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休,指鹿為羊和老幺的回鍋江湖

旅遊、美食、理財,指鹿為羊和老幺早退休後重新遊蕩江湖。
正文

我向往的簡單生活

(2014-10-22 20:42:38) 下一個
 

japanese-garden

 

不知道是因為進入中年,還是因為一直在計劃提前退休,最近非常“與我心有戚戚焉”是 Duane Elgin 寫的 Voluntary Simplicity Second: Toward a Way of Life That Is Outwardly Simple, Inwardly Rich (自願簡單生活:通向外在簡單,內在豐富之路)。這本書主要是鼓勵人們自覺選擇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追求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找到真正心靈獨立、快樂的生活,還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實現可持續的人類生存發展。

可能是因為老外文化中獨立,親近大自然的固有傳統吧,Duane 在書中比較強調人與自然,自給自足等。對這些觀念,我倒真的是心向往之,但實話實說,經過多年老祖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毒害,我的動手能力已經直逼廢柴,如果真要像梭羅一樣去瓦爾登湖邊上自己蓋房子,自給自足地生活,非被活活餓死不可。

那麽,我心目中的簡單生活應該是怎麽樣的呢?

1 、從擁有的物品中獲取快樂,而不成為物質的奴隸。

我其實是挺俗的那麽一個人。雖然不至於到購物狂或者收集狂的程度,但如果有人勸我放棄物質享受,追求精神的愉悅,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沒了物質享受,精神怎麽可能快樂得起來?不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改變,開始喜歡極簡的生活方式,但至少現在對我來說,美食、舒適、再加一丁點奢侈恐怕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另一方麵,我也在反思,自己擁有的某些東西,會不會也可能帶給自己更多的是麻煩和擔憂,而不是快樂呢?比如說我們家就指鹿為羊跟我兩人,是否真有必要住全幅地的house?住大 house 真的比住小 Apartment 帶給我們更多快樂,足以抵消我們必須不斷割草、收拾花園、甚至油漆、建露台的麻煩嗎?又比如說曾經慕名買了全套 Wedgwood 出的茶具,但因為價格不菲,總是舍不得拿出來用,到頭來除了總讓我們擔心千萬不要被打碎以外,似乎也沒有什麽別的用處;再比如說我們的衣櫃裏真的需要依舊保留那些一年都不一定穿一回的衣服嗎?

佛經上有個故事,說一個人沿河趕路,看見河對岸的道路比較好走,就做了一隻木筏,渡到了對岸。上岸以後,他想到木筏是自己辛苦紮出來的,而且未來說不定還需要再渡回對岸去,所以,他舍不得丟棄木筏,決定背著它趕路。由於木筏的沉重負擔,他在平坦路上的速度反倒還不如以前走荊棘小道的時候了。

對照一下,我是不是自覺不自覺地背著我自己版本的木筏呢?所以,未來我會記得時不時問自己:擁有這個東西是給我帶來享受和快樂,還是帶給我麻煩和壓力?它真的是必要的嗎?如果去掉它,我的日子會不會變得更輕鬆,更自在?

雖然一個人在物質和精神世界之間的取舍,是個人偏好,沒必要非要拔高成心靈雞湯,非要分什麽高大上或者低俗,但無論選擇什麽生活方式,我們的根本目的還都是從擁有的財、物獲得快樂,而不要成為打理,伺候財產的奴隸。

從不要為自己擁有的東西勞碌一生的角度出發,我以後應該學著少買東西。就算買的話,也重質不重量,隻買真正滿足自己需要,體現自己個性品味的。

2、更看重時間,而不是收入

仔細算算,如果活得簡單一些,其實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似乎也並不需要太高的收入。自評是個屌絲型的人,如果讓我從在高級飯館裏穿西服輕聲細語和在大排檔啃骨頭灌啤酒之間選擇,我一定真心選後者。再說我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一直不停地拚命工作,四十大好幾的人了,多少也有點積累,估計光啃啃骨頭這輩子還夠。這麽算下來,更覺得不應該把時間主要耗在掙錢上。即使繼續工作,自己已經有條件多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薪水高低。

一旦把錢的事情看開了,一個人的時間才可能真正屬於自己,生活就自主、自在多了:

● 不必整天加班加點,為沒有意義的繁瑣工作精神緊張,焦頭爛額
● 不必為了掙錢和家人整天不照麵,連交流的時間都沒有
● 不必沒睡醒就掙紮起床,然後堵在上班的車流中心煩意亂
● 不必整天看老板臉色,對客戶說違心的話
● 不必下班後還被郵件、短信騷擾,連鍛煉、讀書都沒有心情
● 不必再被迫忽略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

從某種意義上說,減少自己的物質欲求,等同於減少自己的經濟壓力。如果說,四十歲以前,在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之間我一直致力於前者,那從現在開始,我希望可以簡單生活,多些時間給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3、好好鍛煉,珍惜自己的健康

一年多前腎結石突然發作,疼得半夜被送進急診部的病房。在止痛針發揮作用之前,疼痛幾乎是我還活著的唯一證明,那時候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除了身體健康,什麽都是浮雲。止痛針發揮作用以後,有了一點心情看看病房周圍,其他病人的臉不是因為痛苦而扭曲,就是麻木到兩眼毫無生氣,無一例外- 所謂悲慘世界,估計也莫過於此。

曾有人問 DL 喇嘛: “關於人性,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麽?” DL 喇嘛回答:“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複身體,他犧牲錢財。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將死時,才發現自己還未曾好好地活過。就這樣,他還抱怨是這世界讓自己活得太辛苦。”

不懂得從簡單生活中找尋快樂,難免會無限放大、強調自己對物質的真正需求。可惜,我們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能力和運氣大富大貴,這也就意味著一個一輩子隻追求物質財富的人,有極大的概率會過得很累,很絕望和失敗。

很幸運,我的結石後來自然排出去了。更幸運的是,當時的情形,讓我從DL 喇嘛的話中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促使自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鍛煉,珍惜健康。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從走路,到跑5K,再到跑10K,現在正在練習半馬。體重也減了10公斤,回到了大學畢業時的水平。

4、簡單化周圍的人和事,過得隨意率性一些

其實人際關係也沒有那麽複雜,好多事情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把本來沒有什麽含義的事情搞複雜了。如果我們過得隨意率性一點,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閑下來多出去親近一下自然,不要有事沒事胡亂擔心,就可以過得輕鬆很多。道家講究順天意,無為而治;聖經上也說天上的飛鳥,山穀裏的百合花,上帝尚且會喂飽、打扮它們。那麽,人何必要過得那麽操心呢?

出國以後,有機會比較不同文化、種族下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放觀世界各族,我覺得華人算是比較操心,比較有憂患感的族群。不管是過去窮的時候,還是現在逐漸富裕的時候,好像笑得都比較少,活得相對比較沉重。當然,我不是說人就不應該未雨綢繆。比如說我一直覺得其他某些族群的人就應該多花點時間,嚴肅計劃未來。但是,什麽事情都應該有個“度”。如果我們一味放大積穀防饑的需要,總是因為未來儲備而一再推遲享受現在的生活,未來我們很可能會後悔的。

5、多嚐試以沒有去過的地方

如果以後還有經濟能力偶爾奢侈一下,我希望可以多到各地走走,多嚐試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和老婆聊天,經常同感我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一直循規蹈矩地讀書、考試、工作,和很多其實比我們窮得多,但勇於享受人生,活在當下的老外比起來,自己的一生實在是太單調乏味了。

簡單生活,減少自己擁有的物質,不但可以節省,可以騰出更多的錢花在旅行等體驗上,更重要的是不必操心對有形資產的打理,擺脫所謂家業對自己的束縛。從這個意義上講,簡單生活,擁有物質越少,得到的體驗反而可能越多。

6、多讀幾本好書,一直保持好奇心

自誇一下,我這個人還是比較愛學習,也是比較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的- 至少說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的時候是這樣。在實踐簡單生活方麵,這應該算是一個優勢:如果人不能從精神、興趣等方麵找到樂趣的話,就很難擺脫物質的誘惑。沒有精神世界的豐富,就很難適應物質世界樸素。

我對自己要求也不高:讀書方麵,隻求以後每個月能讀完一本;學習方麵,倒沒有具體的目標,隻希望從現在到以後哪怕七老八十了都能一直保持好奇心,如果碰上感興趣的東西,還有足夠動力去弄個明白。

活了四十多年,多少有幾分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什麽頓悟,發掘各類真諦的慧根。所以,自認以後沒必要去領悟,去尋找,去證明什麽。有時間泡壺好茶,慢慢看本好書,就算是我為豐富自己精神世界能做出的最大努力。最多再加料發篇讀後感博客,也算哥們兒為人類精神文明能做出的力所能及的貢獻了。當然,後者其實是對人類精神文明的毀害也未可知,所以發博率也不宜太高。

7、不浪費

我也說不上是什麽環保人士,但我比較讚成道家自然與人共存的觀點。雖然人的生存肯定需要消耗資源,但我們不要無畏的浪費、糟蹋資源。就像到別人家裏做客一樣,雖然你一定需要吃別人的飯,睡別人的床,但呆著的時候應盡量減少對主人的打擾,走之前應把房間清理幹淨,恢複原貌,不要給主人留下個爛攤子。現在世界人口已經超過70億,如果人人都想著征服自然,為我所用,那地球非被弄殘了不可。

別的客人會不會騷擾主人我不知道,也管不了,但自己努力做個好客人總是可以的吧。

××××××××××××××××××××××××××××××××××××××××××××××××××××××××××××××××××××××

據我觀察,現在自願簡單生活還不是一個很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甚至誤以為這是一種以簡為美的家居設計理念,或者誤以為又是哪個偏激人士要搞返祖,要號召大家都放棄現代文明搬到山裏去過原始生活。文章開頭 Duane 那本書,在具體生活體驗方麵不是很給力,但在解釋闡述自願簡單生活的理念方麵還是很有說服力的,至少我看完以後心服口服。

正如我前麵說過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態度。隻要自己真心幸福,也無所謂哪種態度就一定比哪種更好。但如果你也曾經在時間與收入,家庭與工作,消費與壓力等方麵糾結過,特別是如果你已經隱隱感受到更高的收入並沒有帶給你更多的快樂,那麽,換一種生活方式,選擇自願簡單生活也許會適合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ali88 回複 悄悄話 於我心有戚戚焉。謝謝好文。
花房姑娘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有感觸,我是在美待了十幾年後,這兩年才真的懂享受這種簡單。轉微信了。
春暖花開2014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
pupudelaclichy 回複 悄悄話 讚!
回鍋江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何仙姑:仙姑連續賜福三次,太捧了,俺臉紅了。謝謝啦!
回鍋江湖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大家的回複。我覺得可以簡單生活,但又不至於簡陋,這也算是生活在海外的好處之一吧。

大家的回複說的對,關鍵在心態。
一個閑人 回複 悄悄話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said by da Vinci.
整全的教育 回複 悄悄話 Live simply so that others may simply live.
xiaomiao 回複 悄悄話 重要的是心態。
Tsty 回複 悄悄話 ‘向往簡單的生活’- 這也許是眾多中國人選擇生活在異國他鄉的原因之一吧。謝謝分享。
南胖子 回複 悄悄話 非常讚同愽主的觀點。
何仙姑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木筏的故事太形象了。
你的Wedgwood也很生動
何仙姑 回複 悄悄話 原來回堝江湖的原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何仙姑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好的的文章。感謝上傳!
家宴 回複 悄悄話 是的,簡單就是幸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