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外婆的陪讀日記13--衣食住行引出的故事
作者:禧外婆 2018-10-02
轉眼間妞到維多利亞已經二個月了,開學也有一個月了,妞到底適應的怎麽樣呢?其實所謂的適應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學習上有教學體製和方法的不同,(當另篇專敘)其餘的就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法的求同存異。所以我想講講衣食住行引出的林林總總.....
首先是“衣”。妞上的是維多利亞的公立學校,學校沒有統一的校服。當然重要的日子和活動學校會對學生的著裝有一定的要求。聽說特別重要的日子學生還必須著正裝。前不久,61學區的官員到學校公幹(也許如國內的檢查工作?)要求學生統一穿白襯衣。婆直到晚上才知道,趕緊翻箱倒櫃,發現偏偏沒有給妞帶白襯衣。隻好借範總的一件救急。所以,白襯衣一定要常備的。
因為學校不統一校服,同學們的衣著有更多的個性;尤其是學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生,衣著特點也很不同。西方孩子的衣著張揚成熟,東方孩子的衣著更學生味。有許多學生化妝、帶耳墜塗指甲,有的衣著比較暴露,妞從詫異、不解(因為在國內絕不允許學生有這樣的情況)到慢慢地見怪不怪了。
前幾天,妞提前告訴外婆28號全校要穿橙色衣服,說是橙色日。好奇怪!難道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紀念日?
後來才知道,這個日子真有故事:【Orange Shirt Day】這個節日的起源是有一個叫Phyllis的六歲小女孩,已經是家裏進入專門為原住民開設的寄宿製學校的第三代了。那時的她,還很小,還不懂原住民的孩子是要強製進入這種寄宿製學校學習的,而這種學校就是加拿大政府建立起來,為了同化原住民,讓他們的孩子從小就離開父母,進入政府開設的學校,大多是都是教會辦的,進行學習,慢慢忘掉自己種族、文化。學生會遭到很多不好的對待。
那一天Phyllis穿著一件橙色襯衫去學校,結果學校強行扒掉了她的橙色襯衫。這個事件自此給幼小的Phyllis留下了很深的心理創傷,橙色成為了她永遠的痛,每每看到,都會想到自己曾經多麽卑微,不受重視。
Orange Shirt Day正式開始於2013年的9月30日,當時,以Phyllis牽頭,在William Lake組織了這一活動,讓大家直麵加拿大曾經的寄宿製學校給原住民幾代人帶來的傷害。自此,每年的這一天,加拿大人都被鼓勵穿橙色的衣服去展示自己對這場教育體製終於被摒棄的支持。
婆想讓妞在學校多拍一些照片回來,妞說:沒有征求別人的同意是不能拍別人的照片的。這也應該是當地人的習俗,所以必須尊重。妞隻拍了一張老師的照片,這是要告訴婆,不僅學生穿橙色衣服,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妞拍了一張這樣的照片,牆上掛滿了寫在印刷的橙色衣服上的祝福語,這些都是同學們寫的。
聽說這裏的學校還有粉絲紀念日,都要穿粉色衣服。那又是一個什麽樣的紀念日呢?好期待哪一天的到來……
民以食為天,走出國門的孩子,起初一定還是“中國胃”。因為畢竟吃了十來年的中國膳食,習慣成自然嘛。妞來到維多利亞,開始對西餐帶著濃厚的好奇和興趣,但是不久“中國胃”就有意見了。比如妞愛吃冰淇淋,在國內的夏天,冰箱裏冰淇淋從不斷檔。但是到維多利亞吃過幾次冰淇淋後就不再提冰淇淋的事。哈哈,原來國外冰淇淋太甜,不是妞的菜。
冰淇淋可以少吃,飯總不可減。婆盡可能的滿足妞的中國胃,利用絕無汙染的加拿大食材做中國式飯點滿足妞的飲食。
妞得空也總喜歡自己動手,但是多也是做中國餐。
相對而言,中國餐比西餐費事費時。長遠來說,妞的留學生活不是短時間的,婆的陪讀也不會永久,所以慢慢地適應還是有必要的。
於是婆把中國餐做成中西合璧的。
妞自己也學著做西餐。最近,妞帶到學校的中餐也逐漸西化。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妞是一個愛分享的孩子,開始婆也盡量給妞多到一點,讓她分享給別的孩子。分享是國內從幼兒園起就提倡的話題,但是這裏的學校卻不讓同學們分享。婆的詫異程度可以想象。後來才知道,西人中過敏的人很多,過敏源很雜,而法律責任明確,誰提供食品就要對過敏人的本次過敏負責。My God!這絕不是簡單的文化碰撞問題。難怪聽說西人很少在家裏請客,原因應該是此。
住是生活的最基本元素,我們有幸住在了維多利亞的市中心down town。風景宜人,交通方便,生活便利。
在這樣的居住環境當然需要了解這裏的鄉規民約:住在一起的左鄰右舍從來是不竄門的;(當然如果竄門尷尬的肯定是我,因為我聽不懂他們的話啊。哈哈)房子的隔音效果是很差的。因為基本上都是磚木結構,感覺隔音措施並不是很好,所以鄰家孩子在樓上蹦跳聲音全能聽見。所以提示我們動作應該輕一點再輕一點;房子裏是不可以抽煙的。(有頂的地方都不可以)有幾次看到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坐在路牙子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刮風下雨都是這樣,後來看到她身邊的許多煙蒂,才知道她是在抽煙;廚房的油煙機報警是很靈敏的。西人不太起油鍋,他們的油煙機和他們的飲食習慣配套,所以油煙稍微大一點就會報警。第一次聽到刺耳的報警還真嚇我一跳;垃圾分類是很嚴格的。而且扔出去的垃圾凡是瓶子都要衝洗幹淨,凡是紙盒都要拆平;家裏不需要的東西,包括衣服、鞋、書,甚至家具,都可以放在門口,需要的人就能拿走,等等。要長期在維村居住,不僅要懂得村規,還要自覺遵守哦。
行是變化最大的。在國內,凡是出行,稍遠一點就叫車,方便至極。而在這裏,凡事都要預約,叫出租車也要預約,而且車費昂貴,所以我們基本上都是徒步或公交出行。
徒步和公交出行好處很多,首先是可以盡快熟悉地理環境;其次是可以鍛煉身體。好在我們住的地方是各路公交車的始發站,所以出行還是方便的。兩個月實踐下來,發現了更多乘公交車的好處。婆已經習慣了妞候車、登車的身影。
星期五,妞從學校乘一個小時公交車回來,很快又要乘一個小時的車去打羽毛球,打完球回來又是一個小時乘車。婆問妞“累嗎?”妞回答:“還可以,不要緊。” 其實婆知道,又不是長途旅行,一天要乘近四個小時的車去完成自己定的學習和運動目標,怎麽會不辛苦?但這就是環境所致,適者生存。許多孩子都是這樣,妞也在默默適應。不同的是有些孩子的家長有車,路上的時間可以緊湊一點。好在維多利亞的公交車準時準點,隻要看好時間提前2、3分鍾到車站就行。婆覺得有幸的是從來沒有聽妞在這事上抱怨和叫苦,入鄉隨俗,妞在迅速成長。
公交車就是一個小社會,可以更多的了解市井和習俗。妞想更快提高語言能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場所。在車上,妞經常主動和旁邊一人聊天。西人熱情,每每都聊的很開心。
前天,車上剛好碰到妞的一個墨西哥同學,他們一路聊的好熱鬧,一點沒有交流障礙。怪不得老師們都說妞的口語和聽力進步很快,婆也有這個感覺。婆覺得到妞的膽大敢說是一個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有公交車效應吧。
一直覺得維多利亞有一個較好的學習氛圍,不管走到哪裏都可以看到閱讀之人。公交車上這樣的現象更多。
前不久,婆發現妞在公交車上也開始閱讀。這就是環境影響。婆希望這種影響更加深入,以至於養成終生受益的好習慣……
維多利亞的乘車人上車會對駕駛員說:“Good morning”!“Hi”!下車會說:“thank you”!這是一種乘車文明,耳聞目染也會影響孩子們。
加拿大公交車上車都是2.5元(到超市買2.25元)。如果一天多次乘公交車,就可以付5元拿一張day pass。這樣不管乘多少趟車隻要出示day pass就OK啦。那天晚上婆陪妞去打羽毛球,買了當天(28號)的day pass,返回的時候,從包裏取出一張票給駕駛員看了看。落座的時候婆才發現出示的是頭一天(27號)的day pass。臨下車,妞拉著婆到技術員麵前道歉,說婆不小心拿錯了票。並出示了28的day pass。駕駛員回答:you're welcome。並按下了計數鍵。下車後妞對婆說:我們可不能讓駕駛員認為我們想逃票,那樣太丟咱們中國人的臉了。婆聽了心裏暖暖的,中國是文明古國,妞雖遠在異國他鄉,祖國尊嚴永遠在心中。
總之,雖然隻有兩個月,婆覺得妞是在進步和成長的,婆為妞高興。學業路漫漫,一切都要適應,才能更好完成學業,加油!
讚讚讚,衣食住行,小妞一天天的長大!我家小留在學校穿衣服也有規定。小妞太厲害了,會做飯,我家的要好好學習。
祝Canhe姐和朋友們獨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