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消部副部長張健仁日前表示,希盟政府不會限製華教發展。教育部長馬智裏和副部長張念群的言論受到歪曲了。此番闡述,但願是希盟政府要員的共識。
貿消部張姓副部長,為教育部張姓副部長張目,也是醉了。不過,教育部欲把華小督學及華文科督學改名,去掉“華小”、“華文科”字眼,這就犯了名不正則言不順之忌。若不慎重其事,則無論部長姓什麽,都有可能卷入輿論漩渦,進而影響仕途、自毀長城。
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字的變更往往事關全局。督學的取消或者更名,也是如此。
督學製度,是世界上通行的教育行政監督行為。在美國,各州都有一支由督導長領導的督學隊伍,美國教育督導人員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教育行政人員兼任督學,另一類是專職教育督導人員。日本政府在學習美國、法國學校製度的基礎上,於1872年8月頒布了第一部教育法典《學製》。在這個《學製》中,誕生了“督學”職位,一直延續至今。即便在現代教育並不發達的國家,也非常重視督學工作。例如中國,就專門頒布了《教育督導條例》。
大馬教育部的初衷也許並不是取消督學,隻是換個名字而已,對名字更換的後果認識不足。其實,名字的更換,往往看得出主事者的態度。
在中國,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支持,許多大專院校,紛紛在學校名字的變更上煞費苦心。據說有個高中畢業生,2014年考取四川省的瀘州醫學院,他覺得學校太差,中途退學。2015年他考上四川醫科大學,到學校一看,呀,原來就是去年考上的瀘州醫學院,他又不讀了,2016年他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讓他崩潰的是,這學校還是原來的瀘州醫學院。3年內,從瀘州醫學院到四川醫科大學,再到西南醫科大學,其實還是同一間學校,隻是名字改了。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形容為人處事光明磊落,本來是中國的好傳統。但是為了表示對某個事情的重視,中國也往往不顧好傳統而采取更名策略。
改革開放後,中國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製,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廣大農民成為“自己為自己勞動”的勞動者。隨著國企改製、下崗分流,一大批工人也成為“自己為自己勞動”的勞動者。不過,在改革的洪流與新技術革命的衝擊下,文化程度不高的工農大眾,自己為自己勞動收入不高,績效很低。在不可抗拒的雇傭勞動誘惑下,他們逐漸變成了不得不為各種各樣的老板服務的打工者。打工者映照了馬克思所指的“勞動生產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
進入新時代,中國意識到“畸形”問題而采用改名策略,其中也有使“打工者”重新回歸“勞動者”的政策導向。例如,廣東省就下發官方文件,要求把“打工文學”改名為“勞動者文學”,有其不言而喻的現實針對性。
言歸正傳,希望教育部在華小、華文科督學問題上,順應民意,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