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雖然是蕞爾小國,但是一旦江山易幟,也會引起世界的關注。例如這次慕尤丁辭職,就吸引了許多國際媒體的報道。
關於慕相為何下台,他自己的解釋是因為有10多個國會議員撤回對他的支持,導致他失去權柄。不過,外電報道未必這麽看。例如“多維新聞”的報道,標題是《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辭職,抗疫兼弄權失敗致內外交迫》,把他抗疫失敗,放在弄權失敗之前。換言之,他首先是因為抗疫失敗而下台。台灣CTWANT的報道,題目是《確診病例不斷攀升引民怨,馬來西亞首相宣布辭職》,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如果不是抗疫失敗,而僅僅是在國會略微失勢,以最高元首的政治智慧,肯定會挽留他並解散議會。正如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曾經警告,若柔州議員有意推翻柔州政權,他將毫不猶豫解散州議會。
國家元首之所以接受慕尤丁請辭,也確實是看到國盟政府在抗疫過程中表現欠佳,又不主動請求外援,導致經濟受挫,民不聊生。民怨四起,說到底還是疫情問題。江山易改,病毒難移。首相為什麽不去請抗病毒做得比較好的外國專家學者來指導?虛心向公共衛生水平高的國家學習,沒有必要?
當然,在凝聚共識,應對組織內部的分裂風險方麵,國盟乃至慕相也做得不好。這就有點類似當年的台灣。2000年台灣大選,因為受到執政的國民黨排擠,前台灣省省長宋楚瑜脫離國民黨,獨立參選,分散了國民黨的票源。結果,宋楚瑜得票36.84%,國民黨候選人連戰得票23.10%,兩人均未過半,讓民進黨漁翁得利,台灣政壇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倘若同為國民黨的宋楚瑜不與連戰鬧分裂,他們的得票加起來已經過半,輪不到民進黨上台。曆史沒有假如,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最終沒能應對好組織內部的分裂,此後在台灣政壇失去了一統江山的能力。
老慕在最後的告別演說中,還自稱已經試遍維係政府的所有其他辦法。這可能有點誇大其詞。他並沒有“試遍”或者沒有跳脫慣性思維來嚐試改變。他至少應該像“神農嚐百草”一樣嚐試一下,由華人輔佐,建立大一統的中央政府,或許他還可留任。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華人是領導大馬獨立建國的三大核心力量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在為我國的繁榮進步而打拚,許多華人精英也有中央政府行政經驗。在疫情險惡的當下,華人是我國消滅病毒和挽救經濟的重要力量。慕尤丁對之熟視無睹,投鼠忌器,不能任人唯賢,也隻有鞠躬下台。
拔掉釘子還有洞。如反對黨所願,釘釘首相是拔掉了,留在牆上的洞怎麽填補呢?在我國的政治生態中,有很多做法,就像病毒一樣頑固不化、揮之不去。如果繼續無視我國多民族共存共榮的現實,無視各族同胞都可以成為國家執政力量一分子的法定權利,繼續操弄某種政治病毒,結黨營私,國家將永遠難以凝聚共識,人民的憤怒也會與日俱增,最終不可避免造成新的社會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