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對手機的依賴與恐懼,見刊《中國報》2019年8月29日C9版

(2021-06-20 07:07:20) 下一個

對手機的依賴與恐懼

 

手機這個高科技通訊產品,現在幾乎成了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工具,許多人罹患“手機依賴症”。不過,離不開的天堂是地獄,很多場合,手機往往令人尷尬,甚至讓人產生“手機恐懼症”。

據報道,吉打州馬華主席拿督吳進強,就曾揶揄副教育部長張念群,也說她是曆年來“最佳副教育部長”,原因是她在與華印團體進行爪夷文課題對話會,做出沒收出席者手機的舉動。這其實是“手機恐懼症”的後遺症。張部長也許不願讓與會者隨便用手機拍照與錄音,以免走漏有關風聲,使會議上可能出現的爭執公開化,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往好處說,也許是會議主持人,希望大家一心一意開會,提高會議效率,不要被手機牽扯了注意力。

中國的大學9月份將進入新學年開學季,不少大學老師卻罹患了“手機恐懼症”,生怕一不小心,讓學生用手機偷拍偷錄到老師的偷懶行為或者過激言行,從而受到校方對付。

事出有因。位於中國四川成都市的電子科技大學,最近出了一樁爆款新聞。該校副教授鄭文鋒,通過手機,使用社交軟件QQ,在和學生探討論文選題時,因稱“四大發明”在世界上並不領先,被學生告密到學校。電子科技大學據此給予該教員停職2年的行政處罰,意味著這位副教授,兩年內不能上課,不能招收研究生,更不能夠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說來也是諷刺,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因電子科技產品(手機)獲禍,這怎不叫其他大學的老師,對手機產生恐懼症呢?

事實上,中國許多大學,上課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學校在課室的講台邊,設置了“手機存放袋”,上課時學生必須按學號順序,把手機放進手機袋,以避免學生上課玩手機走神。現在想起來,這無意中也是保護了老師。老師在課堂上可以自由講授,不必擔心被學生用手機偷偷拍照錄音,留下告密的“證據”。

看得出,中國的大學老師,也是高風險職業。高科技的蓬勃發展,發達的手機,竟然給教師的自由教學設了限,給老師的言論自由套上了“緊箍咒”,令人始料不及、防不勝防。

雖然手機如此恐懼,但是“手機依賴症”患者還是為數更多。在一些特殊場合,所依賴的手機,或許還是美國學者詹姆斯·C·斯科特所指的“弱者的武器”。

有道是真水無香,香水有毒。香江(香港的別稱)之水,近來疑似有點港“毒”。真相究竟如何,感謝廣大的參與者用手機,記錄了示威運動的多種鏡像,上傳到互聯網上。要不然,光靠有限的專業記者的抓拍,遠遠不能展示全貌與滿足觀眾需要。與高壓水炮、催淚瓦斯、布袋彈等強大的警方裝備相比,小小的手機無奈成了揭露真相的鬥爭武器。真心希望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能夠恢複往日的平靜。

見刊《中國報》2019年8月29日C9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