。女兒的性格現在也已經開始變得孤僻,自卑,冷漠和暴燥。可以想像每天生活在至親的語言暴力下這種變化有多自然。
女兒現在才開始上高中,更可以想像得出幾年後她會發展成怎樣的精神人格,甚至是她這一輩子可能會有怎樣的人生道路。
為了讓她能有一個健康的精神人格,為了她今後能有一條正常的人生道路,離婚好象已經成為我唯一的選項。自己骨肉一輩子的幸福比自己可能熬一輩子雙方都痛苦的婚姻更重要,不是嗎?
我不同意你所說男嘉賓的教育理念,但在中國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他這麽想沒有錯,我更能理解他為了自己孩子離婚的心態。可能這種心態隻有成為父母後才有,而未婚未育的女嘉賓是感受不到的,所以一齊滅了燈。
其實是緣分盡了, 雙方都想從婚姻中解脫出來, 找一個借口而以。
天天吵罵,傷到深處不就想分手嗎? 婚一輩子的大多都是
隱忍,經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