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休,指鹿為羊和老幺的回鍋江湖

旅遊、美食、理財,指鹿為羊和老幺早退休後重新遊蕩江湖。
正文

曆史統計證明100%成功率的投資方法

(2014-04-10 18:38:34) 下一個

investment

怎樣找到最佳的投資方法?這大概是每一位投資者最想問的問題。可惜,這也是這個世界最難回答的問題。隨便進哪家書店,你都能隨便找到幾十種講投資的書,而且不同的書之間的觀點往往還大相徑庭。同樣,去年還各大媒體追捧的 “投資神人”,今年就可能已經破產入獄。

我現在投資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也可以有舒適的生活。我總是假定未來已經沒有薪水收入來彌補投資虧損。因此,我的投資也越來越保守,對那些主要靠搏概率來取勝的冒險方法都一律退避三舍。

如果你和我一樣,投資主要的目的是在低風險的前提下獲取穩定的回報,而不是追逐暴利,那我向你推薦以下這三條禁得住曆史考驗,幾乎有100%成功概率的投資方法:

1. 著眼於長期回報

市場每天都在波動,除了神仙,誰也不可能準確預測明天的漲跌。因此,無論你是買股票,買房,還是投資債券,你總是可能會買在高點或者買在腰上。但是,盡管短期內有波動,但長期來看,總是向上增長的。根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的股票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股票指數下跌後,經過10年還沒有反彈到下跌前水平的情況。同樣,房地產每年漲漲跌跌,但也幾乎是平均8年左右就鐵定價格翻倍。

S&P 500有記錄以來平均長期年回報為9.8%, 道指的平均年回報率為9.6%。 也就是說,曆史證明,隻要你的投資回報能達到股市的平均水平並且你有能力堅持10年以上,你就有幾乎100% 的概率能夠戰勝市場波動,獲取近10%的年收益。相對於每年3%左右的平均通貨膨脹,這個回報率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講還算是不錯吧。

因此,為規避風險,我們應該著眼於10年以上的投資期限。在決定投資前,必須審視自己的現金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不會在短期之內就因為財務狀況的變化而被迫變現。

2. 把買股票當作買生意

巴菲特常說,買股票就像買農場。他選股的時候,總是假設自己要買一項生意,例如農場,來自己經營。他關心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現金水平,未來顧客需求變化等等,而不是現在股市的高低,市場分析師對股市的判斷等等。巴菲特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來判斷是否應該投資,而基本上忽略當前股市技術指標。

這值得我們學習。說到底,對一個長期投資者來說,一隻股票的價格,最終是由股票背後所代表的企業的盈利能力決定的。我們買股票時,不要被股評、技術指標、趨勢等等迷惑,而是要著重於了解該企業從事的業務,分析企業的價值。我們應該問自己,如果我是該企業的業主,我現在對企業的未來是否有信心。

像我一樣的普通投資者,做不到巴菲特那種層次的企業價值分析。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到一點:不投資於自己不了解的行業。

3. 製定自己的紀律

是人就會有感情,有感情就會有貪婪和恐懼的時候,這絕對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們任由貪婪和恐懼左右自己,就會在眼紅別人賺錢的貪念下追漲,或者在股市下跌時盲目拋售。

為避免貪婪和恐懼主宰我們的投資行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以企業價值為核心的原則,製定自己的入市或者拋售的紀律。例如,不少投資者在建倉時都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喜歡一隻股票,但嫌現在的價格太高,希望跌一點再買。但該股票真跌的時候,又害怕明天會再跌,所以沒買。再過兩天,股價又漲回去了,最終還是沒買成。為避免這種情況,一個方法就是在研究完股票價值之後,製定自己的購買價格和數量,把這當作一項紀律來執行,隻要價格達到了就買,不要猶豫。

我們執行自己的紀律就像是自己開交易所,自己下單一樣:隻要達到了下單的價位,就一定要買賣成交。如果沒有達到,任憑市場變化也自巍然不動。

以上三點,是我個人的體會。但是,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尤其是承擔虧損風險的能力不一樣,應該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如果你的主要投資目的是為退休做準備的話,歡迎經常訪問我們的網站 早退休| zaotuixiu.com,大家多多交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