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金博士的忌日,見刊《中國報》2019年4月4日C9版頭條

(2021-06-20 06:55:43) 下一個

金博士的忌日

今天是金博士的忌日。1968年4月4日,也是星期四,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旅館遇刺身亡,結束了他長達13年的民權鬥爭。
波士頓大學神學博士金的最大貢獻莫過於他堅持了兩點:一是非暴力,二是種族平等。正因為如此,他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法,追求種族平等的理想,在世界各地得到積極響應。
不過,半個多世紀過去,種族平等、族群乃至社會各階層平等的理想,許多國家並沒有實現。症結也在於兩點,一是誇大不平等,二是抹殺不平等。
在我國,執政精英總是強調一種曾經的不平等。馬華副總會長拿督陳德欽批評首相敦馬哈迪越老越胡塗,永遠停留在70年代,以為土著依然落後,不善理財。如果說獨立建國初期,土著與非土著,還有經濟上的差距,存在事實上的不平等,那麽,建國都已經60年了,還認為土著依然不善理財需要援助,還要再給他們拐杖,其實就是誇大不平等,從而造成新的不平等。
陳德欽認為,作為一位全民首相,敦馬扶助弱勢人民應該不分種族。這一呼籲,符合馬丁·路德·金追求種族平等的理想,值得附議。
對於種族、族群乃至社會各階層不平等現象,視而不見,裝聾作啞,粉飾太平,蓄意抹殺,是另外一種極端做法,同樣背離了金博士為之獻身的理想。
另外一名金博士,也就是被我國精英大學(HELP University)授予經濟學榮譽博士學位的金正恩,無視人權,在國內推行恐怖政治,還將使用中國製造手機的用戶以叛國罪論處。然而,針對外界對其人權紀錄的批評,朝鮮斷然否認,反而吹噓其公民“對全世界最先進的人權係統感到驕傲”,並無中生有其它國家的缺陷。“當絕大部份朝鮮人都活在極端貧窮之中,專家說,朝鮮的中產階級群體正在不斷擴大,他們有錢、也有時間去享受人生。”BBC 記者Gareth Evans從另外一個方麵,揭露了朝鮮事實上的社會階層的不平等。隻不過朝鮮的金博士,不會承認自己國內存在不平等,隻會指責國際社會沒有平等地對待他的政權。
在中國,刻意抹殺不平等的做法也有案底。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後,中國湧現了數以億萬計的打工者。中國對打工者的製度安排非常糟糕,打工者的權利經常受到傷害,引發各種矛盾衝突。
打工文學作為反映打工者生活的一種社會敘事文本,不但對這些嚴重問題有所反映,而且公之於眾並流傳至今,助益讀者更好地了解彼時的中國故事。為了掩飾這種社會製度對打工者造成的不平等,中國已經把打工文學改稱“勞動者文學”,在權力審美官員看來,大家都是勞動者,人人平等。
日前,敦馬在出席“亞洲之虎崛起大會”閉幕禮時指出,除了向東學習,國人也可以向中國學習。如果學到中國掩飾社會不平等的做法,隻怕馬丁·路德·金九泉有知,也會深表憂慮。
見刊《中國報》2019年4月4日C9版頭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