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待台灣,難道不能夠用語溫存一點?畢竟,雙方在磨合階段,態度上有商有量,避免突然變臉,才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隻有好感日增的情況下,有一天,或者心甘情願地走到一塊去。

平路:台灣女作家


 

兩岸之間,關係著未來的相處,語言的藝術異常重要。 

 

最應該注意的是用語。或許是兩岸說話的習慣不一樣,台灣人出口就溫軟,進一趟台灣的「7-11」便利店就明白。無論有沒有在店裏買東西,出門一樣招呼著「謝謝光臨」,聽在耳朵裏舒舒服服。台灣人講話拖了長長的嗲音,說話留著餘地,什麽都好商量。 

 

上個月,習近平與連戰見麵,算是兩岸關係的大事。習近平倒也分外用心,從台灣人過黑水溝的典故說起,感性說了許多,稿子上準備的都是台灣民眾有fu(編註:感覺)的,但免不了北京領導階層的習慣吧,結尾還是撂下些強硬的話。 

 

習近平與連戰見麵的那番發言,聽在台灣人耳朵裏最硬梆梆的是:「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從來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雖然是些老調,台灣人民也聽熟了,在那個兩岸一家親的場合,習近平語氣一變,顯得有點突兀。 

 

是不是政策使然?軟的更軟,硬的要更硬!但硬在語言,對兩岸關係,並沒有什麽實質功效。 

 

2000年那一次台灣大選最清楚。朱鎔基在選前三日,沉著臉對台灣民眾厲聲喊話,結果使得台灣選民生出反感,倒讓民進黨平白賺了許多票。 

 

想不明白啊,北京幹嘛老是重蹈覆轍?撂下些重話, 除了讓人聽了不太自在, 到頭來還適得其反。隻能說,這其中也牽涉著兩岸不同的語言習慣。在台灣,愈是想達成目標的話愈要委婉地說。看起來,領導們不夠理解台灣人的溫軟人情,錯估了聽者的內心反應。總之,北京似乎沒有認真估算一句重話的成本效益。 

 

更何況,習近平口裏說的「不可能改變」,這其實是一句決裂情境下才會說的話。若放在文學的語意上,說這話的時間點,讓人直覺聯想起絕望的愛、強迫的愛,麵對決裂、舊愛已經不可挽回,一方才會恫嚇要海枯石爛。若你執意分手,「不可能改變」,我可偏不準你改變! 

 

兩岸之間,目前到了一觸即發的衝突點嗎?此刻不是正熱絡得很,人員穿梭往來,各種兩岸經貿協議頗有進展?那麽,一團和氣不好麽?何必遇到任何場合,總要在末尾來個反高潮,拉下臉,以訓話的態勢,把氣氛搞得突然僵硬。 

 

強勢語言之所以惹人反感,聽起來,那訓示的一方自認為掌握著真理的絕對性;台灣當局可能也有責任,目前執政黨的應對隻求含混了事,麵對斬釘截鐵地「不可能改變」,最多是細聲呼籲「正視我這邊存在的事實」。而要求別人「正視」,已經在示弱了, 哪有任何雙方彼此尊重、各自表述的力道? 

 

當然,主要問題還是北京。對待台灣,難道不能夠用語溫存一點?畢竟,雙方在磨合階段,態度上有商有量,避免突然變臉,才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隻有好感日增的情況下,有一天,或者心甘情願地走到一塊去。 

 

兩性間確實是最好的譬喻:若要愛得長長久久,先讓人聽得甜甜蜜蜜。

標簽: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