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見台灣》到看見香港
「素人導演」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探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迷思,引發島內爭議,捲起《看見》旋風。該片在香港試播,也掀起一波「看見香港」的反思。
齊柏林導演的紀錄片《看見台灣》4月6日在香港試播,一週之後的13日一大清早,又接到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繼去年底榮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之後,《看見》再奪美國休士頓影展評審團特別獎與最佳攝影獎。
作為一位「素人導演」,齊柏林首次執導,便捲起了一股《看見》旋風。電影自從去年下旬在台灣播映以來,引起島上熱烈迴響,票房超越好萊塢電影。報章雜誌也大做專題,探討台灣經濟發展背後衍生出種種人為的生態環保問題,令政客官僚大受壓力,要趕緊成立跨部會的專案小組,並承諾跟進國土保育等問題。之後齊柏林又先後到日本和香港試播,都取得不俗迴響,尤其是最鄰近的香港,捲起了一波「看見香港」的反思。
《看見》旋風也一度吹到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以及中央電視台曾跨海專訪他的拍攝心得,湖南衛視更邀過他親身到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作客訪問。對於大陸這個仍視「發展為硬道理」的市場,齊柏林當然躍躍欲試,還跟幾位大陸片商和知名紀錄片導演談過。
可是當他這次在港分享拍片經驗時,卻變了調子,以乎有難言之隱,表示《看見》一片「在大陸可能會麵對一些限製」,暫時不會作「登陸」打算,令這股《看見》旋風,暫時隻能在大陸之外掠過。
自然美景和人為破壞 《看見》一片所紀錄的盡是台灣土地的景貌,但正如齊柏林說,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等問題,是跨越國界的。尤其是《看見》採取航拍,自高空鳥瞰大自然賜予台灣的美麗,還將經濟發展迷思、人定勝天邏輯造成的哀愁麵貌,同時呈現在螢幕上。這種強大的反差,帶來的即使不是莫名的鄉愁,觀眾內心忐忑中泛起的無比震撼,同樣是不分地域的。
蓊鬱的中央山脈、皚皚的雪山山脈、碧藍見底的墾丁南灣,以至佈滿珊瑚與日影相照的貓鼻頭,四百年來,台灣有人稱為福爾摩沙(Formosa),有人稱為寶島,《看見》長一個半小時的影片,透過空中俯瞰,先帶出台灣各角這一幕幕的美麗,讓觀眾在這幅大地的美景上自由翱翔,心中悠然浮現感念和興奮。
但當眼前的螢幕突然出現南投嘉義山巒上高山農業所造成的水土破壞、蓊鬱山林中間突然凸露土石流滑下形成的黃土傷口,還有海旁大量水泥包裹起來釀成大麵積的地質下陷,再看到原本在岸邊依山望海的風水墓地,竟都遭到侵蝕殃禍,淹沒在倒灌的海水中,觀眾原本興奮的心情,頓然都急速墮下,跌至沉重哀思的深淵中。
鏡頭帶著香港觀眾凝望不少人都到過的阿裏山竹山車站,突然拉開廣角,讓觀眾也看到車站底下那蒼白無力、搖搖欲瀉的山坡泥土牆;鏡頭引領觀眾的目光,望向近年越來越多香港年輕人前往寄宿的清境農場,又突然拉開廣角,拍到建有歐陸建築群而一片翠綠、仿如童話仙境的山麓下,竟然隻靠著一堆貨櫃強撐掙紮。它帶來的不但是觀眾詫異中的怵目驚心,更讓他們心頭湧起對大自然寧靜芬芳遭到破壞的憤怒。
此次香港試播,尖沙咀海運戲院五百多座位坐無虛席。前來觀看的除了不少留港升學的台灣和大陸學生以外,還有不同陣營的政治人物,以及前港府公務員。
沒有男女主角,沒有大明星,沒有劇情,更沒有名牌奢侈品的植入廣告,隻有大自然最真摯的景貌,配搭著扣動心弦的背景音樂,以及台灣知名影人吳念真帶著台語腔的淳樸國語旁白。
他在片中開場劈頭說的一句話,儼如鏗鏘真理:「很驚訝吧,你沒有看過這樣的台灣吧?如果你沒有看過,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隨即,《看見》便帶著香港觀眾雙眼,自空中翱翔,一幕經一幕,看見台灣土地帶來最真誠的感動與揪心。影片播放完後,是半個小時的分享會。
《看見台灣》令香港反思
曾參與立法會議員選舉的香港知名廣播人白韻琹,一站起來便說得心疼流淚,呼籲齊柏林要將影片帶到全球,透過電影的雙眼,讓地球上生活的每個人都能看清愛護大地的真諦,並在反思中學習人與大自然應有的互動關係。
退休後在港宣揚「愛護綠色香港」的前漁農署助理署長王福義也到場了。他表達對未來是否能出現一齣《看見香港》的憧憬後,特別給齊柏林送上一本漫遊香港郊野公園的小冊《空中漫步》。
香港土地狹小,人口擁擠的車水馬龍背後,高達近八成土地都是綠色香港,其中超過一半更是前港英殖民政府著力規劃的郊野公園。一條條優美的步道兩旁,植滿各式各樣的綠蔭叢,包括從台灣等其他地方引入的紅膠木和濕地鬆,讓香港的繁華鬧市,得到四周綠地的滋潤。
就在《看見》一片去年底在台灣開播之際,特區政府拋出釋放郊野公園土地以廣建房屋之議,引起王福義等綠色人士的強烈批判。身兼香港地貌岩石保留協會名譽保育顧問的王福義多次呼籲港人在這件事上要「企硬」(站穩立場)。看完《看見》一片,他感慨說:「誰會不驚訝大自然的創造力?沒有人類對大自然的承擔,山林就會是另一個樣子。」
香港跟《看見》一片還有更重要的連結。即使這部紀錄片有航拍鳥瞰的創意,還有美景與汙染、災難之間的反差張力,要是沒有背景音樂來配合,就會變成一齣沒有靈魂的錄像,令感染力受限。而齊柏林找到配樂作者,正是來自香港的國際級配樂大師何國傑。何前年就憑《賽德克?巴萊》,勇奪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他一向隻幫商業電影配樂,但觀賞齊柏林初剪的《看見》時大為感動,破例首次替紀錄片配樂。
齊柏林說:「何國傑看完片子之後表示驚訝,因為他平常到台灣隻是吃吃喝喝,完全沒想過台灣的大自然如此美麗,又遭到如此的破壞。」何經過深思熟慮後,不但大老遠跑到布拉格邀請當地全球知名的交響樂團協奏,還特地跟著齊柏林到台灣,感受蓊鬱叢林的馥鬱氣息,又安排原住民牧師林慶台隻憑感覺,唱出一段天籟之聲。
香港試播後的分享會中,也有人提問,為甚麽在片中,齊柏林沒有對那些在高山濫墾濫建、造成嚴重破壞的業者提出控訴?謙厚的齊柏林麵對這個尖銳的問題,回答時也是不徐不疾。他說,《看見》開播以來,帶來台灣社會一陣反省熱潮,但與此同時,他麵對的最嚴厲批評,竟來自部分激進的環保分子。
讓問題被大眾看到
他說:「我不是一個揭開傷疤的人。我拍出來的那些問題早就存在了,而且現在還在繼續惡化。這些在專業人士看來,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隻是一般大眾沒有機會接觸到。我所做的,就是把這麽多年看到的拍出來,讓大家看到。」
他繼續說:「我無意控訴任何人。環保和經濟發展之間,並不是零和一的關係。高山上蓋了很多漂亮的異域民宿,是要滿足大眾度假的需求;人們貪戀甜美的果蔬、茶葉,於是高山就被開墾為菜園、茶園。其實,環境的惡化,一般人都參與其中,是每個人都有責任的。環保人士的努力和我拍的片子,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讓問題被看見,讓環境變得更好。他們用他們的方式,我用我的方式,這是一個很棒的結合。」
《看見》帶給台灣的沉重反思,相信能維持較長時間。獨立記者黃哲斌說:「我們不隻看見台灣,而是理解直視另一種環境國債,這筆債務巨大而沉重,但越晚開始償還,複利率越讓我們難以喘氣,而越來越詭奇的天然災害,將是最兇險的討債人。」還有言論甚至將反省提升到指控政治體製的高度,認為地方民意代表與業者互相包庇,讓地方政府不敢追究,形成一個共犯圈。
齊柏林經歷了20年的航拍工作。三年前在血脈裏瘋狂因子的推動下,他毅然辭去即將坐享退休金的公務員職位,厚著臉皮到處宣揚自己拍片的理念,終於創造了成績,「讓大眾看到了台灣這片熟悉土地的陌生麵目」。甚至很多在台灣的陸生,也被《看見》呈現的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奇妙關係吸引。
齊柏林說,他在台灣跑了三百多場試播分享會,讓他感到驚訝的是,首位提出發問的,往往都是陸生。這種情形在香港試播前的介紹會上也出現了。隻不過《看見》的旋風,暫時不會捲進大陸。這裏,暫時仍是一個「無物不可開發」的國度。
我無意控訴任何人。環保和經濟發展之間,並不是零和一的關係。高山上蓋了很多漂亮的異域民宿,是要滿足大眾度假的需求;人們貪戀甜美的果蔬、茶葉,於是高山就被開墾為菜園、茶園。其實,環境的惡化,一般人都參與其中,是每個人都有責任的。環保人士的努力和我拍的片子,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讓問題被看見,讓環境變得更好。他們用他們的方式,我用我的方式,這是一個很棒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