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開始啟動,備受關注,因為這是習李新領導層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習李也很可能由此拿出今後五年發展的整體思路。

環境保護在「十三五」規劃中佔重要位置。(Janet Lee)


 

今年4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召開了全國「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這標誌著「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啟動。

中國的五年規劃涵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以及重點事業,屬於中期政策運作的大體框架,整個五年規劃的編製過程,將動員數萬乃至上十萬學者、地方官員密集討論、調研,並由第三方評估,可以說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公共決策研究。

此次規劃備受經濟觀察家重視,因為這是習李新領導層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這一規劃將直接決定如何實現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確保中國在2020年進入高收入國家。官方的說法,是「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五年。要確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勝利實現,確保全麵深化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確保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所以說「十三五」規劃具有特殊的地位。

此次規劃編製之所以備受關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習李很可能將在規劃討論和編製過程中,拿出決定今後五年發展的整體思路。

習李治經新思路

習李治政,在反腐、群眾路線、八項規定方麵密集出招,大得民心,初步製止了黨群離心、組織渙散、政治上領導力逐步喪失的傾向。今後思路仍會沿著從嚴治黨、治政,凝聚意誌,加強黨的領導的路子走。

習李治經,除了以全麵深化改革決定給出了一個改革大框架外,在整體發展思路上仍未拿出一個有自己鮮明特色、能夠贏得廣泛支持的新方針。

習李上台,經濟局麵不容樂觀。這裏有國際大環境一直不寬鬆的外在因素,更有原來高速發展所依賴的勞動力、環境、土地、資源等要素全麵緊張,胡溫時代積累的矛盾始終未得到解決,而調整空間、手段卻幾乎被用盡的內在原因。

習李執政一年多,一直想用改革激發活力。醞釀多時的全麵深化改革方案頗受好評,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何況,改革這種調整利益的大動作本身還可能激化原有矛盾。上海自貿區是開放倒逼改革的又一大舉措,但從負麵清單的難產即可看出,改革共識僅僅存在於紙麵,具體措施分歧和顧慮極大。這些不能簡單用所謂「利益集團阻撓」來概括,其中既有國家金融安全的擔憂,也有地方、區域是否平衡的問題,更有改革方向是繼續向資本傾斜還是向勞動傾斜的路線之爭。多年的改革實踐教會了主政者,深水區改革寧肯多想一些、多從周邊做一些、多從整體考慮一些,貿然強行推進隻能是欲速而不達。

宏觀調控一直是近年來執政者操作熟練,行之也頗為有效的經濟管控手段。但運用熟練的另一麵是運用過多,財政金融等騰挪空間日見其狹小,結構性的矛盾也不是微調所能解決的。李克強前後幾次稍一試圖收緊就鬧出「錢荒」,可見原有結構固化到什麽程度。

就業問題,將是「十三五」的考驗。(網絡圖片)


 

矛盾頻現 見招拆招

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點,這個關鍵點,從外部看,是國際大環境的寬鬆局麵一去不復返。西方在把中國拉入全球化快車上之後才發現,原來被摁進打工位置的,如今卻滲透進了全產業鏈並企圖鑽進駕駛室。今後西方將另起爐灶,重立遊戲規則以全麵限製中國。從內部快與慢的角度看,是高速發展階段落幕,受各種條件、因素製約,中國經濟將進入中速爬坡階段,各種矛盾將集中顯現。解決各種遺留矛盾、化解各種結構性製約因素,將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從新與舊的角度看,是原有模式、傳統方式、舊有路徑潛力耗盡,創新模式和路徑不僅難度大,而且風險大、成本高,原來的低成本模仿、避開陷阱、經驗借鑒等後發優勢在彎道超車後將蕩然無存。全麵創新將是企業、產業、國家、民族不得不整體麵對的問題。

這就是「十三五」規劃啟動全麵編製的大背景,這個規劃的核心就是習李將在長達一年的編製過程中,對今後一個時期的國際國內形勢會有一個什麽樣的判斷,對各類經濟矛盾、社會矛盾走向會有一個什麽樣的估計,對今後經濟發展會拿出什麽樣的新思路。

回顧胡溫班子重大思路的謀劃即可發現,科學發展觀是在應對造成重大危機「非典」的過程中總結提煉出的,在討論、製定「十二五」規劃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又成為此後經濟發展的主軸。盡管落實情況遠不如人意,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提出的四萬億又沖淡了這一主線,但不可否認,這一重大指導思想在當時是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戰略性的。

危機往往是創新思想的助產士。發改委人士曾談到,討論、編製規劃的過程往往比規劃本身更重要。這是指規劃的製訂過程,也是研判形勢、醞釀思想、探尋出路的過程。規劃本身是確立目標,但製訂規劃過程中迸發出的思想火花對解決矛盾更加重要。在當前各項深層次矛盾全麵顯現的關鍵時期,不抱偏見的觀察家有理由相信,有抱負的習李班子會提出更有實踐意義的創新發展思路。

按照「十三五」規劃編製時間表,今年全麵展開各領域任務的前期研究,製訂方案;2015年主要是編製規劃,形成最終文本。不出意外的話,2015年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通過中共中央向人大提交「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習李的中期發展思路將正式出台。

提升百姓生活水平是最終目標。(網絡圖片)


 

「十三五」的起點

由於規劃編製還處在前期調研階段,現在討論發展新思路還言之過早。研判今後麵臨什麽樣的發展環境,探尋今後中國經濟的發展之源和製約瓶頸是首要任務。

前一個規劃的實施中期評估報告是後一個規劃製定的起點。發改委已公佈了「十二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報告,從這份報告總結的主要問題和挑戰中,可看出中國官方認定的最突出問題包括四個方麵:結構優化升級進展緩慢、環境汙染形勢嚴峻、財政金融風險增大和社會矛盾複雜多發。得出的結論是:「由於製約科學發展的思維定式、路徑依賴、體製機製尚未發生根本改變,關鍵領域改革推進難度較大,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激勵約束機製尚未健全,《綱要》確定的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發展要求有待進一步落實。」這份中期報告強調的解決方案,主要還是針對「十二五」規劃的最後兩年,但從其要解決的問題,還是能看出「十三五」的努力方向。

發改委發佈的重大調研課題,是觀察「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的參照物。日前,發改委招標公佈了「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共25項,其中前三項「十三五」國際環境變化及對中國發展的影響、「十三五」經濟轉型升級動力機製和製度環境研究和「十三五」創新驅動的戰略重點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研究最值得關注。

在「十一五」規劃和「十二五」規劃前,有關國際發展環境的判斷都有一句話叫做「戰略機遇期」,也即是判斷中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是寬鬆的,無論從政治環境還是經濟環境看,外部勢力沒有將主攻矛頭對準中國。實踐證明這個判斷是較為準確的:小布什反恐十年,大大減弱了對中國的政治壓力;入市所開啟的融入全球產業鏈之機和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資金氾濫,給中國提供了豐沛的外部需求。

今後,就中國自身而言,肯定還會抓住發展毫不動搖,但美日日漸顯現的政治敵意和經濟遏製意圖會發展到什麽程度,卻須認真估量。「戰略機遇期」的提法是堅持還是變化值得關注。

經濟「房地產化」現象將不再。(網絡圖片)


 

五大新問題待解決

「十三五」規劃可能的看點,還包括對已經暴露出的新問題拿出什麽樣的解決方案。這些新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經濟下行壓力。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明顯放緩,現在從政府到市場都很明確,中國經濟不可能再維持9%以上的高速度。「十二五」隻是在姿態上把經濟增速下調到7%,實際增速則會高於這一目標;但在「十三五」期間,中國的實際經濟增速很可能就是7%,甚至低於7%。顯著調低GDP增速這個核心經濟指標,將給中國「十三五」規劃帶來完全不同的大背景。

其次,「土地經濟」和「土地財政」模式將徹底地玩不下去了。過去,房地產市場吸附了太多的金融資源、政治資源和政策資源,中國的地方政府基本上都在圍著房地產來轉,極端的「房地產化」給中國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困難。盡管現在許多地方政府對此還帶有依戀,但舊夢已不能重溫,政府和市場都必須適應與過去有很大不同的「後土地經濟」時代。

第三,對政府的考核機製將被迫發生改變。「GDP主義」的考核機製誘導了官員,這隻是原因之一;更大的原因是,隻有在投資建設上不斷折騰,包括政府在內的相關利益方才能有利可圖。隨著今後政府考核機製的改變,對官員的考核有可能採取完全不同的目標,或者多個目標的權重發生很大變化。至少有相當一批官員需要適應新的考核目標和考核機製。

第四,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將會上升。與政府考核機製的變化相適應,環境與生態保護、社會發展等領域的目標的重要性將會增強。中國目前已經出現了「環境保護主義」運動的勢頭,有跡象表明這種勢頭甚至有可能演變成阻撓一切工業大項目的「環保歇斯底裏」,各地爆發的反「PX」運動就是明證。隨著中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誰能保證今後在「環境與資源保護」領域不冒出更多極端的例子呢?

第五,競爭性產業將不再編入規劃。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新的五年規劃必然將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幹預性、約束性的指標將進一步減少,另一方麵,規劃所應當起到的前瞻性、預見性將更加強化。